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雌孕激素替代疗法(HRT)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5例PMS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5例,分别口服尼尔雌醇1、6、12mg/月,三组患者每个月均加服甲羟孕酮6mg/d,连续服用10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临床症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5.4%(62/65),显著高于高剂量组(73.8%,48/65)和中剂量组(64.6%,42/65)(P<0.05),而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为(4.26±2.03)分,较治疗前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治疗后[(15.58±8.84)、(11.83±6.54)、(10.70±7.30)分]显著下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较治疗前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E2水平较治疗前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过敏反应.结论 低剂量尼尔雌醇能改善PMS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体马蹄形切除术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5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子宫体马蹄形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评分(BISF-W)、月经量、VAS评分、子宫体积大小变化、血清CA125、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结果(1)术前1个月BISF—W评分[(176.33±24.15)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32±26.42)分,P〉0.05];术后6个月月经量〈30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57.75±10.32)cm^3]较术前显著缩小[(228.82±107.36)cm^3,P〈0.05];(3)手术前后E2、FSH以及LH水平变化不大(P〉0.05);术后3、6、12个月血清CA125水平显著下降[(1(40.33±24.34)U/ml、(36.83±16.7)U/ml、(25.52±17.45)U/ml],均低于术前水平[(100.87±65.22)U/ml,P〈0.05]。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2.85±1.32)分、(2.64±1.02)分、(1.82±1.05)分]低于术前[(7.82±2.03)分,P〈0.05]。结论子宫体马蹄形切除术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氟米松(奥深)治疗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角化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45例)NB—UVB联合奥深治疗,B组(43例)单一NB—UVB治疗,C组(39例)单一奥深治疗。NB—UVB照射波长311~313nm,照射剂量从0.4J/cm^2开始隔次递增0.1J/cm^2。奥深外用,2次/d。三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三组症状体征评分、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组:(1.37±0.49)分比(7.25±2.49)分,B组:(2.10±0.50)分比(7.37±2.44)分,C组:(2.14±0.53)分比(7.35±2.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95.6%(43/45)比65.1%(28/43)和64.1%(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无中途终止治疗者。结论NB-UVB联合奥深治疗角化性湿疹疗效较单一治疗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佟爽 《现代保健》2013,(10):126-12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寻找最合适剂量。方法:回顾45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疗效,按用药剂量分为高剂量组25mg/(次·d)和低剂量组10mg/(次·d),其中高剂量组23例,低剂量组2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大小,同时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变化。结果:服药后,两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后高剂量组显著小于低剂量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2、P值均有显著的降低;治疗后高剂量组FSH、E2、P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10mg/(次·d)和25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但25mg/(次·d)的剂量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D-IUS)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机制,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选择患子宫腺肌病的已孕患者48例,于月经周期第5—8天放置LNG.IUS。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3、12个月观察患者痛经情况、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的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12个月患者痛经评分明显降低(P〈0.01);月经量明显减少[(21.3±11.6)ml比(224.5±67.5)ml](P〈0.01);血红蛋白较放置前明显增加[(135.0±21.0)g/L比(107.0±13.0)g/L](P〈0.05);子宫体积较放置前明显减小[(401.4±158.4)cm^3比(665.6±245.3)cm^3](JP〈0.01);血清FSH、LH、E:水平较放置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放置LNG—IUS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PCOS患者采用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复查患者血中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睾酮(T),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餐后2h血糖(SG2h)和甘油三酯、胆固醇进行比较,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结果两组治疗后LH,T,LH/FSH,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且肥胖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WHR、甘油三酯、胆固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FSH、SG2h基本没变化。结论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糖、脂代谢紊乱,对肥胖型PCOS患者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附7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表现及干预治疗的结果。方法:将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单为饮食加运动组,B组为饮食运动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组,C组为饮食运动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的比值,血睾酮(T),血脂分析,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OGTY2h血糖,2h胰岛素,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BM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BMI变化不明显。A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B组、C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LH、LH/FSH、T、空腹胰岛素、OGTT2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A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可作为PCOS患者的基本治疗,但需加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更能达到临床疗效,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更能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适用干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PCOS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阴道内使用甲硝唑泡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雌二醇阴道用胶囊。