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作可应用于常压慢性间隙性缺氧(CIH)研究的动物模型,探讨CIH大鼠模型中氧化应激指标与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4周,UC组)、CIH组(CIH 4周)和复氧组(CIH 4周后复氧4周,RH组),每组8只。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歧化物(SOD)、NO的水平。处死大鼠取出腹主动脉,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CIH组SOD、NO较UC组均明显降低,而MDA显著升高(均P<0.05);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形态改变,eNOS表达减弱,明显低于UC组。RH组、UC组SOD、NO及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eNOS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CIH模型中氧化应激参与了主动脉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5,SFRP5)作为一类脂肪因子在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导致的动脉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利用HEK293T细胞,构建CIH细胞模型明确CIH刺激对SFRP5的表达水平影响。使用Sfrp5基因敲除小鼠构建CIH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性改变。结果 CIH的刺激可导致HEK 293T细胞 中SFRP5基因的mRNA(0.293±0.076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 =16.05,P<0.0001)。在野生型小鼠中,在相同动脉管径下小鼠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CIH组(57.29±7.001)与常氧组(35.16±11.092)相比明显增加(t =7.156,P<0.0001)。常氧组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较野生型小鼠(35.16±11.092)显著增厚(t =3.802,P<0.001),CIH刺激下Sfrp5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67.31±12.642)比常氧条件下的敲除小鼠的主动脉IMT(48.74±10.316)显著增厚(t =4.827,P<0.0001),同时与野生型小鼠经CIH刺激后的主动脉IMT(57.29±7.001)相比亦明显增厚(t =2.941,P =0.006),损伤程度更重。结论  Sfrp5对CIH导致的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海马C-fos蛋白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间歇性低氧机制建立不同程度、不同时程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氧模式动物模型,观察动物海马c -fos蛋白及凋亡的变化,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group,CIH)对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 CIH组(低氧状态的氧体积分数降至5%)、10%CIH组(低氧状态的氧体积分数降至10%)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间歇低氧第2、4、6、8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fos蛋白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CIH组海马神经细胞c-fos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凋亡指数在2、4、6、8周均多于空白对照组(F值分别为44.52、57.56、24.20和13.18,P值均<0.05),且5%CIH组c-fos蛋白表达量及凋亡指数均多于10%CIH组(P值均<0.05);不同程度CIH组c-fos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均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均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6周达到高峰,8周逐渐下降(P值均< 0.05).空白对照组c-fos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无时间差异性(P值均>0.05).5%CIH组和10%CIH组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相对值与神经元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6和0.701,P值均<0.01).结论 中、重度间歇低氧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 -los蛋白过度表达,进而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间歇低氧早期脑损害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状态下,大鼠舌下神经核中MAPK通路相关蛋白(JNK、p38MAPK、ERK)激活后的表达水平。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IH 3周、8周组和常氧对照组。CIH组大鼠于氧浓度5%~21%之间循环的低氧舱中分别饲养3周和8周,对照组大鼠常氧舱的氧浓度保持在21%饲养8周,随后观察各组大鼠舌下神经核中p-JNK、p-p38MAPK、p-ERK的表达量。结果 CIH组p-JNK、p-p38MAPK和p-ERK在舌下神经核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且随CIH时间呈现增高趋势。p-JNK和p-p38MAPK在腹侧核的表达更显著。结论舌下神经核对CIH的损伤与调节反应中,MAPK信号通路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腹侧核与背侧核对CIH的不同反应,可能是其所支配的上呼吸肌群调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状态下,大鼠舌下神经核中3种硫化氢合成酶(CBS,CSE,3MST)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 g)随机均分为CIH组和常氧对照组。CIH组大鼠放置于氧浓度5%-21%之间循环的低氧箱中,对照组大鼠培养箱的氧浓度保持在21%。5周后观察大鼠舌下神经核中CBS,CSE,3MST三种酶的表达量。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CIH组CBS和3MST在舌下神经核中的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RT-PCR分析显示CIH组CBS和3MST在舌下神经核中的m 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CSE m RNA在两组中的表达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S与3MST-H2S通路可能参与调节舌下神经相关的呼吸活动和保护舌下神经核免受CIH诱导损伤,提示CBS与3MST-H2S通路可能是OSA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应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12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 g)随机均分为CIH组和常氧对照组。CIH组低氧条件为舱内氧浓度在5%-21%之间循环,对照组氧浓度维持在21%。5周后观察舌下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形态改变、舌下神经核神经递质5-HT及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结果尼氏染色显示CIH组尼氏小体崩解,细胞质着色变浅。