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血脉是指疾病深入到营血的脉象,见了这类脉象标志着病在血分,脉象必然出现下列的脉形,如细、弦、涩、芤。运用八纲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来判断病位,推断病机,确定治疗,均要根据脉象为依据进行辨证及治疗。 1.细脉脉象:细脉在指下感觉象一根丝线那样细小,但是指下清楚,始终能明显地摸出。近似脉鉴别: 弦脉:是端直且长,如张开的弓弦一样,按之不移,又象琴弦一样,挺然似有力而在指下。虚脉:是指脉象虚软无力,是在虚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计算机脉象仪检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及健康者脉图,由计算机脉象仪自动得出脉图参数,分析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与健康者的差异性。结果与健康者相较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图参数U3、D3及±U1明显升高,D1、D2明显降低,U2、T1、T2及P无显著改变。计算机脉图参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脉图特点,为冠心病血瘀证判别提供了一种无创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说中医脉学无独特之处是错误的,但要弄清它独特在那里。是独特得不可思议还是独特得不能用机器来从事研究?个人认为,中医脉学独特之处在于中医对脉象形成因素积累了巨大的宝贵经验,它认为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那怕是细微的——均将影响脉象的改变。如春弦夏洪、阴细阳洪等脉理,提示了脉象  相似文献   

4.
虚实辨证与脉象关系较为密切,脉象仪确实为研究脉象提供脉图的依据。笔者发现:文献上未见报道的电磁与激光对虚实证的脉象显示出脉图的不同效应。本文通过对75例资料的整理,并就这些不同效应的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意在对辨证与脉象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症42例。临床资料本组发病年龄最小28岁,最大49岁。主要症状有痛经、月经失调、不孕、性交痛等。中医望诊及脉象见面色晦暗有明显色素沉着;舌质瘀紫、淡嫩或淡红;舌体胖厚,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主要为缓脉、弦脉和沉细脉。盆腔检查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附件可及包块、病灶部位有阴道穹  相似文献   

6.
惊恐伤肾的中医脉象信息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5例遭受惊吓刺激而出现肾气不足患者的双手六部脉象观察,揭示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传统中医诊脉三部九候方法,分别对25例患者及25例正常人群,进行寸关尺六部脉象信息的动态采集与描记,并运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有条件的患者给与疗程的跟踪监测。结果:正常人群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88%,肾气不足证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60%,试验组与正常人群组在异常脉象检出率上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患者以脉沉无力为主,青少年患者以沉滑为主,另有变异类型,位在两尺,其他余部可有改变。结论: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初步观察、揭示了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为进一步情志疾病的中医脉象观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篇专论疟病。首先从脉象总论了疟病的病机、辨证,指出疟病不离少阳,以寒热休作有时为主症。其次按脉证和寒热多少分述了温疟、癉疟、牝疟和疟母的证治。它为后世论治疟病奠定了临床基础。 [原文]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语释] 疟病多见弦脉,弦是少阳主脉,故疟病不离少阳,以寒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由于病人体质不同,病因兼挟,  相似文献   

8.
脉诊     
脉诊是通过切摸寸口脉象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属中医"四诊"之一.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包括动脉搏动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中医称作"平脉",古人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有胃"是指脉有胃气,脉来去从容而节律一致;"有神"是指脉象和缓有力;"有根"是指在尺部沉取,脉象仍然从容不迫,应指有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脉搏波的采集一般都是基于有线的方式,这给测量带来不易移动、不易扩展等不便,同时传统的脉象识别也受到人为经验的限制。目的:为了弥补有线方式采集脉搏波带来的不便以及传统脉象识别受医生知识及经验的限制,文章提出一种应用无线采集脉搏信号,再应用正态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脉象进行分类,以达到脉象无线传输、智能识别的目的。方法:首先通过HK2000B+集成脉搏传感器采集到脉搏波,经过信号调理电路的处理,采用无线收发模块,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应用矩阵实验室软件对采集到脉搏波进行处理后提取脉搏波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最后对采集到的160例脉搏信号应用正态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平、滑、弦、细4种脉象进行分类识别。结果与结论:该方法在目前的脉象分类方法中具有较高的分类速率、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以及较高的分类正确率,有利于推进脉诊的远程和客观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脉象学可谓神秘而深奥,竟让无数中医初学者望而却步,难以把握其实质与精髓,这与其脉学理论架构欠严谨不无关系。尽管有宏观把握脉气的胃、根、神,但可惜的是,对脉气的胃、根、神理解又出现偏差,最终还是难以登堂入室。今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梳理,希望对脉象有一个总体轮廓上的把握。脉象学概念脉象,医者诊脉所获得的脉气总体征象,包括以  相似文献   