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及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65%(73/74)比81.08%(6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及雌二醇、卯泡刺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3.87±0.38)mm比(2.61±0.31)mm、(28.67±3.49)%比(7.51±3.38)%、(50.01±6.12)pmol/L比(43.97±6.34)pmol/L、(51.08±5.64)U/L比(65.34±6.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67例、对照组65例完成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16.92%(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阴道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与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本院SLE患者(78例)及对照组(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测定性激素E2、T、P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等自身抗体及抗卵巢细胞抗体,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与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SLE组患者抗卵巢细胞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34.6%vs2.5%,P〈0.01)。SLE组患者性激素E2、T、P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E2:(80.96±36.2)ng/L vs(118.53±42.4)ng/L;T:(3.85±1.18)nmol/Lvs(6.43±2.28)nmol/L;P:(1.374-0.59)μg/L vs(3.92±1.23)恤g/L,P〈0.01或P〈0.05],而FSH、LH及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SH:(19.17±9.26)IU/Lvs(10.18±7.27)IU/L;LH:(21.19±12.44)IU/Lvs(13.79±8.27)IU/L;PRL:(6.18±2.27)μg/Lvs(2.37±0.63)μg/L,P〈0.05或P〈0.01]。SLE组患者月经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9%vs22%,P〈0.05)。SLE组患者血清抗卵巢细胞抗体阳性者SLEDAI积分及月经异常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6.3±2.8vs3.5±1.7,81%vs47%,P〈0.05或P〈0.01),而E2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64.13±26.36)ng/L vs(82.83±28.71)ng/L,P〈0.05]。结论SLE患者中抗卵巢细胞抗体的阳性率为34.6%,并可能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及月经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不典型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不典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121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78±1.89)分比(6.68±2.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4%(38/39)比84.62%(3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5例照射后局部红斑反应,经过调整剂量后红斑消退;两组均未发生水泡、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不典型玫瑰糠疹较口服氯雷他定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操作方便,价格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耳多糖(TP)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ICR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TP,8周后获取小鼠心、脑,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TP各剂量组SOD和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TP组SOD、GSH-Px活力均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TP组(P〈0.05);中、高剂量TP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1]P组MDA含量低于低剂量TP组(P〈0.05)。结论TP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HPGA)分泌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一氧化氮(NO)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另设CS2(1250mg/m3)+SNP(5mg/kg)组和CS(1250mg/m3)+L—NMMA(2mg/kg)组,染毒结束前10d,对CS2高剂量染毒的3个组分别进行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S)、SNP及L—NMMA,染毒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下丘脑、垂体、睾丸中NOS活性及NO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n—RH、FSH、LH、T的含量。结果(1)随着CS2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下丘脑、垂体、睾丸中NOS与iNOS活性、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加入SNP后,NOS活性、iNOS活性均有所增高,与高剂量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含量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L-NMMA后N0s活性、iNOS活性降低、NO含量减少,但与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CS2染毒剂量的增加,血清中GnRH、LH的含量均有所下降,FSH含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T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加入SNP后,血清中GnRH、LH及T含量均有所升高,且与高剂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加入L—NMMA后,血清中GnRH、LH及T含量均有所降低,FSH含量变化不明显,与高剂量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S2染毒对大鼠体内N0含量有一定的影响;(2)CS2染毒能影响大鼠HPGA分泌的性激素有影响,NO对其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50例多囊卵巢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设对照组50例,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常规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卵巢面积(TA)、间质面积(SA)及二者的比值(SA/TA)、卵泡计数、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含量及LH/FSH比值;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TA、SA、SA/TA及卵泡计数减少;LH、FSH、LH/FSH、T显著降低;卵巢动脉RI减小(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78%,有效率14%,无效率8%,纯西药治疗组治愈率34%,有效率52%,无效率1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为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手段,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其评价手段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李晓燕  王展 《药物与人》2014,(1S):62-63