免疫组化显示CIH组5-HT、5-HT 2A受体和C-fos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H导致5-HT及其结合位点5-HT 2A受体表达上调,使得舌下神经核对颏舌肌支配加强,颏舌肌活性增高,从而在清醒状态下维持咽腔开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条件下大鼠颏舌肌中5-HT(5-hydroxytryptamine)、5-HT 2A受体表达量的变化,以了解5-HT在CIH所致颏舌肌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周龄,体重180~200g)随机均分为4组,即常氧组、CIH组(3周、5周和8周)。CIH组低氧条件为舱内氧浓度在5%~21%之间循环,每天8小时。对照组氧浓度维持在21%。分别于3周、5周、8周后观察颏舌肌的形态改变、神经递质5-HT、5-HT 2A受体及RYR(Ryanodine receptor)、SERCA(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transporting ATPase)的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CIH组颏舌肌肌纤维及细胞核排列杂乱,免疫组化显示5-HT在颏舌肌的表达量3周(P0.05)、5周(P0.05)、8周CIH(P0.01)组均明显升高。5-HT 2A受体3~8周CIH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且在8周CIH时明显升高(P0.01)。颏舌肌RYR与SERCA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从5周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显示5-HT 2A受体蛋白表达量8周CIH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CIH导致伸舌肌颏舌肌5-HT及其受体5-HT 2A表达持续上调,RYR与SERCA表达下降。在一定阶段内,5-HT的代偿保护机制起着主导作用,从而在整体效应上维持咽腔开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氧对喉癌细胞表达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蛋白及其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将Hep-2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分别置于常氧(37℃,5%CO2,20%O2)和低氧(37℃,5%CO2,2%O2)条件下培养6、12、24、36h,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对HPS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以荧光指数表示HPSE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采用基质凝胶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力。结果 常氧及低氧6、12、24、36h状态下Hep-2细胞HPS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常氧组与低氧6h组HPS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与低氧12、24、36h组HPS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低氧6、12及24h组间荧光指数比较,HPSE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侵袭细胞数与低氧6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侵袭细胞数与低氧12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侵袭细胞数与低氧24、36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低氧时间延长,侵袭细胞数逐渐增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1,P〈0.01),在低氧6~36h期间,低氧引起的细胞侵袭力的提高呈时间依赖性;低氧时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呈正相关(r=0.8092,P〈0.01)。结论 低氧可显著提高Hep-2细胞HPSE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的侵袭力,其侵袭力的增加可能与HPSE表达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变化对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组(A组)、CIH组(B组)、药物CIH组(C组),BC组予CIH处理,C组给予腹腔注射雷帕霉素0.2mg/kg/day。5周后检测胰岛m TOR及通路相关蛋白指标e IF4E、p-S6的表达、每个胰岛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及胰岛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除e IF4E外各指标均升高,C组p-S6、每个胰岛内β细胞的个数及胰岛素阳性区域的面积减少。相对于B组,C组各指标均降低。结论 CIH状态下,m TO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胰岛β细胞数量增多,雷帕霉素能抑制CIH引起的m TOR信号通路激活效应,降低m TOR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水平和胰岛β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模型,研究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影响患者学习记忆功能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4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unhandled control group,UC),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hronici ntermittent hypoxiagroup,CIH)和去除缺氧组(removal of hypoxia group,RH),UC组正常饲养,CIH组每日间歇缺氧8小时,连续4周,建立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RH组前4周同CIH组,后4周正常饲养,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海马CA3区P38表达。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学习成绩(定位航行实验):从第1天开始,CI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UC组和RH组(P〈0.01或P〈0.05),RH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UC组(P〈0.05):②Morris水迷宫记忆成绩:CI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UC组显著减少(P〈0.01),RH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CIH组明显增多(P〈0.05),但较UC组仍明显减少(P〈0.05);各组在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的时间百分率的比较:CIH组较UC组显著减少(P〈0.01),而RH组较CIH组明显增多(P〈0.05),较UC组仍显著减少(P〈0.05):③各组海马CA3区P38表达水平的比较:CIH组和RH组P38阳性产物OD值均低于对照组(P〈O.01),RH组高于CIH组(P〈0.01)。