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用于牙龈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牙龈瘤随机分成2组,其中29例采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进行微创切除并修整牙龈形态,2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种方法的术中出血情况和术后的牙龈状况。结果:高频电刀组术中牙龈出血少,术后无出血和感染,牙龈愈合良好,形态稳定,随访无复发。结论: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系统进行牙龈瘤微创修形治疗简便易行,具有操作精准,出血少,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牙龈瘤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单纯切除牙龈瘤后复发率高。为了根治往往把健康的牙齿也拨除。我科从1994年引进射频治疗仪后。在牙龈瘤切除术后,再用射频仪作创面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41例,住院病人5例。其中女性38例,占83%。男性8例;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7岁。龈瘤占1—2个牙位的42例,3个牙位以上的4例。 治疗方法:口腔颌面部常规消毒,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作龈瘤体外1—2mm切除整个瘤体,清除残余瘤组织往往达骨膜下,然后用射频仪Ⅲ档在创面作均匀照射,立即达到止血的效果,照射到创面起白雾式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脉管瘤的疗效。方法:将8.0mg平阳霉素、5.0mL2%利多卡因、5.0mg地塞米松制成6.0mL的混合药液,根据瘤体大小每次注射0.5~6.0mL,7~14d注射1次,一般注射2~5次。结果:56例患者(64个瘤体)治疗完成后经6~24个月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87.5%,好转率10.7%,有效率为98.2%。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牙龈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龈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为预防其复发通常将肿瘤所波及牙、牙槽骨、牙周膜及邻近骨组织一并去除,易形成局部组织缺损及咬合丧失,上述治疗使部分患者难以配合.作者于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牙龈瘤23例经1~3年临床观察,未见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林江  陈关福 《口腔医学》2006,26(6):474-475
目的探讨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58例采用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58例均未出现面瘫、呼吸困难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治疗2周以后色泽渐趋于正常,2~3个月后组织逐渐恢复正常弹性及形态。观察12~30个月,48例瘤体全部消失,10例分别于治疗结束后3~10个月复发,再次瘤腔内注射后瘤体消失。结论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简便,见效快,创伤小,无手术瘢痕,避免损伤瘤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等器官,同时也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治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高频电刀电凝烧灼治疗牙龈瘤,并保留牙齿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5例牙龈瘤病例,采用手术切除牙龈瘤,去除部分牙槽骨,局部电凝烧灼方法治疗牙龈瘤而保留相应牙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后,经过半年以上随访,25例患者均治愈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手术切除、电凝烧灼联合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牙龈瘤保留牙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牙龈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治疗大多采用手术切除;一年来我们试用CO_2激光治疗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2例患者无系女性,年龄17~41岁,其中孕妇2例,牙龈瘤体在上颌双尖牙区或尖牙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波热凝技术治疗口腔良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技术治疗口腔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微波热凝技术治疗口腔良性肿瘤161例,其中粘液腺囊肿63例,血管瘤47例,牙龈瘤2 9例,乳头状瘤2 2例。治疗1~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个月,粘液腺囊肿复发2例,经再次微波热凝治疗,瘤体消失;2例血管瘤10d后进行第2次治疗,瘤体完全消失。6个月后复查,全部病例无复发。结论:微波热凝治疗口腔良性肿瘤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牙龈瘤的临床特点、分型以及改良式牙龈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61例牙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改良牙龈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61例牙龈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3.2岁,20~29岁年龄段女性多发,好发于前牙区唇侧;其中,49.2%为纤维型,29.5%为肉芽肿型,21.3%为血管型;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60例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术前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控制口腔卫生,以松弛切口转瓣方式增加瘤区角化龈,有助于牙龈瘤切除后牙龈形态的恢复和长期疗效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我们收治了一例罕见的巨大妊娠性龈瘤,报告如下。患者,女,23岁,怀孕停经后发现龈组织肿物如花生米大,逐渐增大,质软无痛,易出血,在当地医院行“牙龈瘤切除术”,术后第7天龈瘤复发,迅速增大,咀嚼时易出血。遂来我科就诊。检查:|78颊舌侧龈瘤约1.5cm×1.5cm,有蒂,质软,易出血。查尿乳胶试验阳性。诊断:妊娠性龈瘤。收入院,手术切除龈瘤,拔除|78,咬除|78牙槽嵴。病理报告:血管性牙龈瘤。术后10天,龈瘤复发,迅速增大,咀嚼时咬及肿物易出血。口腔颌面部检查:左下颌部肿胀,|78缺失,牙龈肿物,向前侵及至|5,向后侵至翼下颌韧带,蒂宽,向颊舌侧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制取腭侧游离龈瓣修复上颌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牙龈缺损22例。采用龈缘形态评价标准、龈乳头指数、改良出血指数等评价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缺损区牙龈质地、厚度与高度、牙龈乳头丰满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腭侧游离龈瓣修复前牙区牙龈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类型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4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n=19)采用波长980 nm的半导体激光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瘤体照射或切除治疗,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研究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牙龈瘤中雌激素受体与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探讨局部雌激素及芳香化酶在牙龈瘤中的作用与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法测定牙龈瘤中雌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牙龈瘤雌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的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40%,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瘤中雌激素受体与芳香化酶之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和芳香化酶在牙龈瘤组织中表达均升高,二者对牙龈瘤的发生可能起一定作用,但芳香化酶与雌激素受体在牙龈瘤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种植同期联合应用脉冲式掺饵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处理天然牙三壁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用冠向复位瓣法及侧向转位瓣术对牙龈瘤切除后唇颊侧的余留创面进行处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牙龈瘤患者中选择24例,采用牙龈瘤切除+局部刮治和牙槽骨修整,视牙龈缺损情况采用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来处理唇颊侧创面。结果:观察6个月~1年,24例患者无1例复发,且术后牙龈颜色、形态较理想,仅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或黑三角,且该6例牙龈均为薄龈生物型。结论:保留患牙,切除牙龈瘤后,用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处理创面,在牙龈的外形恢复方面能得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是薄龈生物型的牙龈较厚龈生物型在术后更容易出现牙龈退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手术加微波治疗婴幼儿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婴幼儿牙龈瘤采用手术加微波治疗。结果:11例婴幼儿牙龈瘤全部治愈,经0.5~8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手术加微波治疗婴幼儿牙龈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可靠,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是治疗牙龈瘤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经电热电化学治疗(ETECT)一次治愈,不拔邻牙、未见复发,4年治愈率达100%(66/66)。结论:用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治疗牙龈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牙龈瘤是妊娠期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从而在牙龈局部形成的瘤样病变,多见形成单个龈瘤,而多发性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妊娠期多发性牙龈瘤,患者在行全口洁治后未行其他特殊治疗,病变大小未见明显改变,于分娩后5个月内龈瘤全部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