目的:探讨中药+妈富隆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中药+妈富隆治疗共4l例,西药治疗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共4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生殖激素的变化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中西药结合组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中西药结合组升高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FSH与LH均明显降低,血清P与E均显著升高(P〈0.05)。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西药治疗总有效率87.80%)(P〈0.05)。结论中西+妈富隆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北虫草提取物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探讨北虫草提取物增强小鼠体能的效果,为开发北虫草预防和消除疲劳以及保障体能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每个实验分3组:对照组、北虫草低剂量组(300mg/kg)和北虫草高剂量组(900ms/ks),每组小鼠14只,雌雄各半。采用密闭缺氧方法观察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采用低温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观察小鼠抗疲劳作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结果低和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耐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分别为(35.3±6.9)min和(38.3±7.0)min,均高于对照组[(27.4±6.2)min],(P〈0.05)。低、高剂量组雄性小鼠力竭时间分别为(32.0±10.0)min和(37.6±11.1)min,均高于对照组[(23.1士10.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雌性小鼠力竭时间为(13.5±3.8)min,高于对照组[(10.2±3.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和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血清睾酮浓度分别为(288.17±212.21)fmol/L和(311.1±217.8)fmol/L,均高于对照组[(89.3±72.0)f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北虫草提取物具有增强小鼠体能、预防和消除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生长激素受体(GHR)不同表达状态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筛选出GHR阳性和阴性表达的细胞株各1株,分别接种于24只裸鼠皮下。将两种细胞接种裸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0.2ml/d)、低剂量rhGH组(0.5U·kg^-1·d^-1,0.2ml/d)和高剂量rhGH组(2.5U·kg^-1·d^-1,0.2mL/d)3组,每组8只,各组均连续给药14d,观察并记录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裸鼠血清VE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VEGFmRNA水平变化。结果筛选出GHR阳性表达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阴性表达的MKN-45。对于GHR^+SGC-7901接种裸鼠,rhGH给药组皮下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增大(P〈0.05),且高剂量rhGH组促增长效应最为显著(P〈0.05),3组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rhGH组的血清VEGF浓度为(252.94±15.3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94±5.73)ng/L和低剂量rhGH组的(167.60±9.54)ng/L(P〈0.05);对照组VEGF表达为中度阳性,rhGH给药组呈强阳性;高剂量rhGH组肿瘤组织中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0.6470±0.0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230±0.0258和低剂量rhGH组的0.4120±0.0351(P〈0.05)。对于GHR—MKN-45接种裸鼠,rhGH给药组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肿瘤体积大小、血清VEGF水平、肿瘤组织VEGF蛋白及mRNA表达,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能促进GHR阳性表达的SGC-7901移植瘤生长,并促进VEGF表达增高;对于GHR阴性的MKN-45移植瘤,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肿瘤生长及促VEGF表达效应。GHR存在可能是rhGH影响VEGF分泌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64例病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普通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等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6±0.9)mmol/L、(8.1±1.2)mmoJ/L、(6.4±0.7)%,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用药剂量低、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小剂量组加用螺内酯20mg/d,中剂量组加用螺内酯40mg/d。疗程12周。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中剂量组为95.56%(4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MI、LVDd、E/A、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和5.92,P〈0.05):两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t=1.13、0.90、1.10和2.01,P〉0.05)。中剂量组出现3例高血钾.3例乳腺增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安全性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对雌激素诱导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肝组织内Bsep、Ntcp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孕15dSD大鼠皮下注射17—13-乙炔雌二醇建立ICP动物模型,并予以SP600125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孕鼠血清胆汁酸(TBA)、各组孕鼠肝脏组织c—Jun、胆盐输出泵(Bsep)及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CP模型组中c.Jun的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101.05±5.20vs118.99±5.95,P〈0.05),给予SP600125干预后,干预组Bsep、Ntcp的表达较ICP模型组显著升高,且高干预组升高得更为明显(低剂量干预组Bsep:0.452±0.031V80.291±0.043,Ntcp:0.462±0.015V80.285±0.021,P〈0.05;高剂量干预组Bsep:0.568±0.038VS0.291±0.043;Ntcp:0.605±0.020VS0.285±0.021,P〈0.05),血清胆汁酸水平下降。结论在雌激素诱导ICP的动物模型中,SP600125可阻止c-Jun/AP-1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了雌激素下调肝脏Bsep、Ntcp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阿魏酸钠与马来酸依拉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lb/Cre)水平的变化,观察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肾病受试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与依拉普利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依拉普利治疗(ACEI组)。分别应用依拉普利(10mg-20mg/d)加用阿魏酸钠5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及单用依拉普利每日10mg-20mg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Ib/Cre)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及ACEI组患者治疗后UAIb/Cre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59.57±2.81ug/mgvs72.65±5.79ug/mg;P〈0.01;48.76±5.05ug/mgvs71.95±5.56ug/mg;P〈0.01)。2.治疗组UAlb/Ore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59.57±2.81ug/mgvs48.76±5.05ug/mg;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马来酸依拉普利治疗可明显降低UAIb/Ore,对肾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用依拉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