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0例)和对照组(186例),对照组给予防压疮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评估、术前患者及家属宣教、临床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压疮康复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术相关护理配合,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86例接受胸膜活检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活检成功率、病理确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6例胸膜活检术中活检成功79例,占91.86%,病理确诊79例,占591.86%,活检失败7例,占8.14%,术后并发症16例,占18.6%。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活检成功,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过程中急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筛选压疮高危人群、制定术中急性压疮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住院并接受开颅手术的211例患者的病案资料,依据离开手术室时皮肤是否出现压疮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 211例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术中急性压疮患者19例,共32处压疮,压疮发生率为9.00%;压疮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空腹血糖、术前Braden评分、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协会(ASA)麻醉分级以及手术情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Braden评分、术前空腹血糖以及手术时间是开颅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筛选出的压疮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开颅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压疮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1~11月在本科治疗的5例糖尿病压疮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患者资料、围术期护理措施、创面感染发生率等。结果:5例患者植皮后区创面愈合良好,无创面感染发生。结论:为了预防糖尿病压疮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发生,可以从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创面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胰岛素控制血糖方面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预防骨科术后压疮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3住院的120例骨科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管理组各60例。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PDCA管理组压疮率为16.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结核术后康复中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护理的价值.方法:2017-11~2018-10本院接诊的关节结核手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8-11~2019-10本院接诊的关节结核手术患者40例为实验组,予以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护理.对比压疮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0.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5%,比对照组7.5%、20.0%低(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7.5%,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开展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护理工作,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过程中急性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筛选压疮高危人群、制定术中急性压疮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接受开颅手术 的211患者的病案资料,依据离开手术室时皮肤是否出现压疮分为压疮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 211例开颅手术患者中发生术中急性压疮患者19例,共32处压疮,压疮发生率为9.00%;压疮组和对照组在年龄、BMI、术前空腹血糖、术前Braden评分、手术时间、ASA麻醉分级以及手术情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Braden评分、术前空腹血糖以及手术时间是开颅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筛选出的压疮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开颅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137-13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例,总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4例,总发生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该文总结代谢性白内障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对2011年3~11月收治的36例(42眼)代谢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做好术前护理.控制好血糖,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6例患者术前、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发生并发症2例(2眼)。提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地控制血糖、术后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在我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精神状态、健康知识、术中配合、术中并发症、皮肤压疮及神经损伤方面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前精神状态,术中配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术中并发症、皮肤压疮、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循征护理应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能使患者精神放松,积极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肖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16-2517
目的:对20例老年化脓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手术后,能针对性给予正确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保证术后安全康复。方法:(1)术前心理护理,用药指导。(2)术后生命体征及血糖的监测。(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4)各种管道护理、预防术后感染。(5)术后心理护理,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结果:对20例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控制血糖及精心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到5%以下。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控制血糖,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减压操预防口腔癌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7至2008年的口腔癌手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减压操加常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危风险因素、护士护理时间和满意度四方面评价减压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乐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57%;患者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压疮高危风险因素统计(P〈0.05),即实验组随时间的延长,压疮高危风险因素评分越高.发生压疮的风险就越低;对照组反之,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护理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即实验组随着患者术后时间的延长,护士护理患者一天所需护理时间就越短;对照组组反之,护士所需要的护理时问越长。结论减压操能有效预防口腔癌术后限制性体位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其压疮高危风险因素,缩短护士护理时间,患者乐意使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3.
崔东红  金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26+128-126,128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本院近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37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7例患者经术前术后护理后,术后均成功;且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关节脱位及压疮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见的治疗方法,其术前术后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治疗4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在输血、抗休克等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复位固定,以稳定患者病情、减少骨盆出血。在伤后3~30 d对患者行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骨盆复位优良率为95.8%,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可以防止骨折断端再次移位,避免血管、神经损伤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术中急性压疮的成因及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现就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晓云  王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93-93,96
目的:探讨有效地预防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护理方法,从而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加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内容。结果:通过整体护理,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Ⅱ/甲愈合率达99%,95%的患者在产后的4个月内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结论:整体护理提高了剖宫产患者的伤口愈合率,预防了术后并发症,促使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波原位灭活治疗良性肿瘤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1例接受微波原位灭活后,病灶刮除治疗骨巨细胞瘤患者在术前、术后所给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的康复锻炼进行分析。结果:3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经过微波原位灭活病灶刮除治疗,术后无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术期的健康教育、早期康复及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围术期的全面护理指导对碎石和排石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74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给予饮食、饮水及运动指导等护理,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治愈率为83.7%,总有效率为94.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减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43例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高龄胃癌患者43例,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手术的切除率为83.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9%,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积极拧制并发症,术后积极预防、治疗各种并发症是高龄胃癌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皮肤病变的原因,总结术后皮肤状况评估后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心脏外科578例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压红、水疱等压疮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改变体位,局部按摩,使用敷贴等措施,患者压疮情况均好转或消失。结论通过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全面详细的评估,加强对心脏术后皮肤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防止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