结论①慢性间歇性缺氧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去除缺氧因素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所提高:②慢性间歇性缺氧可导致大鼠海马CA3区P38表达减少,去除缺氧因素后P38表达有所提高;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海马CA3区突触数量减少和结构变化有关;④慢性间歇性缺氧可能导致OSAHS患者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YKL-4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IL-4、IFN-γ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R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轻度间歇性、轻度持续性、中-重度间歇性、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YKL-40、IL-4、IFN-γ的表达水平。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持续组与轻度间歇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持续组与中-重度间歇组血清YKL-40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间歇组与中-重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与中-重度持续组之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L-4相比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血清IL-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IFN-γ相比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血清IFN-γ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R血清YKL-40水平升高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FN-γ呈负相关。结论:1AR血清中YKL-40表达升高,且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提示YKL-40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的分化,促进Th1向Th2的免疫偏移,参与AR的发病。2与间歇性AR患者相比,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YKL-40表达升高,提示YKL-40可能会促进AR症状的持续发作。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普遍的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上呼吸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而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作为OSAHS最具代表性的病理生理特征,常引发机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是机体代谢性障碍及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高危因素。研究证实上呼吸道扩张肌,尤其是颏舌肌功能异常是OSAHS的重要致病诱因,而CIH又进一步加重了颏舌肌功能损伤。本文就CIH引起颏舌肌损伤的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姜舒  董震 《耳鼻咽喉》2002,9(1):46-49
目的:探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应答组织缺氧,分泌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以及缺氧调节VEG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和缺氧(1%)条件下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3-48小时,另外常氧培养的其中一组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采用原位杂交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各种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结果:①缺氧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②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VEGF的表达也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1。结论: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中,缺氧可明显上调VE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含铁血红素氧敏感分子,一个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调节相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颏舌肌肌电、超微结构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补充脂联素后有无干预效果.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B组)和脂联素干预组(C组),每组14只.对B组、C组大鼠间歇缺氧(每日8 h,连续5周);同时C组大鼠给予注射用脂联素10μg/次,A组与B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0.5 ml/次,颈静脉注射,每周2次,持续5周.第5周末采用插入式双极针电极引导大鼠颏舌肌肌电,检测各组动物颏舌肌肌电电压基线及低氧刺激和低氧刺激终止后各时间段平均肌电电压;透射电镜观察颏舌肌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电生理检测后抽血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 B组大鼠的血清脂联素质量浓度(1226.0±112.0)ng/ml((-)x±s,下同)显著低于A组(2491.8±117.9)ng/ml,q=38.2,P<0.01;C组大鼠的血清脂联素质量浓度(1988.3±114.7)ng/ml较B组显著增高(q=23.0,P<0.01).在低氧刺激前的基线状态时,B组颏舌肌肌电电压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P值均<0.01);低氧刺激5 min,A、B、C三组颏舌肌肌电电压较基线时明显增高(P值均<0.01),其增高幅度A组最高,B组最低,C组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氧刺激终止后的15 min、30 min及45 min,A、C两组颏舌肌电压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显著高于B组(P值均<0.01).CIH还造成颏舌肌结构的变性,使B组大鼠肌原纤维结构紊乱,肌丝溶解、消失,线粒体水肿、嵴断裂,部分线粒体空泡改变或溶解消失,而脂联素注射组病理改变较轻.结论 CIH可引起颏舌肌病理改变及肌电活动下降,该变化可能与CIH所致的低脂联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主动脉顺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重度OSAHS的患者103例,其中55例为单纯OSAHS组,48例为OSAHS合并高血压组,同时选取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组,20例健康查体人员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 lowmediateddiameter,FMD)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主动脉顺应性的改变。结果 OSAHS合并高血压组的FMD、主动脉张力和主动脉膨胀性指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OSAHS组(P <0.05);OSAHS合并高血压组的主动脉僵硬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OSAHS组(P <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FMD与主动脉僵硬指数呈正相关,与主动脉张力及主动脉膨胀指数呈负相关;OSAHS合并高血压组的FMD、主动脉张力、主动脉膨胀指数和主动脉僵硬指数与AHI呈正相关(P <0.05),与LSaO2呈负相关(P <0.05)。