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摄影在骨骼肌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X线摄影(CR)在骨骼、肌肉病变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经过后处理所得到的影像与传统X线照片影像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传统屏──胶组合摄影,得到的不是数字信息,成像后不具备后处理功能,影像一旦形成,则不可改变。CR系统是针对屏──胶组合系统的不足而发展的“数字化成像装置”。它在骨骼、肌肉系统的X线摄影中具有独特的性能:(1)影像载体IP板的检测效率为高速屏──胶组合系统的2~4倍。(2)数字化成像方式及多种后处理功能,使它在骨骼、肌肉系统的临床诊断中占有绝对优势。(3)CR系统检测器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计算机X线摄影中成像板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影像也进入了它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X线摄影(CR)正在或已经取代了传统的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利用储式磷板(图像板,ImagingPlate,即IP板)记录经人体衰减后的潜影,再经过扫描仪读出影像数据。CR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可接收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成像板代替了普通摄影中的屏/胶组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网络传输和管理。IP板的正确使用对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院放射科是北京市首家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简称CR)成套设备的单位。CR是将X线影像记录在成像板(imageplate,简称IP板)上,然后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是一种以IP板取代传统暗盒,以后期的计算机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数字X线检查技术的相继出现,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已逐渐走向过去。近年来,医学影像数字化处理发展迅速,常规X线摄影中使用的胶片增感屏组合成像方式形成影像无法直接数字化,而CR系统的出现,其优点越来越多地优于传统X线摄影技术,传统X线摄影都是以普通的X线胶片为探测器,接受一次性曝光后,经暗室冲洗来完成影像,但所获得的图像始终是一种模拟信息,不能进行任何处理。CR系统实现了用成像板来接受X线下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图像的数字化,从而是传统的X线摄影能够进入存贮系统进行处理和传输。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X线摄影中的伪影与对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技术操作所产生的伪影其某些方面与传统X线摄影所发现的那些伪影相比存在着不同 ,认识成像过程中产生这些伪影的各种因素将有助于消除这些缺陷。一、一般资料我院于 2 0 0 1年 7月 1次性安装了 3台ACR 2 0 0 0i成像板 (imagingplate ,IP)读出装置。柯达干式激光打印机 :870 0型 1台 ,810 0型 2台。二、产生的伪影及对策1 影像重叠 (图 1) :前后 2次X线摄影的影像同时出现在 1幅图像上。消除这类伪影应使用合适的X线摄影条件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消除IP…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它采用IP影像版(ImagrPlate,IP)代替传统X线摄影技术所使用的胶片增感屏。在整个CR系统中,IP板是成像系统的关键元件,是作为记录用的载体,其特点是可以重复使用,但不具备影像显示功能,且本身价格较贵,因此平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有。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X线摄影在老年床旁胞部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技术的出现 ,提高了影像质量 ,特别是床旁胸部摄影的照片质量 ,对提高诊断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我院应用CR系统对老年患者进行床旁胸部摄影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用FCR系统对 5 46例次老年住院患者行床旁前后卧位胸部X线摄影。年龄 6 0~ 93岁 ,平均 79岁。X线机 :SIEMENSmobilettplus。影像处理系统 :富士计算机X线摄影 (FCR) 90 0 0 ,DP -2 6 36 ,干式热敏打印机 ,富士DI -AT热敏胶片 ,富士标准型影像板 43cm× 35cm。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CR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普及,实现了由传统模拟图像向数字化图像信息的转变,使图像质量有了跨时代的飞跃,特别是CR影像的后处理功能,增加了影像的层次,实现了信息储存的数字化。CR成像系统的构成包括IP板(成像板)、激光扫描主机和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按其工作原理和流程,可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即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理及信息的储存与输出。  相似文献   

