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究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4例,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观察组行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比术后两组上睑矫正效果、上睑回缩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上睑回缩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25%(2/32)较对照组28. 13%(9/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眶隔筋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可减轻上睑回缩,稳定性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L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和B组(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治疗时,L形额肌瓣悬吊术临床效果比矩形额肌瓣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并发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额肌瓣悬吊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术后上睑回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上睑回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上睑回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李晓阳 《临床医学》2012,32(7):94-95
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90例(102眼),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51眼),悬吊组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悬吊组),折叠组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折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悬吊组45例(51眼)中,治愈24眼,占47.06%;基本治愈27眼,占52.94%;无欠矫和过矫情况发生。折叠组45例(51眼)中,治愈21眼,占41.18%;基本治愈23眼,占45.10%;欠矫4眼,占7.84%;过矫3眼,占5.88%。悬吊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略高于折叠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的欠矫率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折叠组(P<0.05)。悬吊组患者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角膜炎或其他并发症;折叠组患者术后发生点状角膜炎5眼,发生率为9.80%。折叠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悬吊组(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697-1697
目的 探讨幼儿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术式.方法 对13例17(眼)1~3岁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行L形额肌瓣悬吊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5眼矫正满意,2眼矫正良好,术后均有程度不等的睑裂闭合不全;随访11例(14)眼,矫正满意12只眼,矫正良好2只眼.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只要身体状况良好,1岁以上后即可手术;L形额肌瓣悬吊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根本目是既要达到扩大视野,防止弱视的生理要求,叉要达到美容。本文从提上睑肌缩短、将眼睑与额肌相连悬吊、肌瓣移植、额肌瓣悬吊术等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61-396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予以治疗,术后随访7~25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显示,本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44眼矫正良好,占93.62%,3眼早期眼睑闭合不全,矫正基本满意,占6.38%,无1例矫正不良,本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100.00%。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膨体聚四氟乙烯额肌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78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膨体聚四氟乙烯额肌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睑状况(睑缘至角膜光反射点距离、睑裂高度)、眼表状态(泪膜破裂时间、术眼泪河线高度)、患侧额肌力(手法肌力检查)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睑缘至角膜光反射点距离均较术前升高,睑裂高度较术前下降(P0.05);但术前、术后6个月睑缘至角膜光反射点距离、睑裂高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术眼泪河线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侧额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膨体聚四氟乙额肌悬吊术能改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眼睑状态,对患儿额肌力损伤较小,且眼表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避免额肌瓣悬吊术后的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方法 :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 16例 2 1眼 ,主要的手术技巧在于根据上睑缘的高度适当地延长额肌瓣侧切口的长度 ,调整其张力适度为止。术后随访 6~ 2 4月。结果 :16例 2 1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 ,无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结论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 ,可有效地避免上睑下垂术后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15-8515
目的观察应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矩形额肌瓣、扇形悬吊于睑板上,来矫正重度上睑下垂20例22只眼,术后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及评价。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其中早期5只眼轻度睑裂闭合不全;1只眼术后额区有血肿;1只眼上睑近内眦角处有轻度内翻畸形,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远期疗效良好,上睑缘遮盖角膜1~2 mm,重睑弧度自然。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具有操作简便、下垂矫正效果理想、美容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了 3 0例 46眼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瓣直接悬吊术治疗。随访发现 ,治愈率 93 .4% ,复发 2例 ,复发率 6.6% ,无 1例并发症发生。额肌瓣直接悬吊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月期间接收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悬吊组,接受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提肌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上睑回...  相似文献   

13.
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53眼,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60眼,并术后随访,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矫正108眼,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50眼,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58眼。过矫1眼,低矫4眼。所有病例术后2~6个月的随访,术后效果良好,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患眼形态弧度自然。结论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种类很多。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儿童上睑下垂具有效果可靠,不易复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该手术是利用额肌瓣的自然收缩,直接提起眼睑,增大睑裂,从而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本文着眼于眼科临床护理需要,通过对该手术术后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64例(81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额肌瓣悬吊术30例(34眼),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34例(44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正矫成功率95%o,无欠矫及过矫,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正矫成功率75.7%,5例欠矫。结论: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选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轮匝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做重验成形术切口,于皮肤与眼轮匝肌间向上分离达眉上缘,再于眼轮匝肌深面、眶隔浅面向上分离达眶上缘;根据睑板宽度及弧度设计眼轮匝肌瓣,向下推进固定在睑板前方,悬吊上睑。结果:15例24只眼重度上睑下垂者术后效果均较满意,睑缘外形匀称优美,眼睑闭合功能良好,无并发证。不足之处是,向下注视时有上睑停滞现象。结论:眼轮匝肌瓣悬吊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野显露良好.固定牢靠,张力适当,不易复发;无需做额肌纵切口,不损伤眶上血管神经束及面神经额支,不减弱额肌的收缩力,是一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额肌SMAS瓣提上睑肌动力性再造术,是肌源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可用于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及后天性肌源性上睑下垂的病例,特别是重度上睑下垂的病例.作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辅加眉下方中点横切口(简称改良法额肌瓣悬吊术),由于在明视下行额肌SMAS瓣分离,避免了损伤支配该瓣的血管神经组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并使手术简单易行.现就本院1986年6月至2003年6月用改良法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5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额肌瓣悬吊术来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方法:按照重睑高度切开皮肤以及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下向眉区分离,在眉下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织处,制一宽约2cm的肌瓣,然后将肌瓣拉下,固定在睑板上,切除多余皮肤,按照重睑成形术常规间断缝合切口皮肤。结果:按照Fox正常眼睑功能标准评定,本组患者术后外观美观,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此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7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额肌悬吊术,从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护理。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估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患儿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3%患儿及家长总满意度高。结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应注意加强对患儿的术前评估、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积极处理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做好眼部护理,以便更好的促进患儿视力矫正,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将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5例分为两组,分别用额肌瓣悬吊术(A组)及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治疗,术后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中,矫正满意20例,矫正不足5例,无过度矫正病例。A组发生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重睑线变宽2例;B组发生结膜脱垂2例,睑缘弧度不自然2例,轻度上睑内翻倒睫1例。结论儿童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中,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均是优良的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