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脾散加减治疗老年脾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心功能为Ⅲ~Ⅳ级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标准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实脾散加减,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心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衰积分有效率为94.44%,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92.5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剖析在临床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310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均分为剖析组与参照组,各为155例。剖析组施以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参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将两组的施行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剖析组的施行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相比于参照组,剖析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少(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施行效果可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陆静  房爱芹 《吉林医学》2023,(1):148-151
目的:分析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及对患者心力衰竭因子、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医院2017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66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加味真武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采取加味真武汤治疗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因子水平,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王宝珍 《当代医学》2021,27(11):79-81
目的研究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并给予疏肝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孕酮(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BNP及LVEF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闷、气短、心悸、面肢浮肿、自汗及尿少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6MWD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LVEF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BNP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YHA分级Ⅰ~Ⅱ级者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结论升陷活血利水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降低BNP、提高LVEF及6MWD、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强 《中国民康医学》2023,(4):119-121+12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合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真武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82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HR、SBP、DBP、E/A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温阳益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泵血功能指标及再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短、肢体肿胀、乏力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vs. 33.33%,χ2=4.812,P=0.029)。结论 温阳益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坚持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应用真武汤。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MMP-3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MMP-3比较显示,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心悸气喘、烦躁出汗、咳吐痰涎、畏寒肢冷、水肿尿少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补益心肾之功效,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以及MMP-3水平,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芪蒌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痰瘀兼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芪蒌颗粒,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蒌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卧床休息,严格低盐饮食,采用常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入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分别予以口服中药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基础治疗及单纯口服西药基础治疗1个月。观察并记录用药治疗前和用药1个月后的安全性指标、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Lee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六分钟步行距离)及理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组,可明显减轻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各项心功能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亏型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胀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和脉沉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郝国栋 《当代医学》2022,28(2):14-17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西律治疗,观察组采用美西律+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悸、...  相似文献   

15.
复方真武冲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真武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CHF患者(NYH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所用药物成分同对照组,药物剂量为对照组剂量的1/2~2/3,并加服复方真武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积分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真武冲剂对CHF患者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贵州省惠水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住院的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最佳西医方案+口服参附汤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最佳西医方案+口服安慰剂汤治疗.两组服药方法为每日3次,每次50 ml,每日总剂量150 ml,疗程为6个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情况、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时间为1年,两组病例均全部随访.治疗组再次住院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心悸、气短、面肢浮肿、口干、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治疗组在心悸、气短、面肢浮肿、口干、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附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减少再次住院次数,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陈正瑜  邓钰 《当代医学》2022,28(3):116-119
目的 探索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益气凉血生肌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主要症状及中医证候要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成功行PCI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6例,治疗组42例。两组均采用《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推荐的介入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等。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凉血生肌方颗粒,疗程8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及中医证候要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胸闷、气短、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瘀、热蕴、痰浊、气虚证候要素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瘀、热蕴、气虚证候要素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瘀、热蕴、气虚证候要素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凉血生肌方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胸闷、气短、乏力症状,改善气虚、血瘀、热蕴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1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卡维地洛片+托拉塞米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CK、CK-MB、α-HBDH、LDH、ET、AngⅡ水平及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促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