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解剖1具男性(约40岁,身长160 cm)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头颈部静脉变异(图1).查相关文献,发现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此标本左侧颞浅静脉(外径为3.0 mm)和上颌静脉(外径为5.0mm)在下颌颈后方汇合成下颌后静脉(外径为4.0mm),其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走行2.6cm后,在下颌角后方0.5 cm处可见枕静脉(外径为1.0 mm)以100°夹角注入下颌后静脉.下颌后静脉继续下行0.8 cm,在下颌角后方分为前、后两支,后支直接延续为颈外静脉(外径为4.0 mm).颈外静脉沿着胸锁乳突肌浅面下行11.5 cm,穿深筋膜后注入左侧锁骨下静脉(外径为11mm),其注入点距静脉角2.0 cm.  相似文献   

2.
<正>头静脉变异较多,但是汇入颈外静脉的较少见。正常情况头静脉应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在臂前区,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2]。本文作者在实体解剖实验课上解剖1具女尸标本时,发现1例头静脉走行及注入方式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用常规方法解剖1具女尸,显露上肢皮下组织及浅静脉,见该具女尸左侧头静脉(外径约0.20 mm)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  相似文献   

3.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我们在解剖一具女尸时,发现左颈外静脉末端走行异常,此类变异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桡动脉起始段走行变异,现报道如下。该例标本中,右侧桡动脉在肘窝内平桡骨颈高度自肱动脉分出,于肱二头肌腱浅面行向前外下方约1.0 cm,继而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解剖1具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右侧颈外静脉先天性缺如,并伴有头静脉汇入部位变异,为了积累国人解剖学相关数据,现报道如下。老年男性尸体,经10%福尔马林固定5年余,身长约178cm。在解剖该标本时,发现其右侧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在腮腺内前方汇合而成后并没有分前、后支,而是沿胸锁乳突肌表面斜向后下走行,直径约3.5 mm,沿途收集了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的血液,未见形成"颈外静脉",与其前方的面静脉汇合后继续下行约12 mm,随之与颈横静脉、头静脉汇合,然后向前约8 mm,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相似文献   

6.
邓云青  吴熙  王勇 《解剖学杂志》2021,44(5):468-468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时,在1具成年男性标本上发现其双侧小隐静脉变异以及右下肢具有双大隐静脉,2种静脉同时走行及注入变异的情况未见报道. 标本为中年男性,身高约160 cm,下肢长度约为 85 cm.其右下肢具有双大隐静脉.其中正常支大隐静脉,静脉全长72 cm,静脉压扁直径为0.2 cm.大隐静脉由足背静脉弓内侧缘发出后于内踝后上方,距内踝最高点5 cm处胫骨前方向内上方走行,经腘窝的内侧,在腘窝后方沿股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接受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相似文献   

7.
<正>臂丛的变异率较高,变异类型较多[1]。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双侧臂丛存在多处变异,经查阅文献得知,近年来虽有臂丛变异情况的相关报道[2-4],但未见此例中双侧臂丛组成与正常型不同,且右侧臂丛与腋动脉位置走行也出现变异的情况。现将此变异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臂丛手术提供参考和解剖数据积累。1材料与方法经10%福尔马林溶液灌注的男性尸体一具(外观无任何畸形),标本来源于宜春学院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按常规解剖操作,充分暴露两侧腋窝及臂部结构,鉴别臂丛的根、干、股、束及分支的起始部位、走行关系、分布区域及毗邻结构,观测交通支的存在情况。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02 cm)测量数据,高清数码相机拍照记录。  相似文献   

8.
正手掌的血管形态变异较多,但血管和神经同时变异的情况较少见。我们在解剖手掌标本时,发现1例无掌浅弓形成、掌深弓异常和正中神经异常联合变异标本1例。为断掌、断指等临床手部修复手术提供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1解剖观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志愿捐献遗体标本,男性,72岁,本例为右手标本存在变异情况,左手标本无变异。1.1尺动脉观察尺动脉浅支起始外径为2.8 mm,在小指近节指骨底发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淋巴导管注入部位变异,现报道如下: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颈内外静脉角,其末端连有3条较粗的淋巴干,另有1条较细的淋巴管在其内侧靠近注入处,右淋巴导管长7.8mm,外径3.7 mm.另外可见左、右颈外静脉的行程不同,左颈外静脉行于左肩胛舌骨肌下腹的浅面,而右颈外静脉则行于右肩胛舌骨肌下腹的深面(图1).  相似文献   

10.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双侧膈神经走行变异并伴有明显卡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双侧小隐静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下肢小隐静脉走行及注入部位变异,此种变异少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而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1,2]。作者在解剖1例成人男尸过程中,发现左头臂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1材料与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年男尸1具,年龄约65岁。常规方法解剖纵隔时,发现该标本左头臂静脉经左心房左后上方穿入心包。仔细追踪其行径,观察其毗邻关系,测量其外径和长度,并用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13.
<正>肋骨的变异较少见,特别是双侧肋骨同时出现同一类型的变异更少见。我们在对一具男性成年标本进行解剖时,发现其双侧肋骨均出现分叉变异,为积累国人肋骨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1左侧肋骨的变异左侧第4肋骨在正中线外侧16.63 cm处呈板状增宽,至内侧分叉处,宽度移行范围为1.41~3.57 cm,向内至正中线外侧11.76 cm处呈叉状分成上、下两支,分别向内上和内下走行,其中,上支宽度为0.99 cm,下支宽度为  相似文献   

14.
肋骨的变异较少见.特别是双侧肋骨同时出现同一类型的变异更少见。我们在对一具男性成年标本进行解剖时,发现其双侧肋骨均出现分叉变异,为积累国人肋骨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变异较为罕见,笔者在制作标本时,发现双侧甲状腺下动脉走行异常1例。查文献此类报道罕见,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男尸1具,身高156 cm。常规方法解剖显露颈部结构时,发现其双侧甲状腺下动脉走行异常,仔细观察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其与毗邻结构间的关系,认真测量动脉的起止点外径及长度,详细做好记录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相似文献   

16.
小隐静脉汇入部位变异常有报道[1-2],作者在解剖一具中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双侧小隐静脉行程及注入均有变异,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体浅静脉的变异情况较常见,作者在工作中为患者做体检时,发现双头静脉和双颈外静脉变异各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颞浅静脉走行极为异常,较罕见,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女尸,60岁左右,身长约为162 cm.左侧颞浅静脉在外耳门上前方7.4 cm、外眦外侧1.2cm处汇入颞中静脉,颞中静脉向下走行10 cm左右移行为下颌后静脉.与右侧颞浅静脉相比,该变异颞浅静脉较之前移6.3 cm,由颞中静脉的终止处移至颞中静脉的起始处.此外,颞浅静脉汇入颞中静脉处以及颞中静脉起始处,均距翼点1.3cm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正在对标本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发现下腔静脉异常走行1例,现报道如下。标本为老年男性1例。解剖前标本保存完好,表面结构完整。采用人体非测量性观察和人体测量学方法,对比正常解剖学结构进行分析。右侧髂总静脉沿同侧髂总动脉左后下方走向左髂总静脉,于腹主动脉分叉处下方,左髂总动脉后方相汇于左髂总静脉。  相似文献   

20.
<正>在解剖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男尸头的过程中,发现其左颈外动脉发出的面动脉明显高于正常的发出部位,且走行异常(图1)。此种变异较罕见,现报道如下:变异的左侧面动脉在下颌颈平面颈外动脉分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2个终支处发出,其起点在颧弓根部下方2.0cm处,距离下颌角4.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