11.
从瞬时波强与脉象仪的技术对比探讨脉象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脉象研究的新方向。方法以53例健康受检者的颈动脉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与桡动脉脉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WI与脉象仪的各项参数及其意义、检测方法、研究部位、检测部位的解剖结构、所获得的信息量等技术特点,分析两种方法在脉象研究中的价值。结果WI新技术与脉象仪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两者在检测部位、反映的信息量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WI新技术与脉象仪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医脉象具有科学依据,WI技术可有助于中医脉象的深入研究,对"人迎"脉进行脉象研究和在现有脉象仪的基础上增加血管内血流流动的信息可作为脉象研究的新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时病重舌,杂病重脉”,这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金匮要略》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脉诊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理法方药的每一方面都有着有机的联系,是仲景学术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中借脉象与脏腑的密切关系,指出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可从脉象表现中体现出客观规律,在辨证的过程中提出脉与证为辨证的主要客观依据。本书在脉学的表现特点是:借脉象来说明病因病机及病位病性,用脉象来鉴别诊断疾病、决定治法、推测预后及病程的深浅。借脉象以阐明病机这是《金匮要略》一书中脉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读了高敏同志的《对“对中医脉象研究的几点看法”一文的商榷》(下简称《商榷》),我又重读了贵刊一九七六年第三期《对中医脉象研究的几点看法》(下简称《研究》)。《研究》一文,通过对脉波描记,脉象与脉搏图的分析,从中医脉象研究的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我认为这对研究、整理、提高中医脉学,都有积极的意义。而《商榷》一  相似文献   

14.
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与脉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及桡动脉脉象各参数,分析WI技术用于脉象研究的可行性探讨脉象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DDMX-100脉象仪对53例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和桡动脉脉象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NA与h_3/h_1呈正相关(r=0.375,P0.01),与h_4/h_1呈正相关(r=0.361,P0.01),与t_4呈正相关(r=0.309,P0.05),与h_5呈负相关(r=-0.349,P0.05),与h_5/h_1呈负相关(r=-0.330,P0.05),与h_1/t_1呈负相关(r=-0.294,P0.05)。NA与h_1、h_3、h_4、t_1、t_5、t、t_5/t_4、As Ad无相关性。结论将WI技术应用于脉象研究,具有可行性,能为中医脉象的研究拓展新思路。应用脉图技术定量检测心血管功能具有科学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读者园地     
《新医学》1984,(2)
赵立诚、邓中炎两同志在贵刊1983年第3期介绍了邓铁涛老前辈治疗高血压病的宝贵经验,读过以后受益很大。但在该文所述之脉象有的地方似欠妥当,让人感到疑惑不解。如文中谈到气虚痰浊型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t “本型属本虚标实,在高血压病中期多见,证见头晕头重、胸闷、气短纳减……脉弦细滑或虚大而滑。”赵、邓两同志可能认为弦细脉或虚大脉  相似文献   

16.
齐向华教授是山东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学教授,现任山东省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脉象研究,经过总结脉诊的临床功能,认为脉诊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诊脉可以辨识致病因素、病机,判定人们的个性、心理经历和心理状态,并对所患疾病具有预测功能.现将其识脉审脉以辨治疾病的三则医案浅析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第三讲脉诊各论三、寒脉——迟、缓、结、紧所谓寒脉,是指这类脉象所主疾病的病机多数为寒。寒脉主要包括迟、缓、结、紧脉四种,临床上主要从脉动至数的多少来分辨,若再结合脉动的部位、形态、力量和动势,就能辨识不同的兼脉。  相似文献   

18.
学习脉诊首先要掌握各种脉象的特征。一般说来,脉象的特征主要通过它的位(出现的部位)、形(脉的形态)、数(至数的多少)、力(力量的大小)、势(脉搏动的起伏之势)等五方面来辨别。有些脉象只从一个方面便可确定,如浮沉以位辨,迟数以数定,有的则是几方面的综合,如洪脉以形与势言,濡脉以形与力定,等等。  相似文献   

19.
气脉在八纲中属于气分阶段,本文论述气脉中的洪脉与濡脉。 1.洪脉脉象:在指下感觉粗大,来势充盛,去时缓弱濡软,是一种来盛去衰的脉象。近似脉鉴别: 实脉: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濡脉:是一种极柔软而轻浮的脉象,似丝棉漂浮  相似文献   

20.
张爱华  李赟 《中国临床康复》2010,(52):9768-9771
背景:根据目前报道来看,用于脉搏信号检测的传感器多为单点或复合多点压力传感器,而单点脉搏信号或简单几个点的脉搏信号不能细致反映切脉皮肤表面空间各点的变化,无法全面描述脉象信息,取得的生理信息比较少。目的:对脉象的二维脉象图进行图像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分析及特征提取,运用仿生手进行脉象特征提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自制的基于单目CCD摄像头的脉搏图像传感器,采集仿生手(中医脉象模拟系统)桡动脉的动态脉搏图像序列,结合透镜成像原理,根据各帧图像中网格面积的变化获取脉搏图像表面多点的三维离面位移变化量。在脉长方向选取8个网格点的数据和时间轴方向选取441帧构成二维矩阵后将其转化为二维灰度图像。对各脉象的二维脉象图进行图像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分析及特征提取。结果与结论:应用该方法可较直观地获取脉搏图像表面多点离面位移变化信息,并可根据提取的特征量进行脉象的分析及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