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近年来静脉置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输液,正逐渐取代头皮针、套管针输液方法。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频繁使用化疗或其他刺激性药物、静脉高营养等,避免了长期周围静脉输注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血栓。随着静脉置管的应用日益广泛,静脉导管感染也明显增加,预防静脉导管感染成为控制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2000年7月~2002年7月,我院432例肿瘤患者静脉置管,有23例发生静脉置管感染。现将感染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例大肠癌术后采用腹化疗加静脉化疗与60例单用静脉化疗结果相比,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组的5年复发率(48.92%)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57.07%),5年生存率(52.30%)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44.27%)提示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加静脉估于纯静脉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腋静脉为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的大静脉,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动静脉造瘘时,腋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腋静脉变异,较少见文献报道。笔者在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静脉3支变异1例,为积累腋静脉变异资料,避免腋静脉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80例大肠癌术后采用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与60例单用静脉化疗结果相比,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组的5年复发率(48.92%)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57.07%);5年生存率(52.30%)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44.27%)。提示术后早期腹腔化疗加静脉化疗优于单纯静脉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的是经外周静脉(例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具有安全、方便等特点[1]。该技术主要应用在需要化疗或者肠外营养使用及长期输液的患者中,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一方面降低  相似文献   

6.
肿瘤化疗病人静脉的选择与保护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肿瘤科苗向红肿瘤病人的化疗,静脉是给药的必经通道,而化疗药物对通路静脉有损伤作用,可使静脉硬化、萎缩、变细、脆性增加、使皮肤沿静脉出现条索状发红、发黑、触疼等静脉炎症状。为了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必须对静脉...  相似文献   

7.
肿瘤病人在门诊进行化疗,绝大多数采用静脉给药,然而有的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一个疗程又需4~8次反复给药。因此对病人静脉的保护性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本人在门诊进行化疗工作十年,在静脉给药中无一例静脉局部皮肤红肿及溃烂坏死。现将保护静脉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医务人员要重视对病人静脉的保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金贵主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610041)手术室是为病员施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在手术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为了适应术中大量输血补液之需要,通常用16号针头在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浅表大静脉处进...  相似文献   

9.
正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VAP)是一种可植入皮下并可长期留置的封闭式静脉输液装置,主要包括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两部分。目前普遍开展的TIVAP多是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入路的胸壁输液港,但合并胸壁皮肤破损感染或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不适合植入胸壁输液港,此时以手臂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等作为入路植入导管的手臂输液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选择。研究显示,与其他中心静脉通道相比,输液港置管成功率高,完全植于体内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国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手术中常见大出血的类型及临床特点、处理理念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03月,19例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大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盆腔肿瘤手术中大出血的经验教训,分析大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7例,术中髂内静脉出血5例,骶前静脉丛出血并髂内静脉出血6例,髂内外静脉出血1例.6例骶前静脉丛和4例髂内静脉大出血行缝扎止血;6例骶前合并髂内静脉大出血、1例骶前静脉、1例髂内静脉出血经腹会阴切口或经腹行棉垫压迫止血;1例髂内外静脉出血,髂外静脉直接给予结扎,髂内静脉给予压迫止血.19例患者中,18例术中有效止血,术中出血量为400~1500 ml,术后恢复尚可.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术中出血量约为4500 ml.结论 盆腔肿瘤术中大出血多为骶前静脉丛及髂内静脉出血,术者应掌握手术止血技巧,视术中情况行缝扎或压迫止血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的静脉系统,主要是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作为隧道型CVC(经皮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替代产品,于1983年正式在欧洲市场上推出,由介入放射科医生植入。该系统应用无损伤针经皮肤刺入封闭的注射座,形成输液通路,可用于所有的静脉输液治  相似文献   

12.
肿瘤病人在门诊进行化疗,绝大多数采用静脉给药,然而有的化疗药物对局部静脉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一个疗程又需4~8次反复给药。因此对病人静脉的保护性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本人在门诊进行化疗工作十年,在静脉给药中无一例静脉局部皮肤红肿及溃烂坏死。现将保护静脉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医务人员要重视对病人静脉的保护。应熟悉各种化疗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6年80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腋静脉,18例股静脉。结论:术后及下肢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易发生血栓。贵要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减少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4.
邵伟  葛玲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3-324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肿瘤病人按外周血管条件情况分为2组,A组20例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B组25例行上肢前臂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平均(6.5±6.76)天,静脉炎发生率为5%;B组上肢静脉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3.28±2.9)天,静脉炎发生率为44%.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与上肢静脉留置针比较,平均保留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优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15.
邵伟  葛玲 《陕西肿瘤医学》2008,16(2):323-324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肿瘤病人按外周血管条件情况分为2组,A组20例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B组25例行上肢前臂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平均(6.5±6.76)天,静脉炎发生率为5%;B组上肢静脉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3.28±2.9)天,静脉炎发生率为44%。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与上肢静脉留置针比较,平均保留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优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细软导管放置到上腔静脉并留置一段时间,这样输注的药物直接到达中心静脉,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通常适用于持续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长期输注静脉高营养药物,以及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并发血栓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6年80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腋静脉,18例股静脉.结论:术后及下肢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易发生血栓.贵要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减少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8.
晚期转移癌侵及颈部大血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彻底切除颈部晚期转移癌侵及颈内静脉及皮肤。方法 应用颈外静脉进行重建颈内静脉,颈部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结果 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26例,胸大肌肌皮瓣26例均成功。结论 整块切除颈部转移癌侵及血管,应用显微外科和肌皮瓣技术一期修复颈部血管及组织缺损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在肿瘤科化疗中广泛应用[1],避免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疼痛与局部组织坏死,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是中心静脉导管中唯一可由护士完成的穿刺操作[2]。尽管  相似文献   

2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港体连接导管而建立的中心静脉通道,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的静脉系统,主要是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作为隧道型CVC(经皮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替代产品,于1983年正式在欧洲市场上推出,由介入放射科医生植入。该系统应用无损伤针经皮肤刺入封闭的注射座,形成输液通路,可用于所有的静脉输液治疗,包括输注高浓度化疗药物、胃肠外营养液,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