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防范调剂差错,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强化质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结论药学人员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差错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就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防范调剂差错,杜绝药疗事故发生.方法: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建立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和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结果:强化质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结论:药学人员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调剂差错问题,规范调剂规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影响门诊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各个环节及因素,包括医生、处方调剂人员、药品、患者等,探讨如何避免差错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避免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医师、药师、患者、药品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容易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加强对调剂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人员培训,能避免差错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结论: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药学工作者的素质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处方调剂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整理统计该院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登记在案的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记录120例,对登记在案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2013年至2015年西药房共下处方2849例,调剂差错处方120例,2013年发生调剂差错45例,2014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40例,2015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35例,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数量错误、用法用量错误、禁忌错误、其他错误。结论:合理对待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应用于临床处方调剂工作中,可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医院药房差错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减少药房的差错事故,提高药品的调剂质量。方法:通过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药房所出现的168份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造成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医师因素、药师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药师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医院针对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之后,出错率明显降低,大大的提高了调剂的质量,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值得每位药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和防范措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从药师、医师、患者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采取对策后,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医院药房药事纠纷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干预药事活动各环节差错,杜绝药事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医院药房药事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建立规范化调剂操作流程。结果:重视药事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病人得到优质的药学服务。结论:药学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减少调剂差错,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杜绝药事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杜绝药疗事故发生,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80例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建立规范调剂操作规程与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结果: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主要有四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23例,占28.75%,因数量差错16例,占20%,因药物品种差错15例,占18.75%,用法差错13例,占16.25%。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和规范调剂规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最大限度的预防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药品调剂差错常见原因及有效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药品调剂差错,总结引起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 我院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为0.021%,常见原因包括来自药师、医师、药品、患者等各方面的因素.结论 应针对药品调剂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展开探讨,结合相关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三年来统计上报的38例次处方调节差错事件所涉及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作以回顾分析,探究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 38例次处方调剂差错事件中37.5%为品种差错,36.8%为数量差错,10.5%为错发患者,5.3%为用法用量差错,品种与数量类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最高(P0.05)。2013年、2014年、2015年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率分别为0.78%、0.45%、0.23%,门诊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率逐年降低(P0.05)。结论优化电子处方系统,采取品管圈管理手段是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处方防范的新思路,实施科学、合理的防范对策加强门诊西药处方调剂管理,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用药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宁 《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01-102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在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药房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和杜绝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每位药师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按医生处方为患者调剂药物是药师最基本的工作,药师发药正确与否是事关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应彻底杜绝调剂差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对象,其中125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的现象。选取西药房的处方为研究对象,并分析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结果 2014年调剂差错55例,2015年调剂差错42例,2016年调剂差错28例。在这所有的处方调剂中,品种差错为主要原因且出错最高,其次为数量差错以及错发患者差错、用法用量差错等。结论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中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降低门诊处方的差错率以及能够规范门诊药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并讨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结果 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与硬件设施,药品,处方内容、人员等因素有关.结论 采取防范措施,调剂差错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剂差错原因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近年较有代表性的三例患者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进行剖析.结果 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原因有法律意识淡薄、粗心大意、忙中出错,业务水平低等因素.结论 药学人员依法依规地做好本职工作,处方调剂差错率才能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4月门诊药房登记于《调剂差错登记本》的74例差错进行分析。结果:调配数量差错有11例,占15%,调配品种错误有60例,占81%。调配品种差错中,包装相似引起的差错有27例,占37%,药品相似引起的差错20例,占27%,通用名相同但商品名或规格不同引起的差错有13例,占18%。结论:药师应高度重视调剂差错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门诊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以降低差错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处方调剂工作的质量。方法:归纳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发生的75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和原因。结果: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药师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医师的因素、药房布局的因素以及生产企业的因素等。结论:提升医师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并增强其责任感,同时加强对门诊药房的管理,改进药房的空间布局,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并探讨解决的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中药房出现的药饮片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从中药饮片的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和发药这六个程序中调查我院在进行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结果: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的中药房共发生了20次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其中有审方错误12次,调配错误3次,复核错误1次,包装错误1次,发药错误3次。结论:审方错误、调配错误、复核错误、包装错误和发药错误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临床上只有采取有效的手段,重视对中药饮片的调剂,才能有效地预防这些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