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MPPT)。观察2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治疗效果,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1);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能有效缩短急性脊髓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另对15例使用地塞米松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MPPT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PT是治疗急性脊髓炎快速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救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有确切临床疗效,并且可尽快恢复患者体征及症状。  相似文献   

4.
韦彬 《中外医疗》2016,(10):111-113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短程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2月该院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肌力改善时间、排尿功能恢复、自行下地行走时间;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脊髓炎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肌力改善时间、排尿功能恢复、自行下地行走时间、治疗疗效分别为(6.3±2.1)d、(11.3±2.7)d、(16.4±4.2)d、88%;对照组分别为(10.9±3.6)d、(15.4±3.6)d、(22.3±6.4)d、6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认为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短程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对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中患者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ASIA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ASIA评分、治疗效果、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急性脊椎炎方面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我们应将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加以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目前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联合小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实验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联合小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皮疹消失时间为(6.86±3.25)d、腹痛缓解时间为(3.07±1.97)d、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为(3.76±2.56)d,肾损害恢复时间为(7.81±1.83)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联合小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采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老年AECOPD 105例做对照研究,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不给予甲泼尼龙治疗,采用抗菌素治疗,抽取35例作为高组,剩余35例作为低组,高组和低组采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比三组炎性因子水平,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低组和高组PCT、IL-6、CRP指标水平均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组治疗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AECOPD,采用80 mg甲泼尼龙实施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甲泼尼龙(MP)冲击与非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采用MP冲击治疗26例(观察组),未用MP冲击治疗23 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1年后神经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了更多的感染并发症,高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使用MP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喉炎患者,随机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治疗组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人联合甲泼尼龙静滴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人联合甲泼尼龙静滴治疗,起效快,可获得理想预后,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使患儿病程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中选取6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到93.9%,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9.7%,明显比观察组更低,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为(2.3±1.2)d,住院时间为(26.8±3.1)d,均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有助于患者各项功能早日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中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给予抗病毒药物,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EER及RBC-C3bR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EER及RBC-C3bR红细胞免疫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中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强龙与高压氧联合使用在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观察法,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大剂量甲强龙规范治疗,治疗组组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后继以高压氧治疗,对伤后6周及6个月时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进行ASIA[1]评分。结果受试76例患者中,神经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尤以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神经功能评分在治疗后6周、6月相比分值均提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后继以高压氧治疗在急性脊髓损伤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及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62例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和激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治疗组)44例急性脊髓炎患者, 与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43 例患者(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87例患者入院时均有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入院时脊髓休克29例.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均短于治疗组,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及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安全、有效、快速、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少见,在无禁忌证时宜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甲泼尼龙,其余治疗措施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泼尼龙联合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合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脊髓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合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显著且能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在胸髓损伤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41例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进行脊髓保护;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1年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记录应用甲泼尼龙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3个月和1年时,治疗组JOA评分分别为(8.00±1.30)、(9.29±1.42)、(11.24±2.02)分,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术期应用甲泼尼龙,能有效保护脊髓,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眼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甲状腺眼病患者45例,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滴,后改口服泼尼松。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眼病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75.6%。治疗前后眼病体征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状腺眼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干预组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与干预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患儿持续发热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消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水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和腹水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甲泼尼龙治疗可使症状、体征消失更快,治疗有效率提高住院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