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16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资料的收集。结果: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8.20±14.26)分,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中乐观维度条目均分(2.61±0.93)分最高。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β=0.182,P<0.001)、社会支持(β=0.487,P<0.001)以及面对(β=0.833,P<0.001)、回避(β=1.131,P=0.004)的医学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而屈服(β=-1.100,P=0.003)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居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的心理弹性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疾病应对方式,家庭以及社会提供病人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支持都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00例,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Herth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肝癌QOL测定量表(QOL-LC V2.0)进行评价,并分析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CD-RISC评分(70.32±6.14)分,其中心理弹性差(70分)25例,心理弹性良好(≥70分)7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院内健康教育、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医学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及术后生活质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未接受院内健康教育、希望水平36分、自我感受负担≥30分、回避及屈服应对、低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176分(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较差,其影响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未接受院内健康教育、希望水平36分、自我感受负担≥30分、回避及屈服应对、低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176分。因此,从患者、护理角度分析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拓宽了研究分析的广度及深度,为介入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青年维持性透析患者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心理弹性量表、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便利抽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维持性中青年透析患者110例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弹性得分总分(63.87±15.400)分,坚韧维度(25.91±7.320)分,乐观维度(29.72±7.104)分,自强维度(7.80±2.797)分。自我管理得分总分(60.05±10.53)分,问题解决(15.55±2.52)分,执行自我护理活动(20.57±4.01)分,伙伴关系(12.25±2.53)分,情绪处理(11.68±4.73)分。一般资料中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工作情况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03,3.083,2.140;P值分别为0. 011,0.012,0.03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呈正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经济情况是影响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t=3.616,P0.001)。结论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意义的措施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此增强患者心理健康以及对疾病的管理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量表(MQSGA)、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健康行为量表(HPLP)对128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调查,根据MQSGA评分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及营养不良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DN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128例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50%;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MQSGA评分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总评分、合理饮食、规律透析和健康行为中总评分及营养管理呈负相关(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血清白蛋白40 g/L、透析不充分是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自护能力高水平、健康行为高水平则是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水平,将有助于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丁玉艳 《全科护理》2021,19(19):2710-27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疾病控制与心理弹性及其应对方式关系研究.方法:选取医院老年医学科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住院的9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问卷(MCMQ)、COPD疾病临床测试量表(CAT)对90例COPD病人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结果:90例COPD病人心理弹性评分为(58.23±4.23)分;面对维度得分为(17.25±3.25)分,回避维度得分为(20.62±3.78)分,屈服维度得分为(20.52±3.98)分;CAT评分为(17.52±2.4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病人心理弹性评分、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与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回避维度、屈服维度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疾病知识水平、回避、屈服是影响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而病人心理弹性、定期门诊随访是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病人疾病控制与心理弹性及其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给予指导及支持,以增强病人心理弹性,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有利于病人病情控制,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
陈璐  黄燕  刘春延 《全科护理》2023,(17):2413-2415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自我隐瞒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自我隐瞒量表(SCS)评估糖尿病肾病病人自我隐瞒现状水平,比较不同特征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SCS评分,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SCS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SCS评分为22~45(33.00±2.56)分;不同透析时间、社会支持、心理弹性、自尊水平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S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长、社会支持低下、心理弹性低下、自尊水平低下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自我隐瞒现状水平影响因素(P<0.05)。结论:透析时间长、社会支持低下、心理弹性低下、自尊水平低下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自我隐瞒现状水平影响因素,可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出院后的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为提高该类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便利抽样选择某医院肾移植随访门诊肾移植受者226例,采用基本资料问卷、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受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8.79±9.62)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与自我管理效能、面对应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1),回避应对和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80.2%的心理弹性受自我管理效能、面对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屈服应对的影响(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待提高,并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肾移植受者的自我管理效能、鼓励其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改善其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慧晶 《全科护理》2021,19(19):2646-2648
介绍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指出我国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提高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在进行干预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不同的年龄、透析阶段、文化水平、性格特点的血液透析病人,结合存在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本院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53.05±9.37)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98±5.59)分;性别、居住地和自我效能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尤其是女性患者、农村患者和自我效能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董茜 《全科护理》2022,20(2):262-26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PCI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实施调查,以获取病人基础信息,基于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价其术后创伤后成长状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PCI术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病人创伤后成长PTGI评分为(61.53±2.05)分,低水平(<57分)42例,中高水平(≥57分)8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PCI术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管理水平、系统化健康教育状况、认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方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PCI术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有病程>2年、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不足、屈服或回避应对(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PCI术病人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且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加强健康教育,强化益处补给。  相似文献   

11.