9.
X线数字成像是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结合的新一代影像技术,不仅实现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提高影像质量,降低患者辐射计量[1],而且具有成像速度快及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2],是摄影技术的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10.
CR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临床应用,大大加快了传统X线摄影的发展,最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的成像阶段。一、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价值(一)信息的采集:用IP板代替“屏一胶组合系统”,作为成像介质,影像的载体,置入特制的暗盒内,一次性置人暗盒后,不需要再重复装卸,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CR系统可与原有的X线设备兼容,做为X线摄影技师无需再专门培训。(二)数据的读出一信息的转换:数据的读出,是通过AC-3系统来完成的,它是根据IP板成像层内晶体的PSL而设计的。主要部件…  相似文献   

11.
CR技术是X线成像新时期的代表,它把模拟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影像信息,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我院自2002年分别引进两套德国AGFA—CR系统,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对成像板的衰减情况,成像板与曝光剂量及噪声的关系,CR系统后处理的调节功能,总结了一些经验体会,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伴扫描激光激发发光施行双能减影。该系统的成像板使用与常规X线摄影同样的屏一片组合。该板是可弯曲的、薄的、并复盖一层可激发成像的荧光体。在同一暗盒内两个成像板之间,置一铜滤光器以分离两者吸收的能谱。第一个成像板吸收低能X线光子,第二个成像板吸收经过铜滤过板和第一个成像板滤过的高能光子。根据病人的厚度和滤光器的厚度,使用管电压80~100kVp,管电流600mA,曝光时间60~100msec。用两个原始影像乘加权系数来减影,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的应用,改变了传统X线成像的方式,提高了图像的各组织层次的显示和分辨能力,给放射诊断提供了稳定的信号源和优质的图像。CR是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P板)而不是记录在胶片上,记录在IP板上的信息要经过激光扫描机读取然后由计算机强大的后处理等步骤才能显示数字化图像。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X线摄影(Com 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犤1-2犦,它实现了由传统的屏—片系统所成的模拟图像向数字化图像的转变,使影像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已在我国各型医院中普及。但在CR检查处理时也会产生许多异常图像,给我们临床摄影和诊断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本文将从CR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探讨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以提高认识,减少废片率和质量差的照片。1材料与方法我院于2002年5月安装了AGFA公司的ADC COM-PACT成像板读出装置,它有36cm×43cm,36cm×36cm,25cm×30cm,20cm×25cm等4种成像板,…  相似文献   

15.
CR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是利用一种既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载体即成像板,使传统的X线摄影成功地走向数字化.实现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贮存与传输。而传统成像方式是通过增感屏或影像增强器将影像成像在胶片上,并要将曝光后的胶片放置在暗室工作环境中进行显影、定影、漂洗、烘干等多种工序,并且得到的X线胶片的优劣要受投照条件MAS、KV值的影响,暗室冲洗时间、水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X线成像影像质量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计算机X线成像 (computedradiography ,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 ,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 ,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 ,是X线摄影技术的重要进步[1]。与传统X线胶片质量控制相比 ,CR系统的图像质量控制有其特殊性。我院 2 0 0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e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再处理功能,获得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CR图像.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最佳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影像设备及影像技术的发展,床边摄影和CR系统已是大多数医院影像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为各种急、危重病人及不宜搬动的病人提供影像学资料,利于协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传统的床边摄影常常由于病人的配合、摄影的条件、暗室的冲洗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重造率、废片率相对较高,也就不能为病人提供快速正确的诊断,从而使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自从CR系统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下面是我对我科CR在一年床边摄影中的使用情况作一效果分析报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是X线成像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成像速度快,出片时间短;影像动态范围高,显示层次丰富;操作快捷,工作效率高,节省病人就诊时间;可多种方式保存图像,及远距离图像传输等优点。由于数字摄影从X线曝光成像到诊断图像确定或出片.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受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故数字摄影成像后的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CR对鼻骨侧位像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X线成像(屏/胶片系统)是用胶片来记录、显示、存储各种病变信息,而富士计算机X线摄影是与计算机完整结合的X线成像系统,通过用不同的介质和设备将影像记录、显示、存储分开,且以计算机为核心把它们联成一个电脑影像系统,即CR.计算机X线摄影对临床不同要求和不同性质病灶可做不同CR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