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肌肉松弛药在糖尿病患者的肌松效益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观察维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时效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差异,探讨维库溴铵对糖尿病患者的肌松效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全麻下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9.7 13.4)岁,体重(61.3 15.8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病人术中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动物运动终板对神经肌肉阻滞药的敏感性与非糖尿病动物不同[1],但维库溴铵对糖尿病病人的肌松效应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评价维库溴铵对糖尿病病人的肌松效应。  相似文献   

3.
两类肌松药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类肌松药给药顺序不同,相互作用结果相反。琥珀胆碱或十甲铵强化其后所给筒箭毒、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的阻滞效应;如先以筒箭毒、三碘季铵酚、维库溴铵等作预处理,与其后所给琥珀胆碱、十甲铵的相互影响则表现为拮抗,其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两类肌松药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类肌松药给药顺序不同,相互作用结果相反。琥珀胆碱或十甲铵强化其后所给筒简明毒,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哌库溴铵的阻滞效应,如先以筒箭毒,三碘季铵酚,维库溴铵等作预处理,与其后所给琥珀胆碱,十甲铵的相互影响则表现为拮抗。其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用于ASA分级Ⅲ或Ⅳ级高风险手术患者术后拮抗神经肌肉阻滞的安全性。尤其着重评估了心脏不良事件以及其他预先指定的临床关注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ASA分级Ⅲ或Ⅳ级标准的患者,根据ASA分级和神经肌肉阻滞剂(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进行随机分组,新斯的明/格隆溴铵组:中度神经肌肉阻滞;舒更葡糖钠2 mg/...  相似文献   

6.
咪唑安定与维库溴铵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体兔坐骨神经-胫前肌标本,研究咪唑安定与维库溴铵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在维库溴铵稳定状态神经肌肉阻滞下,咪唑安定0.3和1.5mg/kg分别抑制震颤强度23.5%和37%;而咪唑安定1.5mg/kg使维库溴铵累积剂量-反应曲线左移,但斜率不变。  相似文献   

7.
神经肌肉阻滞药可提供最佳的手术条件,是非常重要的麻醉辅助药。逆转神经肌肉结点阻滞的目的是使病人完全恢复到能随意操纵其骨骼肌的运动和反射活动。充分逆转首先应表现在气道保护和通气肌群的恢复。本文将讨论如何产生最佳的拮抗作用和如何监测肌松药的逆转。一、肌松药作用不同肌松药作用时限及清除率各不相同。常用拇指内收肌单次肌颤的恢复来测量肌松自主恢复程度。由于药代动力学的不同、阿屈可林、维库溴铵、泮库溴铵、二甲筒箭毒相比,作用时限仅其40%而清除更快。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延迟的常见原因有:①低温  相似文献   

8.
普鲁卡因对维库溴铵阻滞过程,效应影响的时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量观测了普鲁卡因对静滴维库溴铵的阻滞过程、时效及两药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单纯静滴维库溴铵或配伍静滴普鲁卡因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影响轻微;(2)普鲁卡因能增强静滴维库溴铵的阻滞效应;(3)静滴普鲁卡因初始期增强维库溴铵的神经肌肉接头后膜阻滞作用,不影响其接头前膜的效应,对接头前膜的增加作用于20~40分钟出现,并保持在静滴普鲁卡因的全程中;(4)普鲁卡因延长维库溴铵阻滞后T1(四次成串刺激中第一个颤搐反应)恢复至25%的时间,但不影响T;25%自主或桔抗后恢复至T1、TR(四次成串刺激中第四与第一个颤搐反应之比)达70%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应用14只大鼠坐骨神经-比目鱼肌(慢肌)、胫骨前肌(快肌)在体实验模型,以肌松药累积给药方法,比较泮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慢肌和快肌神经肌肉阻滞的效应。结果发现在慢肌和快肌之间,泮库溴铵或阿曲库铵肌肉颤搐抑制的ED50、ED90、恢复指数、最大阻滞和最大恢复基本相似(P〉0.05)。提示慢肌与快肌人间泮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镁离子是维持机体许多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可影响临床麻醉中的镇静药、镇痛药及神经肌肉阻滞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经HofmAnn消除,具有无药物蓄积的特点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镁离子可增强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效,并延长其作用时间,但镁离子对阿曲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神经肌肉接头终板电位(EPP)最初衰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体重160~220g,雌雄不拘。快速处死大鼠制备离体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和EPP后,分别观察浓度为4×EC_(95)、2×EC_(95)、1×EC_(95)、0.5×EC_(95)的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EPP幅度及串EPP最初衰减的影响。结果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EPP幅度和串EPP最初衰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缩短,且抑制程度较高。结论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均有一定程度的突触前抑制作用,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起效更快、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罗库溴铵(rocuronium;Org 9426)是维库溴铵的衍生物,也是新型类固醇类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的药效比罗库溴铵大6倍,但罗库溴铵起效快,对心血管影响小,水溶液也稳定.作者选择7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全麻诱导前预注射麻黄素和维库溴铵对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和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8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4组,每组12例.在麻醉诱导前预先静注:Ⅰ组麻黄素70μg/kg和0.01 mg/kg维库溴铵、Ⅱ组0.01 mg/kg维库溴铵、Ⅲ组麻...  相似文献   