杜碧丽  孟歌  董翠丽 《全科护理》2020,18(4):385-390
[目的]研究肺癌病人病耻感、心理弹性、医学应对能力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肺癌病人517例,加强肺癌病人病耻感、心理弹性和医学应对能力监测,采用Logistic重点分析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和医学应对能力风险因素,探讨三者相关性。[结果]无病耻感34例,轻度214例,中度171例,重度98例;心理弹性低水平257例,中等水平229例,高水平31例;医学应对方式:面对211例,回避203例,屈服10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家庭月收入、吸烟、心理状态、病理分期、社会支持度、外形改变是影响肺癌病人的病耻感风险因素;家庭月收入、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度、治疗方法、化疗方案、疼痛是影响肺癌病人心理弹性因素;而病耻感、心理弹性是影响肺癌病人医学应对能力因素(P<0.05);且病耻感与医学应对能力呈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与医学应对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耻感、心理弹性是导致肺癌病人医学应对能力下降的风险因素,消除或减少影响病耻感、心理弹性风险因素,利于改善二者状态,提高应对能力,最终改善肺癌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接收的75例尿毒症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询问患者或家属,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CD-RISC评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尿毒症MH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下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75例尿毒症MHD患者CD-RISC评分平均为(58.73±5.38)分,处于偏低水平。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透析龄≥5年、应对方式为消极、正念水平较差的MHD患者CD-RISC评分低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透析龄<5年、积极应对方式、正念水平良好的患者(P<0.05);其他临床特征患者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透析龄≥5年、应对方式为消极、正念水平较差均是MH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尿毒症MH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下,可能受文化水平低、透析龄长、消极应对方式、正念水平差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于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及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CD-RISC、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27例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SMs)、血液透析知识水平问卷和社会支持水平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得分为(6.88±2.36)分,处于中低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知识水平(β=0.767,P0.001)、社会支持水平(β=0.086,P=0.003)、文化程度(β=0.068,P=0.005)、透析频率(β=0.039,P=0.019)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呈中低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其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同时应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重视对患者影响因素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对12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总分为(56.62±12.08)分,处于中等水平;透析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焦虑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管理能力与透析龄、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透析早期、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不足以及有焦虑倾向的患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当代护士》2022,(8):102-10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医院进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治疗的9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4例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后肝癌患者心理弹性评分为(70.32±6.14)分,其中心理弹性水平良好者71例(75.53%),心理弹性水平差者23例(24.47%)。单因素分析显示:希望水平、受教育程度、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医学应对方式与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希望水平<36分、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自我感受负担≥30分、术后生活质量<176分、自我效能低水平、屈服和逃避应对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水平相对偏低,且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希望水平、自我感受负担、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等因素有关,对此临床上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液透析健康素养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便利抽取在北京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53例进行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20.48±3.25)分,其中75例患者(29.6%)的健康素养水平有限;自我效能(7.17±1.75)分,社会支持(35.32±7.82)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自我效能、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透析龄是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素养较为满意,但批判性健康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及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泸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的239对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及病人的配偶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总得分为(38.48±8.49)分,配偶恐惧疾病进展总得分为(38.05±8.21)分。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显示,病人透析龄、积极应对方式、年龄是影响中老年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前3位重要影响因素;配偶积极应对方式、疾病感知、社会支持是影响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的前3位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及配偶普遍存在较严重恐惧疾病进展心理。临床医务人员需引起重视,针对不同特征的病人及配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对方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我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29例住院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为(21.48±3.99)分,回避应对方式得分(15.75±3.42)分,屈服应对方式得分(10.45±3.44)分。应对方式在不同年龄、居住情况、月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韧性为面对应对方式的积极预测因素,力量、乐观、自我效能影响回避、屈服应对方式。[结论]病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是其应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病人医学应对水平,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医学应对方式在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而寻找提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CD-RISC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6例常规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48.42±16.37分;心理弹性总均分与希望水平和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呈负相关;面对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屈服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面对和屈服在希望水平和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血液透析病人希望水平,指导其采用面对应对方式,避免采用屈服应对方式是增加病人心理弹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