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结肠癌患者也在迅速增多。目前,结肠癌在我国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排名第4的恶性肿瘤和致死病因,中药治疗结肠癌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对中药治疗结肠癌的药理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前五种恶性肿瘤之一,在结肠、直肠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近年来其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探讨结肠癌发病原因并总结本院67例结肠癌治疗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结肠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据2001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结肠癌发病率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10.25/10万,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五位[1]。结肠癌早期多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及症状,易被忽视,主要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等[2]。X线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常用的方法。内镜检查是结肠癌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的  相似文献   

4.
现年69岁的著名男高音多明戈近日证实患上了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如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患病率较低。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结肠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西医采用传统的手术、化疗等方法治疗结肠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结肠癌较西医有其独特优势.结肠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热毒蕴结、肾脾亏虚、气血不足、痰湿内生、气滞血瘀等.许多学者依据其病因病机,从清热解毒、补肾健脾、补气养血、化痰散结、活血通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癌防移片预防Ⅲ期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多数患者来说,手术并不能完全避免复发转移的危险,80%的结肠癌术中或术后并未见有残余病灶,但仍然有30%-40%的患者复发转移并最终死于该病[1]。笔者根据结肠癌术后病人正气亏虚、瘀毒未清的特点,自拟抗癌防移片加化疗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25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我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对结肠癌治疗中,中药可作用于其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结肠癌进行了体内外实验研究,肯定了中药提取物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等方面的疗效,为人类抗结肠癌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在我国右半结肠癌较左半结肠癌多,其中盲升结肠癌占20%左右,居第二位。近年来盲升结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一些患者往往以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发作,由于受阑尾炎症状的掩盖及经验所致,使结肠癌的漏诊率较高,延误诊治,影响预后。现结合我院17例表现为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的诊治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1、我国近年来饮食结构改变使结肠癌和乳腺癌直线上升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代之以精米细面、大鱼大肉的小康生活,然而这又使我国原本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比如北京、上海地区结肠癌男女发病率18年来分别增长84.6%和78.1%,一跃从第9位上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癌肿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中药复方治疗癌症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以中医药基础理论对结肠癌辨证用药研究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迄今为止,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仍然是以西医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具有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研发新药物对结肠癌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中草药中多糖提取物的抗肿瘤功效显著,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而补气类中药具有“扶正”与“祛邪”两大功效,既可以扶助正气,提升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发挥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与结肠癌的中医核心治法十分契合,在未来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国内外近15年文献中报道且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的补气类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对结肠癌的干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结肠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多糖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第6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年均增速超过4%,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中医中药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西医治疗结肠癌的不良反应,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降低结肠癌的死亡率,与化疗药联合使用可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或预防复发转移,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怎么会是结肠癌呢?做完手术的老王躺在病床上就是不明白。因为平时没什么毛病,能吃能喝,也经常运动,发病之前,也没有什么不良感觉,除了有点血便。但医生的检查结果不容怀疑,结肠癌中晚期,医生说,还算是比较及时,手术切除愈后还不错,再晚点就难说了。以前我国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与西方的不同,患者较少,但常见的病因结肠癌:吃得太好的消化道疾病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以40~50岁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尽管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但现在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结肠癌发病原因尚未十分…  相似文献   

14.
谢丽琼 《四川中医》2020,38(3):47-49
结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病机虽有"虚、痰、毒、瘀"之异,但"脾虚"才是其基础病机,并贯穿了结肠癌发病、复发、转移的始终。从能量代谢重编程、自噬及肿瘤微环境等角度揭示结肠癌"脾虚"病机生物学基础,有助于明确中医药干预结肠癌的靶点,进一步阐释"健脾益气"治疗结肠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TGF—β1及Smad7基因在结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的关系研究它们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人结肠癌病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对40例不同时期结肠癌组织检测。结果TGF—β1在结肠癌阳性率为70%(26/40),smad7在结肠癌阳性率为75%(28/40),不同性别、年龄中二者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有相关性。结论TGF—β1和Smad7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付平  靳子明  刘成松  杨锡仓  张作潭 《中草药》2024,55(10):3549-3557
黄芪Astragali Radix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具有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黄芪活性成分对结肠癌发生、发展具有预防和显著治疗作用。黄芪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结肠癌早期炎症的发生发展,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侵袭及转移、诱导凋亡及增强免疫调节能力等发挥抗结肠癌的作用,还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达到防治结肠癌的作用。通过对黄芪活性成分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促进黄芪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结肠癌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的护理途径。方法对17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17例结肠癌患者,认真做好术前、术后准备,掌握观察要点,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对结肠癌患者,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且做好健康宣教,对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病例资料,以三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纤维镜及CT检查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3%、90%、50%,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6.2%、95.40%、94.7%。结论:早期结肠癌的诊断以气钡双对比造影结合结肠镜为主,中晚期结肠癌,多以气钡灌肠检查结肠通道,以结肠镜行病灶组织学活检,结合CT检查,观察病灶及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同时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有无转移,三种检查相互并用,互相佐证,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莱菔子对结肠癌干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诱导培养结肠癌干细胞。制备莱菔子乙醇提取物,以不同浓度(30~120μg/mL)作用于结肠癌干细胞。采用悬浮成球法检测结肠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采用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采用Matrigel穿膜法检测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癌干细胞内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结果莱菔子乙醇提取物有力抑制了结肠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下调了结肠癌干细胞内HOTAIR的表达水平。结论中药莱菔子能够抑制结肠癌干细胞的恶性行为,其作用机制与下调促癌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有关,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1)。由于结肠癌症状缺乏特异性,病人不重视,甚至临床医生忽视,部分肿瘤患者发展至肠梗阻,梗阻性结肠癌系外科急腹症,多须手术治疗。由于梗阻原因不明,梗阻部位、时间的不同,以及手术处理经验的不同,梗阻性结肠癌手术处理亦有很大差异。自1999年至2009年共收治梗阻性结肠癌32例,均行急诊手术,现将32例手术处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