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早期CT表现及血肿特点与活动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95例HICH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根据发生活动性出血与否分组,按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叶、脑干、小脑)、血肿形态(规则形、不规则形)、出血量(30 mL、30~60 mL、60 mL)等进行早期活动性出血的相关研究。结果继出血组患者出血部位的分布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继出血组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或外侧裂的比例、不规则形血肿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继出血组与对照组的脑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或外侧裂、血肿形态(不规则形)及脑出血量(30 mL)与早期活动性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密切关注HICH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脑CT复查,对早期发现活动性出血,予以积极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将所有患者分为END组(n=57)和非END组(n=43),收集整理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资料,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入院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脑内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均高于非END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破入脑室[OR=4.283,95%CI(1.425,12.526),P=0.007]和白细胞计数升高[OR=1.338,95%CI(1.027,1.527),P=0.031]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破入脑室概率越大、白细胞计数越高,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35例血肿扩大患者编入研究组,93例血肿情况稳定患者编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病史、不良习惯、临床检测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酗酒和习惯性服用阿司匹林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酗酒、习惯性服用阿司匹林、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血肿形态不规则是临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资料,与未出现血肿扩大的8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出血部位,长期饮酒及血肿不规则与糖尿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增高、酗酒、糖尿病、血肿形状不规则与高血压病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对预后的风险分析。方法:选取310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组与脑出血预后不良率的关系。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低,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下降天数与疾病的预后有相关性(r_s=0.461,P0.001),随着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延长,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越差(P0.001)。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病情重,出血量大,血肿破入脑室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应激性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疾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脑室内血肿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因:①原发性脑室出血,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及脑室壁和脑室旁的血管;②继发性脑室出血,指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人或逆流入脑室内;③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等.脑室内血肿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治疗方案较多.本院2002年3月-2005年6月收治脑室内血肿患者268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丘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各种可能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依据,以便指导早期积极正确的治疗。方法对50例丘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同时与血肿未扩大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甘露醇使用时间、消化道症状、血肿形态、血肿破入脑室4项因素在早期血肿扩大患者出现的比例高于血肿未扩大患者。结论丘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都存在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积极探讨丘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各种原因、发病机制,对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非继续出血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发生率为32%,继续出血与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出血部位、血小板降低、长期饮酒、血肿形态不规则明显相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继续出血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可明显增加病死率,应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70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大脑纵裂的大脑镰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脑正中部、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的脑出血病人100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纵裂或大脑镰高密度影,占100%.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为95例,占95%.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占77%,其中漏诊22例,均为破入脑室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血肿65例,占65%.外侧裂旱高密度影为22例,占22%.脑沟呈高密度影为32例,占32%.脑池呈高密度影为14例,占14%.脑室呈高密度影为36例,占36%.硬膜下血肿8例,占8%.硬膜外血肿11例,占11%.台并硬膜下积水6例,占6%.脑积水1例,占1%.脑梗塞1例,占1%.外伤原因24例,占24%.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CT表现为基底池、外侧裂池、脑沟较为广泛的高密度影.偏密征是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量积血的一个可靠的CT征象.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同样也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建议一周后复查CT.大脑镶为正中部线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前CT表现分为外侧型组、前部型组、后部型组、混合型组,均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4组的性别、年龄、血肿体积、术前GC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存状态的异同。结果术后血肿清除〉90%者42例,血肿清除在80%~90%者6例。术后死亡6例,再出血1例。存活的42例中,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者6例,Ⅱ级者10例,Ⅲ级者17例,Ⅳ级者5例,V级者4例。在术前GCS评分及血肿体积方面,混合型与外侧型、混合型与前部型、后部型与外侧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血肿的CT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般资料选取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2015年收住入院治疗GCS评分≤11分的脑出血患者168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79例。患者年龄分布:40~50岁21例,51~60岁34例,61~70岁53例,70岁以上60例,平均(66±5.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出血127例,小脑出血9例,丘脑出血23例,大脑皮层下出血9例。其中脑出血伴破入脑室系统患者14例。血肿量依据多田氏公式(体积V=π/6×a长径×b宽径×m层厚×c层数)计算,血肿量处于7~95 mL,平均约43.2 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HICH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求更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HICH患者发病时性别、年龄、血压、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规律的服用降压药是发生HICH的最常见诱因.HICH的预后与年龄、血压、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直接相关.结论年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与出血量呈正的直线性相关,系统控制血压是预防HICH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大脑纵裂的大脑镰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正中部、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的脑出血病人10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有纵裂或大脑镰高密度影,占100%。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为95例,占95%。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占77%,其中漏诊22例,均为破入脑室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血肿65例,占65%。外侧裂呈高密度影为22例,占22%。脑沟呈高密度影为32例,占32%。脑池呈高密度影为14例,占14%。脑室呈高密度影为36例,占36%。硬膜下血肿8例,占8%。硬膜外血肿11例,占11%。合并硬膜下积水6例,占6%。脑积水1例,占1%。脑梗塞1例,占1%。外伤原因24例,占24%。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CT表现为基底池、外侧裂池、脑沟较为广泛的高密度影。偏密征是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量积血的一个可靠的CT征象。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同样也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建议一周后复查CT。大脑镰为正中部线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脑出血急性期患者98例,其中血肿扩大者48例,血肿未扩大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血肿扩大组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与收缩压、肝功能异常、饮酒史及口服阿司匹林等因素有关,血肿扩大导致患者死亡率较高,尽早发现,确定危险因素,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在脑出血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急性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白细胞计数,根据血肿量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意识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分组。结果出血量越大,WBC增高越明显;破入脑室较未破入脑室的WBC增高明显;意识障碍越重,WBC增高越明显。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干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探讨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青年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6例,高血压伴有肾上腺瘤、醛固酮增多症1例,有卒中病史1例,大量饮酒史3例,长期吸烟5例,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伴有梗阻性脑积水1例。CT扫描示桥脑出血13例,中脑和桥脑两处出血2例,中脑出血2例。血管畸形1例,动脉瘤1例。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治疗后好转13例,死亡4例。结论:青年脑干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吸烟、饮酒等。一般预后较差,致残率高。预后与血肿大小及波及部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h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了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16例(10.4%),Ⅱ级36例(23.4%),Ⅲ级38例(24.7%),Ⅳ级22例(14.3%),Ⅴ级4例(2.6%),死亡38例(24.7%)。结论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对高血压脑出血重危患者采用硬膜外ICP监护共 36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患者均为发病后 2 4h以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入院时GCS≤ 8分。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6 0岁 19例 ,≤ 80岁 14例 ,≥ 80岁 3例。壳核出血 19例 (15例手术 ) ,皮质下出血 6例 (均手术 ) ,丘脑出血 4例 (2例手术 ) ,桥脑出血 4例 (均非手术 ) ,小脑半球出血 3例 (1例手术 )。入院时GCS计分 :3~ 5分 13例 ,6~ 8分 2 3例。血肿破入脑室者 13例。出血量 :4 0~ 5 0mL 2 3例 ,>5 0m…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脑血管病逐年升高,并趋向年青化。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据报道我国每年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在50~80/10万,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极差,病残率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很快,内科保守治疗有降压、脱水、防治并发症,钙离子拮抗剂、胰岛素运用等;外科治疗予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微创手术;早期介入综合康复治疗,如活血化瘀药、针灸推拿和高压氧疗等。本文对HICH的内、外科及康复期治疗作一系统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