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对50例受术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全部受术者经过精心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也没有出现子宫穿孔、心脑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心理护理使IUD受术者能够有效减轻焦虑与恐惧,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通过健康教育使受术者懂得了IUD放置时的配合方法及术后的注意事项,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促进受术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重视健康教育 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人类就寻找如何保持健康。健康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望得到的。但是,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也有的认为“健康的概念既应该躯体器官无疾患,也包括心理上无缺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护理人员通…  相似文献   

3.
曾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46+155
在现代的护理中,临床的常规护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护理的现状。护理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1]等。而健康并不单纯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良好等各个方面。心理护理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验一个护理人员的品质与心理素质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危重烧伤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在对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在经过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后,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下降,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其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正> 当今护理正由功能制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向整体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再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护理工作范围将日益扩大,正由医院扩延到社区和家庭。因此,护理教育必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在此,笔者就护理教改提出以下四点浅见,与同道共榷。 1 更新护理教育观念 当今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指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这种新的健康观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2008年住院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例,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9例冠心病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了治疗疗程,提高了治愈效果.结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需要高情商的护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蓉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57-1158
<正>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社会呼唤社区保健和健康教育的今天,人民赋予了我们维护人类健康的重任,只有具备高情商的护士才能担负起这历史的使命。1 21世纪护理工作特点1.1 护理模式的转变 WHO的“健康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已经取代了人们关于健康就是无疾病这一世代相传的观念。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发展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以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言行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解决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解决和调整病人心理的目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躯体的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护理学的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从而形成系统的、整体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心理护理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因素,利于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是心理康复的一个分支,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也不例外,它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特定的护理过程,而穿插、渗透、交融在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之中以及与病人的交谈之中,它的前提是融洽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总之,必须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的护理治疗康复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产妇进入待产室时 ,整个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处于恐惧状态 ,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助产士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可有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增进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病人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 ,护理便不完整。而进行心理护理 ,有利于调动临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1 临产前的不良心理反应1 1 害羞、忧虑心理 大部分孕产妇首次怀孕没有经验 ,加之家庭对分娩的重视及经济状况 ,使产妇忧心忡忡 ,加之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做好外科护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 1a,从事外科护理工作 8a,担任外科护士长 5 a,在这 8a时间里 ,使我深深感受到干好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带领全科护士 ,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外科工作有了很大提高 ,病人满意率不断上升 ,护理体会如下。1 掌握现代护理观点 ,以整体观护理病人现代医学提出了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认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理及社会关系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的概念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 ,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现代护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护理不仅要配合医疗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产妇进入待产室时 ,整个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处于恐惧状态 ,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助产士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可有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增进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病人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 ,护理便不完整。而进行心理护理 ,有利于调动临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1 临产前的不良心理反应1 .1 害羞、忧虑心理 大部分孕产妇首次怀孕没有经验 ,加之家庭对分娩的重视及经济状况 ,使产妇忧心忡忡 ,加之…  相似文献   

13.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病人心理活动规律并进行适宜的心理护理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在认识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工作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通过我们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与病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去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成为有利于健康和康复的良性因素,促使病人的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段秀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70-1971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治疗、自我护理、术后康复锻炼等的作用。方法对297例骨折手术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95%的患者通过开展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掌握了疾病的康复知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目前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了术后康复锻炼的正确方法,加快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玲 《中国医药导报》2007,4(5):100-100
新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对我院2001~2003年部分眼科住院患者进行了加强心理护理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运用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都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远远强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期间,选择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增强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何旭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233-233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命和没有病痛的水平上,而是需要不断地保持和促进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护理实践中。在护理领域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护士既是组织者,又是教育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健康教育原则,达到护理教育的目标,使病人或家属获取保健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改变不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微波 《重庆医学》2002,31(12):1275-1275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以及护理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护理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开始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模式 ,如何培养有现代护理观 ,有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力 ,适应整体护理工作需要的护士 ,除了授课、心理、社会 ,健康知识外 ,特别注重临床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教育能力。1 健康教育意义WHO指出“健康非单指没有疾病 ,而是人在精神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都达到一个完全安康的状态”[1]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 ,护士必须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心理社会管理营养等学科知识以及了解健康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心理特点,作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与健康指导。方法对1400例LASIK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观察及心理护理。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能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结论健康指导与心理护理在LASIK手术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概念的更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寻求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位的满足。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健康教育为特征,解决病人健康问题为导向,满足病人需求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已全面展开。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是护理人员用健康知识向病人及家属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坚持对病人实行全程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1 实施方法1.1 对象和内容以在家庭接受治疗护理的患者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