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咽部及鼻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EB病毒(EBV)感染与分型的相关性,为NHL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127例咽部及鼻部NHL患者NHL病变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及EBVR-1的原位杂交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86例为NK/T细胞淋巴瘤、31例为B细胞淋巴瘤、10例为T细胞淋巴瘤,构成比分别为67.72%、24.41%、7.87%,鼻腔及咽部NHL患者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分别占81.58%、66.67%,扁桃体NHL患者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62.50%,以上各病变部位的以NK/T细胞淋巴瘤与B细胞淋巴瘤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K/T细胞淋巴瘤患者85例EBVR-1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14例EBVR-1阳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7例EBVR-1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8.84%、45.16%、70.00%,不同淋巴瘤分型的EBVR-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和鼻部NHL分型以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但扁桃体部位则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EBV感染在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病毒EBV等表达情况。结果镜下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增生,18例可见明确的肿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呈破坏性浸润,表现为肿瘤细胞在血管内膜下及管壁内浸润,多种炎症细胞混合浸润,1例可见鳞状上皮假瘤样增生,21例的肿瘤细胞均为T细胞分化抗原CD45RO(+),NK细胞相关抗原CD56(+),T细胞颗粒相关抗原TIA.1(+),EBV(+)。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临床、病理学改变,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及EBV原位杂交阳性可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对22例淋巴瘤临床特征、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类的认识.方法 :收集沭阳仁慈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22例患者,复习其临床资料,观察HE切片病理组织学形态与细胞学形态,并对淋巴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进行分析与探讨,按WHO(2008版)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与分类分型.结果:(1)22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1例(95.4%),霍奇金淋巴瘤1例(4.6%).NHL21例中B细胞淋巴瘤15例(71.4%),T和HK细胞淋巴瘤6例(28.5%).B细胞性淋巴瘤15例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11例(73.3%),套细胞淋巴瘤2例(13.3%),滤泡性淋巴瘤1例(6.6%),小B细胞性淋巴瘤1例(6.6%);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6例,其中NK/T细胞性淋巴瘤4例(66.6%),其中鼻型NK/T细胞淋巴瘤3例,鼻外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1例.(2)22例HL和NHL中,男性18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4.5:1,发病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0岁,病位以颈部淋巴结多见.结论 :22例淋巴瘤中,NHL发病远多于HL,NHL中以DLBCL多见;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见,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起病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环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的感染及其T细胞内抗原1(TIA-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EBER1/2原位杂交及三步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6例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及T细胞内抗原1表达情况,选用的抗体有TAI-1、CD56、CD20、CD45RO,并选择10例同时期发生在鼻咽部的鼻咽癌病例做为对照。结果(1)36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年龄为44岁,以老年人为主。发病部位以鼻咽部最多。(2)36例病例的瘤细胞以大细胞、高度恶性为主,几乎所有病例临床上都有大片凝固性坏死的特点。(3)在36例病例中,EBV检出率为63.89%(23/36),T细胞内抗原1阳性表达率为91.6%(33/36)。10例鼻咽癌病例EBV检出率为80%(8/10)。结论在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高水平的EB病毒隐性感染,肿瘤细胞表达TIA-1抗原可能与瘤细胞来源和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组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起源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NK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35名健康入(A组)、3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B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3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NK细胞,并分析各组间免疫细胞表达差异性.结果 C、D组CD4+ 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32.45±10.45)%、(29.54±11.55)%较A、B组的(38.05±10.15)%、(37.17±11.22)%,明显降低,而CD8+ 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36.15±11.56)%、(38.45±10.35)%,较A组的(30.14±11.25)(%),明显升高(P<0.01); NK细胞则表现为C、D组平均值为(15.23±6.38)%、(12.07±5.95)%,较A、B组的(22.05±7.15)%、(20.32±7.67)%,明显降低(P<0.05),以D组降低最为明显,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降低,CD8+ T淋巴细胞升高;通过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检测可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分型。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4年9月36例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活检病例的临床资料、复查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病变部位:左侧扁桃体17例,右侧扁桃体14例,双侧扁桃体5例。其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17/36),滤泡性淋巴瘤次之(9/36),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36)、外周T细胞淋巴瘤(6/36)、鼻外NK/T细胞淋巴瘤(2/36)较少。结论 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其他结外淋巴瘤相同,是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均不同的多种类型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NK细胞是否是HIV-1病毒的储存库细胞之一,并观察在长期HAART治疗后,T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内是否仍有HIV-1前病毒DNA存在。方法对15例规范接受HAART治疗4~7年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磁珠分选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出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NK细胞,通过HIV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外周血HIV-1RNA病毒载量和NK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内的HIV-1 D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CD4+T细胞数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5例接受4~7年[平均(62.45±13.53)个月]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HIV-1RNA均低于检测下限(〈50拷贝/ml);T淋巴细胞、NK细胞中和单核细胞中HIV-1前病毒DN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03±0.48、1.82±0.32和1.754-0.19(10g10拷贝/10。个细胞);3种细胞中HIV-1DNA阳性(〉50拷贝/m1)者比例分别为6/15、4/15、2/15。结论中国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除了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外,NK细胞也可能是HIV-1的病毒储存库之一。