结论 OSAHS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主动脉顺应性下降相关。合并高血压时,会显著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主动脉顺应性。OSAHS严重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减低和主动脉顺应性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模拟人体实体肿瘤低氧环境,应用MTT法检测低氧组与常氧组6、12、24、36h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低氧组与常氧组6、12、24、36h细胞凋亡率。结果:常氧与低氧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常氧组与低氧组6、12、24、36h各时间点下比较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氧组细胞凋亡率于6、12、24h较常氧组低(P〈0.01),于36h较常氧组高(P〈0.05)。结论:低氧可促进细胞增殖,且细胞增殖率可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低氧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但持续缺氧还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雌二醇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EGF、HIF-1α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不同氧环境下,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REC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mRNA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BRECs为模型,在正常氧及低氧(1% O2)条件下,给予不同生理浓度的E2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作用不同时间(8、24h),RT-PCR检测VEGF、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① 低氧条件下,BRECs的HIF-1α、VEGFmRNA表达较正常氧条件下明显增多(P<0.05),且VEGF、HIF-1α mRNA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2,P<0.05);② 正常氧条件下,给予E2(10-12,10-10,10-8mol/L)作用24h,E2呈浓度依赖性促进BRECs的VEGF mRNA表达(P<0.05)。10-8mol/L E2作用8、24h,VEGFmRNA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多(P<0.05);而E2不影响HIF-1α mRNA的含量(P>0.05);③ 低氧条件下,给予E2(10-12,10-10,10-8mol/L)作用24h,E2呈浓度依赖性抑制BRECs的HIF-1α、VEGF mRNA表达(P<0.05)。10-8mol/L E2作用8、24h,HIF-1α、VEGF mRNA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④ 他莫昔芬可逆转E2的作用。结论生理浓度的E2对VEGF mRNA具有双重调控作用:正常氧条件下促进BRECs VEGF表达;低氧条件下通过HIF-1α降低VEGF表达,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鼻粘膜上皮细胞中缺氧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应答组织缺氧,分泌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以及缺氧调节VEG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和缺氧(1%)条件下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3~48小时,另外常氧培养的其中一组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采用原位杂交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各种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结果:① 缺氧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② 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VEGF的表达也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1。结论: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中,缺氧可明显上调VE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含铁血红素氧敏感分子,一个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调节相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LPS加入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后活化的p38MAPK(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变化,及加入p38MAPK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SB203580对NF-κB DNA结合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随着LPS浓度的增加(0.01 mg/L,0.1mg/L),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升高(0.2±0.059,0.243±0.059),但无统计学差异(t =0.908,P =0.424;t =0.116,P =0.99);当LPS的刺激浓度为l mg/L时表达最高(0.851±0.108)(t =9.484,P <0.01);浓度为10 mg/L时不再继续升高(0.83±0.122)(t =7.916,P <0.01)。在加入LPS之前30 min加入SB203580可抑制p38MAPK活性(0.248±0.055)(t =8.741,P <0.01)。LPS刺激鼻黏膜上皮细胞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2.116±0.037),可被SB203580部分抑制(1.323±0.038)(t =10.662,P <0.01)。结论 p38MAPK在LPS致炎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被激活,且可能部分调控NF-κB转录因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面神经损伤对大鼠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面神经损伤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手术损伤后自然恢复的观察组,C组:手术后腹腔注射Pam3CSK4(TLR2激动剂)观察恢复。电镜比较3组面神经的表现;HE染色脑干组织观察神经元的凋亡,PCR观察TLR2、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TLR2、NF-κB的荧光表达。结果 面瘫造模顺利,电镜下面神经损伤明显,C组大鼠髓鞘较B组更为破碎;脑区内神经元也表现为胶质细胞变性更多;PCR显示A组TLR2及NF-κB p65 mRNA表达低于B组和C组;免疫荧光显示B组表达的TLR2、NF-κB荧光强于A组。结论 注射Pam3CSK4激活TLR2/NF-κB信号通路,加重炎症的表现使面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