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贤杰  冯霞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62-1562,1580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口服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强化抗痨治疗2个月,之后改为INH、RFP,总疗程6个月。治疗组增加左氧氟沙星(优普罗康)0.4异/次,1次/d,起初给予静脉点滴7~15d,出院后改为口服共4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治疗组58例(96.67%),对照组50例(83.33%)。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组和时照组分别为46例(76.67%)和31例(51.67%);治疗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57例(95.0%)和49例(81.3%)。治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又宁  黄卫坚 《医学文选》2003,22(4):502-503
本院于 1 995年起在抗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氧氟沙星治疗菌阳性肺结核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1 995年 4月至 1 999年 4月入院病例 ,符合下列条件者 :1复治 :用利福平 ( RFP)、吡嗪酰胺 ( PZA)、雷米封 ( INH)、乙胺丁醇 ( EMB)强化治疗 2个月 ,后继续用 RFP、INH治疗 4个月 ,总疗程 6个月 ,痰涂片仍菌阳的浸润型肺结核 ;2年龄2 5~ 65岁 ;3无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矽肺、精神病及癫痫病史 ,非孕妇。共入选 95例 ,随机分为 2组 ,氧氟沙星组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60岁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杀菌、灭菌效果,有利于痰菌转阴及病灶的吸收,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2HRZE/4HR方案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10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并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予2HRZE/4HR抗结核,观察两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转归.结果 观察组2、4、6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0.38%(47/52)、94.23%(49/52)和96.15%(50/5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2、6月末的病灶吸收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治愈好转率为96.15%,完全吸收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HRZE/4HR方案联合胸腺肽、左氧氟沙星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可以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治疗转归方面比传统2HRZE/4HR方案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在初治涂阳肺结核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81-83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1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予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2个月末、5个月末、8个月末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39.28%,显效率为21.43%,有效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个月末、5个月末、8个月末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抗酸杆菌转阴率,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和含利福平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112例、利福平组128例,比较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左氧氟沙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利福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可取得与利福平一样的临床效果,是治疗不能耐受利福平初治肺结核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马秀珍 《吉林医学》2013,34(16):3187-318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初治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个月时的痰转阴率与治疗8个月时的痰转阴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12.5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初治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十分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对1976—79年4年间71例住院肺结核的临床化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54例属初治,17例为复治,均属Ⅲ型。分别采用以下5种方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程强化治疗:(1)第一线药物 SM+INH+PAS,19人;(2)RFP+SM+INH,10人;(3)EMB+SM+INH,14人;(4)RFP+EMB+INH+SM,18人;(5)RFP+EMB+INH,10人。治疗三个月后,(1)~(5)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4%、9/10、93%、83%和9/10;平均转阴日数分别为65.1、41.1、27.5、41.8和24.0天,经统计学处理,第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肺结核强化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痰涂片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个月、8个月痰涂片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明显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痰涂片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80例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含左氧氟沙星(V)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40例,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3个月强化期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对照组强化期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老年肺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勤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89-1490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2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复治菌阳多耐药 (MDR)肺结核病人产生多耐药的临床原因、耐药种类及含氧氟沙星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方法 利用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从 4 7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病人中发现184例有多耐药性 ,产生多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初治期间疗程不够即自行停药及间断不规则用药 ,二者共占81.5%。耐药种类多数是 3种以上 ,以异烟肼 (INH)、利福平 (RFP)和链霉素 (SM )为主。结论 抓好初治病例的系统治疗和管理是防止多耐药产生的关键。对多耐药肺结核病人可选用氧氟沙星和其它 3~ 6种敏感抗结核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珐:83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2HRZSE/6HRE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和黄芪注射液,两组患者疗程为8个月,比较两组痰茵阴转率、X线检查情况、空洞闭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以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利副喷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治疗,疗程为21个月。结果共有93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完成46例,痰菌阴转率87%;对照组完成47例,痰菌阴转率59.6%。治疗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含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提高痰菌阴转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根据掷硬币时的正反面分为常规组39例(接受常规抗痨治疗)和联合组39例(接受常规抗痨+左氧氟沙星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常规组的84.62%,(P0.05);联合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常规组为7.69%,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常规抗痨治疗的同时予以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两个月的强化化疗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86.7%,病灶吸收率同样为86.7%,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3.3%,病灶吸收率同样为60.0%,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差异。结论: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只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以及病灶吸时间,其对于整个疗程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其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6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36例组。A组为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B组为标准化疗方案。疗程12个月。结果 A组治疗复治肺结核3、6、9和12个月以及治疗后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B组的阴转率。其中两组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显著吸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有助于痰菌转阴和病变好转,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其他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人选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EV/7HR)和对照组(2HREZ/7HR).观察痰菌阴转、X线好转情况及药物副反应. 结果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7.2%和87.8 %,满疗程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9%和97.6%.X线胸片肺内病灶满疗程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副反应分别为18.8%和44.4%.结论 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抗结核作用,是一种使用安全、副反应小的新一代的抗结核药物,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应用于初治肺结核患者,但最好用于复治肺结核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5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均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2HRZE/10HR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4g/d,3个月后观察疗效、血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研究组2h PBG、F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好,显著降低血糖指标,对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