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4例晚期老年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热疗,两组放化疗方法相同:先用GT方案诱导化疗一周期,间隔3 w后行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然后继续用GT方案化疗2~4个周期;随访2年评价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2.1%,对照组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9.3%(25/28)高于对照组65.4%(17/26);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D-CRT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及改善症状,不良反应稍有增加,但患者能耐受,但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加羟基喜树碱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3D—CRT加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羟基喜树碱热灌注化疗。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2a,评价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a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CRT、同步化疗加羟基喜树碱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稍有增加,但患者能耐受,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年期间行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术前给予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前给予盐酸吡柔比星介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化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临床疗效及临床治疗的稳定性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在生存生活质量功能的各方面评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达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前介入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具有中至大量恶性腹腔积液的晚期卵巢癌患者50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30例(治疗组)和全身化疗2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08)。结论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有效地控制卵巢恶性腹腔积液,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热灌注化疗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病人均行TURBT。观察组术后6 h内行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并行长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照组术后1周行长期吡柔比星常温膀胱灌注化疗,随访比较2组病人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个月,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BT后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是预防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原位癌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热灌注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膀胱癌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围术期内即手术前24 h内应用吡柔比星50 mg膀胱灌注,保持60 min,术后即刻采用吡柔比星30 mg+生理盐水30 ml灌注,保留2 h,留置F18三腔气囊尿管3~8 d,术后1 w左右拔除导尿管,行长期灌注化疗方案治疗,予吡柔比星30 mg灌注,第1个疗程为8 w,1次/w,共8次;第2个疗程1次/2 w,共8次。对照组行常规膀胱灌注,术后1 w行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1次/w,共8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及症状控制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286,P=0.038)。2年复发率观察组3例(7.9%)低于对照组10例(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药物毒副反应,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6,P=0.156)。结论 TURBT切除结合围术期膀胱热灌注治疗老年浅表性膀胱癌近期生活质量提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采取化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化疗护理。结果化疗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过敏反应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化疗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降低患者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措施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化疗,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50%)(P0.05)。结论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措施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和总健康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为4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63例确诊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1例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抽液后单纯胸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研究组32例给予置管抽液后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及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胸水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vs 64.5%,P0.05),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亦明显好于对照组(93.8%vs66.7%,P0.01)。两组毒性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疗及胸腔灌注化疗联合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口服替吉奥化疗及内生场热疗治疗老年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2例合并恶性腹腔积液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灌注联合替吉奥及热疗组(观察组)和替吉奥联合热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替吉奥口服化疗以及每3 d一次的内生场热疗,观察组另予以每3周一次的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原发肿瘤的有效率为57. 1%及42. 9%,腹水控制率分别为81. 0%及47. 6%,腹水肿瘤细胞转阴率分别为81. 0%及38. 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口服替吉奥全身化疗及内生场热疗治疗合并腹腔积液晚期胃癌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合并腹腔积液晚期胃癌可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介入治疗与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选择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乳腺肿块大小明显缩小,肿瘤症状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介入治疗)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可以有效缩小肿块大小,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及表阿霉素(GE)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放化疗,对照组(30例)单用化疗;两组均先用GE方案诱导化疗1个周期,间隔3 w后观察组加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然后继续用GE方案化疗2~4个周期;随访2年评价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75.0%,对照组4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Karnofsky计分提高+稳定者占78.1%(25/32),高于对照组53.3%(16/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D-CRT联合吉西他滨及表阿霉素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结合化疗在晚期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常规化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同时给予肺部原发病灶深部热疗;比较6周期后两组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体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为67.5%,治疗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的同时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羟喜树碱和吡柔比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01~2015-12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TURBT术后的NMIBC患者分为羟喜树碱组和吡柔比星组,各38例,于术后1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化疗费用。结果随访时间12~60个月,羟喜树碱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吡柔比星组(P0.05),但两组2年内、5年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组灌注后膀胱刺激征发生率高于羟喜树碱组(P0.05)。结论羟喜树碱和吡柔比星均可有效预防NMIBC术后复发,吡柔比星对预防术后短期内复发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多且价格较贵,而羟喜树碱不良反应少且价格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生场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3例,给予胸腔内注射顺铂后加内生场热疗;对照组25例,单纯给予胸腔内注射顺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2.6%及56.0%。差异显著(P〈0.05)。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度的恶心及呕吐,可耐受。偶有轻微的尿素氮升高,停药后可恢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偶见一过性发热及高血压。毒性反应两组差异不明显。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6.9%和60.0%(P〈0.05)。结论热疗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与顺铂(DDP)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膀胱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入住该院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 64 Gy,25 ~ 32次,6~8d后完成;观察组采用THP(第1、8天静脉滴注80 mg/m2)与DDP(第1~3天静脉滴注40 mg/m2)同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进行同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的变化以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及2、3、5年生存率.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的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4)二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0%、8.0%,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P与DDP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膀胱癌,临床效果佳,且能提高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相似文献   

19.
内生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铁  邹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5):531-532,544
目的观察内生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4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以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为主的内生场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化疗前后的效果。另39例原发性肝癌给予一般支持治疗。结果经腹腔热灌注化疗,总有效率(RR)59.5%,腹水控制率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和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主要为乏力、出汗。结论内生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控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行腹腔灌注化疗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01/2017-01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的113例CRC术后患者,充分考虑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可比性,本研究除综合护理策略外,尽量保持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手段和肿瘤科常规护理基本一致,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将113例病例分成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57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肿瘤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肿瘤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策略干预,住院期间追踪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况;生命质量量表SF-36用于评估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就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腹水性质组间分布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估表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策略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分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策略干预有助于控制CRC术后伴癌性腹水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