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120例,均接受血肌酶、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的患儿,经过5d 的临床治疗,大部分患儿其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7d 后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儿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各类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经验,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风顺县人民医院160例正常新生儿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黄疸均及时找出原因给予治疗,防止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方法 38例肺出血新生儿均给予IPPV PEEP机械通气。结果 治愈34例,死亡4例,并发肺部感染6例。气胸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2例。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行之有效。护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肺出血.加强呼吸道管理及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 收治的5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小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36例,迟发性Vit K缺乏症15例,外伤2例,血小板减少症1例,原因不明2例。其中5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病死率14.3%)。结论颅内出血预后较差,早期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本院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6例中剖宫产占57%,阴道产占43%,早产占48%,胎儿宫内窘迫占26%,新生儿窒息占7%,产后出血占4.8%。其中有2例死胎。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家庭的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的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报告8例肠道病毒感染伴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的护理.对患儿实施严格隔离与消毒、发热护理、出血护理、药物护理等措施后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提示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使患儿顺利安全地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科1994年至2002年7月末所收治的147例新生儿死因进行回顾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新生儿死亡率占儿童死亡率65.63%,新生儿发病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2.06:l。生后一周内死亡占63.39%。其中3天内死亡占一周内死亡的75.49%。农村城市之比为3.03:l。死因疾病,依次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畸形。调查表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和胎儿宫内监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倡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隔离患者,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性疾病;加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护理,提高成活率,才能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相关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中,40例血肌酶中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升高;37例中性粒细胞低于50%,43例中性粒细胞高于50%;25例白细胞计数为(6.5~1.0)×10^9/L,55例白细胞计数为(10.1~25.0)×10^9/L。经过综合对症治疗后,79例治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于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且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爆发性流行,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玉琼 《贵州医药》2002,26(6):575-57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状之一 ,尤其在早期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较多和复杂 ,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早期新生儿黄疸常可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新生儿黄疸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临床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 ,可并发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 ,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因此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在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总结我科在 2 0 0 0年住院治疗 5 7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1 一般资料2 0 0 0年住院治疗新生儿 2 44例 ,其中新生儿黄疸 5 7例 ,…  相似文献   

10.
刘婷娟 《黑龙江医药》2011,24(4):674-675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新生儿中心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从护理角度时20例NEC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寻找护理观察与干预要点.结果:新生儿NEC的治疗和护理与预后密切相关,护理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加强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及积极正确的治疗,同时加强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患儿的治愈率达100%,未出现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正确讲解新生儿脓疱疮的皮肤护理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方法。方法18例新生儿,其中15例早产儿,3例为新生儿窒息。均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用呼吸机治疗患儿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5例,占83.33%;2例自动出院,占11.11%;1例死亡,5.5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呼吸机治疗疗效满意,加强新生儿护理,以高度责任心,对新生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儿病死率。方法对14例患儿采用控制痉挛,早期胃管鼻饲喂养,提供营养支持,脐部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继发性感染。结果14例患儿中,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2例治愈出院,治愈率85.7%。结论合理地控制痉挛及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脐部彻底清创后暴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破伤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0例健康产妇,分为两组,45例未给予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5例给予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开始泌乳时间与泌乳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期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95.6%(43/45),对照组早期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中,可以显著提高产妇产后泌乳情况与母乳喂养成功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方法选择68例新生儿,在社区护理中应用复方双黄舍剂对新生儿尿布皮炎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并加强对新生儿照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68例中仅3例发生了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率为4.41%。结论该干预措施发挥和体现了中医特色社区护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35例,占81.40%,有效6例,占13.95%,总有效41例,占95.35%。对照组显效22例,占51.16%,有效13例,占30.23%,总有效35例,占81.39%。此外3 d后血清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黄疸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5例均为女婴,在新生儿护理常规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皮肤、口腔、眼部及脐部护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合理喂养和保暖等措施。结果 3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病情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用药后的反应,合理喂养和保暖,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早期预防并发现新生儿肺炎的管理办法。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12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共1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2例新生儿肺炎中,因窒息、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原因由手术室、产房或母婴同室转入新生儿监护室的59例;门诊收治的93例。经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肺部理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及监护,合理喂养供给足够营养和体液等对症处理及治疗,疗程5~14d,治愈好转率100%。结论加强新生儿肺炎的管理及出院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综合性、广泛性的全程管理新生儿,有利于早期预防并发现新生儿肺炎患儿,干预治疗护理效果好,无呼吸衰竭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干预组两组,对两组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部脱落时间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脐部感染发生率对比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脐部潮红、渗血以及分泌物炎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影响脐带脱落时间的前提下,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血肌酶中LDH HBDH增高;28例中性粒细胞<50%,32例>50%;19例白细胞数为(6.5~10.0)×109/L,41例为(10.1-25.0)×109/L.均采取综合治疗,脑脊液异常的患儿治疗5 d后进行复查,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数均下降,7 d后呈正常恢复,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情况发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治疗5 d后死亡1例.结论 故临床需对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进行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暴发流行,一旦有医院感染迹象,应采取有效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相关检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