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肿胀与炎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雄性湘黄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别嘌醇组,每组12只。采用高蛋白饮食的方法(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为50%)建立鸡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0. 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蠲痹历节清方组予蠲痹历节清方汤剂(30ml/kg)灌胃,别嘌醇组予别嘌醇溶液(15ml/kg)灌胃,每天2次,共21d。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踝关节肿胀程度及炎症细胞数量。结果:1)踝关节肿胀指数。干预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7、14、21d,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21d,蠲痹历节清方组与别嘌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炎症细胞数量。干预2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对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且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内服配合正清风痛宁经皮透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热阻滞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内服联合正清风痛宁经皮透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后血尿酸和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评定2组综合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3~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UA)、血沉(ESR)、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联合正清风痛宁经皮透药治疗瘀热阻滞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204-206
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对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的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对癌性疼痛有显著的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期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的变化,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血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及高尿酸血症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135-136
目的:观察复方炉黄软膏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为复方炉黄软膏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扭体致痛法、甩尾致痛法以及小鼠断尾止血法,分别观察复方炉黄软膏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结果:复方炉黄软膏在0.250.5g/ml的剂量范围内,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肿胀;同时,药物能明显减轻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扭体潜伏期和小鼠的甩尾时间;此外,药物还能明显缩短小鼠断尾的出血时间。结论:复方炉黄软膏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当归油对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方法用缩宫素模拟制造小鼠痛经模型,以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为指标,观察不同浓度当归油溶液组对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当归油溶液1组及阿斯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延长扭体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归油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扭体潜伏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斯匹林、当归油溶液1、2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减少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油对小鼠痛经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热蕴结证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及别嘌呤醇内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蠲痹历节清方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CRP、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镇痛实验,观察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电刺激法、大鼠甩尾法动物模型,研究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痛安注射液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P<0.01),明显提高小鼠镇痛百分率(P<0.05,P<0.01),明显延长大鼠甩尾时间(P<0.05,P<0.01).结论:痛安注射液在各实验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血清白介素-8(IL-8)、MMP-9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83.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ESR、UA、IL-8、MMP-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槐胺碱(sophoramine,SA)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甩尾法和热板法及进一步观察CaCl_2和维拉帕米对槐胺碱镇痛作用的影响,观察用药后扭体反应数、甩尾潜伏期以及舔后足潜伏期的变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槐胺碱抗炎作用效果。结果:槐胺碱中高剂量组(30 mg/kg、60 mg/kg)均能显著减少小鼠冰醋酸致扭体次数,(P<0.01);槐胺碱中高剂量组(30 mg/kg、60 mg/kg)在0.5 h和1 h时小鼠甩尾的痛阈与其基础痛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 h痛阈与其基础痛阈相比,存在差异(P<0.05);热板实验,槐胺碱中高剂量组(30 mg/kg、60 mg/kg)15 min和30 min时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舔后足潜伏期(P<0.05,P<0.01),最大的痛阈值出现在给药后45 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槐胺碱中高剂量组(30 mg/kg、60 mg/kg)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都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槐胺碱延长小鼠热板反应舔后足潜伏期的作用可被CaCl_2拮抗,而被维拉帕米增强。结论:槐胺碱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Ca~(2+)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