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抽取100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100例研究对象围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以及康复的护理内容。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97例都顺利渡过了危险期,康复出院,有3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提供围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在某些工业化国家已成为第一位致死病因 ,该病的手术数量约占心脏手术的 2 / 3[1 ]。在我国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需要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逐年增加。传统的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风险高 ,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不停跳搭桥术 (OPCAB)以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3月 ,为 10例患者施行了不停跳搭桥术现将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患者施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5~ 6 6岁 ,平均 5 9岁。术前心功能 级 6例 , 级 4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观察组采用胸部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结果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到2006年3月施行的70岁以上冠状动脉搭桥术40例,其中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生存患者近期随访效果良好,心功能Ⅰ~Ⅱ级,无心绞痛发生。结论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明显改善症状,与一般患者相比死亡率无明显提高;但高龄患者应注意术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处理,呼吸功能的锻炼,术中术式选择和大脑、肾脏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将9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术后运动康复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采用1个月和6个月西雅图量表(SAQ)对两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研究组西雅图量表(SAQ)的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术后运动康复能明显降低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厂。  相似文献   

6.
1997年12月至2000年5月我科成功的为9侧患者施行了冠脉搭桥术,术后的监护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9例的监护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收治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收治的46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从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面进行循证,寻求最佳方案并进行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对症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护理满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冠脉搭桥术后非体外循环1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110例非体处循环冠脉搭桥术后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近期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4.1 h,呼吸机辅助时间6.8 h,ICU监护时间36 h,全组术后心绞痛明显缓解,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1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制定科学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计划。结果 15例冠心病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护理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州人民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19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55~70岁,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郑州人民医院对19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林惠珠,钱国英我科于1987年至1994年9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6例,现将我们加强围术期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男24例,女2例;年龄37~68岁,平均52.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方法。方法对15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有关知识、进行呼吸指导,和术后严密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监护,加强引流管护理、维持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监测。结果本组病例除第1例死亡,其余效果满意,顺利出院。结论通过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有关知识、进行呼吸指导,和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经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16例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EF≤0.40)分别于术前、术中给予IABP循环支持治疗,以同时期同一疾病未经IABP治疗的冠脉搭桥术患者(EF>0.40)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循环复苏后的血压、心率、心功能,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的发生数等指标。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性差异;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的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组较未经IABP治疗的冠脉搭桥术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及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尽早进行IABP治疗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治疗效果,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处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有53例发生房颤,发生率28.3%,经过处理,房颤患者均得到很好控制,预后良好。结论房颤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原因,积极处理术后发生的房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冠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例进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IABP前的患者情况设为对照组,将应用IABP后的患者情况设为观察组,分析20例患者的心排指数、尿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心功能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应用IABP前后的症状与临床反应.结果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18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应用护理前,2例患者与之前无明显差距;2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皆痊愈出院.应用IABP前后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心肌缺氧情况,可以增加冠脉血流,推动心肌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2002年3月共施行常温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9例,体外循环下搭桥术7例.本文观察并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患者早期恢复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一系列围术期护理,以减少患者前期进行治疗的盲目性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治愈出院的概率。结果 5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恢复效果良好,高血压、呼吸功能不全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取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使用心肌表面局部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结果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明显缓解。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疗效好,费用低,手术安全,并发症少,适宜单、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39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高龄患者,术前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循环、血糖的稳定,以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9例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做好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坏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56例非体外循坏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结果康复出院55例,术后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2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术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