14.
女性肥胖因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神经肌肉阻滞药是临床麻醉中的常用药 ,肥胖因素对一些神经肌肉阻滞药的影响已有报道[1 ] 。维库溴铵作为非去极化类中短效神经肌肉阻滞药 ,应用于临床已经很长时间。本文仅就女性成年病人肥胖因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作一探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30名女性病人 ,年龄 2 5~ 5 5岁 ,ASAⅠ~Ⅱ级。按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BMI =体重(kg) /身高 (m) 2 ]将病人分为三组 :Ⅰ组为对照组 (BMI 2 0~2 5kg/m2 ) ;Ⅱ组为超重组 (BMI 2 6~ 2 9kg/m2 ) ;Ⅲ组为肥胖组 (BMI大于 30kg/m2 )。所有病人心、肺功能均正常 ,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皮电刺激内关穴监测拇内收肌神经肌肉阻滞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腹部手术患者35例,年龄40~60岁,ASAⅠ~Ⅲ级,体重指数≤35 kg/m2.麻醉诱导完毕后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记录神经肌肉阻滞监测仪经内关穴与经尺神经监测的刺激强度和传感器的增益值;术中单次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 mg/kg,采用神经肌肉阻滞监测仪经内关穴与经尺神经监测的阿曲库铵起效时间、TOF比值(T4/T1比值)恢复至25%、90%的时间.结果 经皮电刺激尺神经和内关穴所得的电流强度及传感器的增益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电刺激尺神经和内关穴监测的阿曲库铵起效时间、TOF比值恢复至25%、90%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松监测仪的电极置于内关穴部位可准确地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er大鼠,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膈神经肌肉标本并制成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观察两药相当大鼠0.5×ED95剂量时的血药浓度药物对选择性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二氨基吡啶(3,4-DAP)引起的终板电位(EPP)时程的作用。结果罗库溴铵自给药后2min起能够明显缩短由3,4-DAP引起的70%EPP时程的延长。而维库溴铵对由3,4-DAP引起的EPP时程的延长无明显影响。结论罗库溴铵能明显缩短由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DAP引起的EPP时程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琥珀胆碱阻滞后不同恢复程度对维库溴铵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现仍多与琥珀胆碱复合作全麻诱导,以便于气管插管,继之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肌松。国外有关前者影响后者阻滞效应的报道虽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琥珀胆碱能强化其后所给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作用[1-4]。本文检测琥珀胆碱对维库溴铵阻滞效应的影响,为合理使用两类肌松药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8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一般情况见表1。术前无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因素。二、麻醉方法术前、全麻诱导用药一致,1组(对照组)维库溴铵0.1mg/kg,其余三组琥珀胆碱1.…  相似文献   

18.
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量—效关系和恢复时相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和恢复时相特征。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年龄17 ̄50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用60%N2O-O2吸入辅以静注硫喷妥钠和芬术尼维持麻醉。用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功能。采用累计给药方法建立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结果:根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量-效关系曲线,阿曲库铵的作用强调仅为维库溴铵的1/6。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围术期TOF监测与残余肌松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探讨围术期应用TOF监测降低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81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维库溴铵监测(V+M)组;维库溴铵未监测(V)组;潘库溴铵监测(P+M)组及潘库溴铵未监测(P)组4组.麻醉方法为静脉注射2.0~2.5mg/kg异丙酚,潘库溴铵或维库溴铵0.08~0.12mg/kg,3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应用50%N2O、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使用TOF-GUARD监测仪监测肌松.P+M组和V+M组在TOF计数出现1~2个颤搐反应时给新斯的明0.04mg@kg-1、阿托品0.02mg@kg-1.拮抗;P组和V组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是否给予拮抗及剂量.观察各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T4/T1<0.70)及持续时间.结果4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分别为V+M组23.80%、V组39.13%、P+M组42.11%、P组83.33%,P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高于V组(P<0.01),而且监测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4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分别为V+M组(11.11±5.48)min、V组(30.00±15.12)min、P+M组(21.15±11.62)min、P组(44.87±31.39)min,未监测组明显长于监测组(P<0.05).未监测组潘库溴铵及维库溴铵总的用药量分别大于监测组(P<0.05).结论1.围术期TOF监测可明显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2.潘库溴铵残余肌松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维库溴铵,在无神经肌肉功能监测的情况下,应用潘库溴铵应严加注意;3.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后进行术后肌松拮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肌肉松弛药在慢性肾衰病人麻醉期间的应用。概述了这些病人应用简箭毒、阿库溴铵和泮库溴铵的缺点及阿屈库铵和维库溴铵的优点,初步报道了哌库溴铵、美维松、达可松和罗库溴铵在肾病患者应用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