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07年1~12月门诊182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病变145例,占79.67%,恶性病变15例,占8.24%,癌前病变包括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2例,占12.09%。结论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是导致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但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是不可忽视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25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的原因。结果本组25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有236例为良性病变患者,占94.40%,有14例为恶性病变患者,占5.60%。结论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出血原因的诊断可以选择病理检查,包括组织活检以及诊断刮宫病理检查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院就诊的16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患者中,子宫肌瘤占14.88%,子宫腺肌症占11.31%,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占5.9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为一种警报信号,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所致的出血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38.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感染,31.67%子宫内膜息肉,23.33%单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67%子宫内膜癌;60岁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57%,60岁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13.8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绝经年限15年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37%,绝经年限15年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23.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主要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感染,其次子宫内膜病变,多数为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等;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变化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对诊刮子宫内膜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37例增生性改变,占48.68%,24例子宫内膜增殖期,占31.58%,9例子宫内膜分泌期,占11.84%,3例子宫内膜息肉,占3.95%,激素治疗后反应、不全流产及局灶癌变各1例,分别占1.32%。结论围绝经期的女性常出现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导致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为了更好的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对患者进行诊刮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3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阴道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共13例,占65%,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7例,占35%。通过分析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之增大,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应明确诊断,正确判断良恶性肿瘤,同时定期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体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阴道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共13例,占65%,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7例,占35%。通过分析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之增大,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应明确诊断,正确判断良恶性肿瘤,同时定期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体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1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炎性反应引起出血者100例,占53.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6例,占24.7%;恶性肿瘤9例,占4.8%;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中妇科炎性反应最多。其次是功能性子宫出血。且年龄越大,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经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78.2%,各类疾病的符合率为:子宫肌瘤82.3%,子宫肉瘤33.3%,子宫内膜炎69.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3.4%。结论超声检查对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但从此78例病例中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的超声诊断不易鉴别,造成误诊的病例不少,以下就二者的鉴别诊断作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 ,常继发出血性休克 DIC,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止 ,分娩人数达 115 2 0人 ,发生产后出血 172例占 1.5 % ,现将我院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72例患者 ,年龄 2 2~ 37岁 ;初产妇 112例 ,经产妇 6 0例 ;孕周为 34~ 42周 ;头位、阴道分娩 16 8例 ,剖宫产 4例 ,自然分娩 134例 ,胎吸 2 0例 ,产钳 18例。2 病因分析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 12 0例 ,占 70 % ;胎盘滞留引起出血 34例 ,占 2 0 % ;产道损伤引起出血 9例 ,占 5 % ;凝血机制障碍引起出血 9例 ,…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39~51岁,平均时间约4年,此期间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生理等方面均可出现较显著的变化,临床上往往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为首发症状。本文对52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及主要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81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生殖系统炎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流血占67.98%,生殖系统肿瘤占14.76%,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13.31%。子宫内膜病理显示萎缩性内膜占48.44%,依其次为增生期、分泌期内膜。恶性肿瘤中以子宫内膜癌和卵巢恶性肿瘤为主,并且阴道流血发生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因素是生殖系统炎性病变,其次生殖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0例绝经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占 5 3 16 % ,非器质性疾病占 2 6 84% ,恶性肿瘤占 2 0 0 0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 ,破碎宫内膜和经期宫内膜 2 0例 ,增生反应 2 4例 ,萎缩宫内膜 3例及分泌反应 4例 ,因宫内膜及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引起的止血 12例 ( 6 32 % )。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宫体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绝经期妇女在停经 1年以上所发生的阴道流血 ,包括服用激素替代疗法时的不规则出血。本文对 12 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进行了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 0例为本院病理科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检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经诊断性刮宫所采集的子宫内膜病检标本。年龄 :<5 0岁 2例 ,5 0~ 5 9岁 75例 ,60~ 69岁 2 8例 ,70~ 79岁 13例 ,80岁以上 2例。1 2 方法 标本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制片 ,HE染色后镜检。1 3 诊断标准 参考陈忠年等主编、1996年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理阶段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欣  周家德 《安徽医药》2010,14(4):425-428
目的探讨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照分析13例育龄期、43例围绝经期和84例绝经后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育龄期组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占53.8%、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均以异常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分别占62.8%和92.9%,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的腺癌分别占84.6%、83.7%和81.0%。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的Ⅰ期病人分别占76.9%、74.4%和56.0%。G1级在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中分别占69.2%65.1%和50.0%。育龄期组(84.6%)和围绝经期组(77.4%)的〈1/2肌层浸润者明显多于绝经后期(38.1%)(P〈0.05)。结论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子宫内膜癌都以腺癌为主,细胞分化都以高分化为主。重视异常阴道流血,可提高子宫内膜癌临床早诊率和早治率。育龄期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870例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了解引起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870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增生(76.67%),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单纯性增生(66.12%),患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占3.0%,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居多(88.46%).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上皮排列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颗粒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以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是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108例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宫腔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以评价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阴道超声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总符合率为87.0%,宫腔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在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筛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1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 (TVH)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优点。方法 对我院 3年间诊断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 136例行TVH。术中对子宫 >10孕周者采用粉碎法、子宫对半剖开法、肌瘤剔出等使子宫体积缩小后经阴道取出。结果 TVH成功率 99 3%。手术时间 2 5~ 180min ,平均 5 8 6min。出血量 5 0~ 10 0 0ml,平均 2 2 8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 5d。结论 TVH具有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腹部无瘢痕、康复快等优点。对于子宫 >12孕周、附件有良性病变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并非TVH的禁忌证。对阴道后壁膨出或陈旧性会阴Ⅱ度裂伤者更适宜采用TVH  相似文献   

19.
侯筱菊 《河北医药》2001,23(9):711-711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 )是由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下丘 垂体 卵巢 子宫内膜间的功能失调 ,临床上以月经周期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为特点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我院以往采用止血、调节月经周期、诊断性刮宫、性激素治疗、改善全身状况为原则 ,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围绝经期功血则行子宫切除 ,不利于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2 0 0 0年 1月以来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 ,诱导闭经以达到止血 ,使其平稳度过围绝经期。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 10月我院门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 30例 ,年龄 45~ 5 5岁。患者既往均无…  相似文献   

20.
龙翔  来蕾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8):574-575
目的 :通过对药物流产后有阴道异常出血的 12 0例病例诊治分析 ,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在行药物流产后有阴道异常出血的 12 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显示回声团块平均径线 <2 0mm ,尤其是平均径线 <10mm或团块位于宫颈管内者保守治疗成功率高。 12 0例标本病检显示 :胎盘残留 10 0例占 83.33% ,蜕膜残留 2 0例占 16 .6 7% ,同时合并有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有 9例占总数的 7.5 0 %。阴道超声监测团块血供 ,血供丰富者保守治疗不易成功。结论 :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胎盘及蜕膜组织的残留。对于有阴道异常出血的病例应及时复查B超 ,根据宫内残留物的大小、位置、血供丰富与否决定是否行保守治疗 ,建议保守治疗 10d以上不成功 ,应及时行清宫术 ,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宫内感染、盆腔炎 ,继发不孕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