在长期HAART治疗(4~7年)后,尽管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效果和免疫重建效果,仍然未能彻底清除NK细胞、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HIV-1前病毒DN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乔本氏病针吸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测定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7、CD19、NK、CD44、CD95/Fas、Bcl-2免疫活性,同时利用放免检验技术,测定T3、FT3、T4、FT4、7T3、TSH、TGA、MCA8项指标。结果表明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大部分为T淋巴细胞,少数为B淋巴细胞,并且CD3+、CD7+T淋巴细胞比值最高,CD4+T淋巴细胞次之,但均明显高于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与正常外周血相似,CD19+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正常外周血B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减低,诱导细胞凋亡基因CD95/Fas表达明显增高,而抑制凋亡基因Bcl-2减低最明显,CD44正常,显示该病良性免疫反应紊乱疾病。8项放免指标T3、FT3、T4、FT4、γT3各项指标仅有20%~22%增高,69%~79%均呈正常,2%-7%减低,TSH增高有20%,TGA、MCA增高有79.5%-79.9%,20.1%~20.5%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及分布和功能异常,更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了解乔本氏病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理论依据,并认为小针头甲状腺疾病诊断最权威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NK/T细胞,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组织破坏为特征,并与EB病毒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新近WHO对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认为本病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个独立病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卫生杀虫剂--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方法采用右旋反式DV菊酸与S-炔丙醇酮为原料,经化学拆分、酰氯化及酯化等反应合成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并采用GB/T13917.1-1992和GB/T17322.2-1998标准方法测定了对致倦库蚊和德国小蠊的药效.结果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对致倦库蚊及德国小蠊的KT50值分别为8.5 min和3.46min.结论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对蚊虫和蟑螂等害虫具有良好的击倒作用和杀灭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卫生杀虫剂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患者HCV感染标志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持性腹膜透析(腹透)患丙丙型肝炎病毒(HCV0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第二代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2)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腹透患者血清抗-HCV和HCVRNA,按HCV标志阳性与阴性分组比较有关临床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抗-HVCIgM阳性7例(11.7%),抗-HCVIgG阳性10例(16.7%),HCVRNA阳性13例(21.7%),三项中任一项阳性15例(25.0%);阳笥组与阴性组相比,两组在性别、年龄、肾功能、HBV标志、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上无明显差异,而在平均透时间、输血史、ALT异常、血液透析史、肾移植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透患者中HCV感染较为严重,输血为腹透患者感染HCDV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与透析环境有关的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剂的中间体-4,4’-二溴-6,6’二甲基2,2’-二吡啶。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合成路线,以2-氨基6-甲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乌尔曼偶联合成6,6’-二甲基-2,2’-二吡啶,再经氧化、硝化、溴化、脱氧等合成4,4’-二溴-6,6’二甲基2,2’-二吡啶。结果: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证明:成功的合成了4,4’-二溴-6,6’二甲基2,2’-二吡啶。结论:通过自行设计路线完成了4,4’-二溴-6,6’二甲基2,2’-二吡啶的合成,为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中间体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先天性溶血病,由于基因突变后导致红细胞G6PD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而造成临床上的溶血表现。但也有无溶血表现者,称为红细胞G6PD缺乏。本病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目前有超过2亿的G6PD缺乏者。其高发区从地中海沿岸国家向东延伸至中东地区、印度、东南亚一带。我国的平均发病率为7.03%,约有3800万的G6PD缺乏基因携带者。高发区集中在北纬30°以南地区,由高至低依次为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贵州、香港、台湾、湖南、浙江。G6缺乏高发区的人群地理分布与疟疾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16.
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甲(丙)酯、阿斯巴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同时测定液态食品和可溶性固态食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丙)酯、阿斯巴甜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104.3%,RSD<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方便,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摘要:目的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模型,探讨影响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方法 在保定市2个县的6个村,采用多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结合的方法,确定1 397名研究对象,调查保护动机理论变量、社会人口经济学变量和接种意愿等内容,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控制其他变量条件下,除易感性外,严重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反应成本等保护动机理论变量对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具有影响。结论 保护动机理论模型对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具有一定解释作用,可根据其针对性设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苏志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649-3654
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历史。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他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始终坚定地依靠人民、带领人民,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科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急诊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94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临床资料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前进法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革兰阳性菌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主要位于下呼吸道。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时间≥3周、慢性肾功能不全、动静脉置管、静脉穿刺、抗生素使用≥2种这五项指标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三项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3周(OR=1.785,P=0.018,95% CI:1.091~3.154)、慢性肾功能不全(OR=2.801,P=0.012,95% CI:1.306~4.023)以及动静脉置管(OR=3.758,P=0.004,95% CI:2.956~6.745)。结论 保护肾功能,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性置管,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合理治疗与护理方案将有助于降低急诊科革兰阳性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