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了独特准确的方法。现将自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以来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3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4岁。发生于右侧11例,左侧19例。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一些病因引起椎动脉血液逆流,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证候群。本研究回顾了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19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9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临床、CT、磁共振成像(MRI)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超声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椎动脉返流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5例患者资料,并与脑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SSS患者首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漏诊1例,该例经脑血管造影后复查超声确诊。部分型SSS 4例(占26.7%),完全型SSS 11例(占73.3%)。SSS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14例,大动脉炎所致1例;病变血管为锁骨下动脉狭窄5例、无名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或次全闭塞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完全型、部分型盗血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 超声检查17例经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观测椎动脉频谱图的速度、形态、方向,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断.结果 1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均作出正确诊断,左侧盗血者11例,右侧盗血者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8例,其椎动脉频谱形态分别为有切迹、正负双向及反向.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能估测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arterystealsyndron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3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椎动脉、肱动脉的二维图像、CDFI及PW图像表现,其中27例经我院动脉x线数宁减影造影(DSA)确诊。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2例SSS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型21例,大动脉炎型10例,无名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完全性窃血9例,不完全性窃血23例,其特征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患侧椎动脉血液返流;患侧上肢肱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流速减低,峰值加速时间(ACT)延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SSS的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它已成为临床上诊断SSS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束臂试验在检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SSS)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经CDFI检查并结合DSA血管造影、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CT血管造影(CTA)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的6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对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图像以及行束臂试验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67例SSS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型6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4例,完全性窃血15例,部分性窃血45例,隐匿性窃血7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束臂试验能显著提高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尤其是不完全性窃血及隐匿性窃血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曹爱梅 《中外医疗》2010,29(14):14-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应用价值,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流速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来我院应诊的患者4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进行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及上肢动脉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分析。结果彩色超声显示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流28例,部分逆流10例,血流速度明显减慢4例;直接显示锁骨下动脉内膜增厚38例,斑块形成36例,闭塞性改变2例,另外4例虽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显示欠清晰,但依据椎动脉血流提示锁骨下动脉窃血。结论患侧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脉冲多普勒有典型特征,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根据椎动脉反流程度来推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此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5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检查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38例,均经临床检查、超声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7例经血管造影(DSA)检查、16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MRA)、3例经手术证实。采用TCD方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血流方向及频谱的变化,二维超声显示椎动脉颅外段、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内膜和内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7.9%(3/38)患者因椎动脉走行迂曲、红蓝交错的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逆向血流不能判定,TCD检查时,38例患者均表现为两侧椎动脉“Y”字形血流信号,颜色不一致,病变侧为红色血流,频谱方向与正常相反,能明确判定逆向血流。二维超声示引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动脉硬化占84.2%(32/38),大动脉炎15.8%(6/38)。结论: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具有直观、快捷、准确的优点,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病变部位及程度,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2例患者先行64排螺旋CT检查,然后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判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或狭窄程度、长度及斑块性质;并与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例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的狭窄部位、长度、程度,做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评价无名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尤其对判断斑块性质有重要帮助,有助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河南电力医院收治的68例疑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析患者病变位置、病因、分型、血流动力学等;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判定超声检查诊断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有62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有59例;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准确度为92.65%,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中,可有效明确患者病因及分型,且诊断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二维及彩色频谱多普勒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例经DSA或临床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椎动脉返流情况将其分为3型:完全型(椎动脉频谱完全呈反向)、部分型(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反向频谱)、隐匿型(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切迹)。结果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与大动脉炎。35例患者中,动脉硬化有33例、大动脉炎2例。病变在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在患侧椎动脉内出现逆向血流,根据椎动脉频谱特点划分完全型8例、部分型11例、隐匿型16例。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二维及多普勒频谱表现具有特征性,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病因及分型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彩超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珐通’过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各种病因所致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超声表现。结果4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中,2例表现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例间接显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内径狭窄,1例病因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致锁骨下动脉窃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以及锁骨下动脉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能发现椎动脉的血液逆流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总结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探索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窃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至我院就诊的3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要求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椎动脉血流频谱改变进行分类。结果 27例经超声明确诊断,6例为可疑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4例加行MRI检查、2例加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3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30例(93.75%)患有动脉粥样硬化,2例(6.25%)为大动脉炎;22(68.75%)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23例(71.86%)狭窄发生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9例(28.13%)发生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完全性窃血11例(34.38%),部分性窃血17例(53.13%),隐匿型窃血4例(12.50%)。结论根据二维图像、血流显像以及频谱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大部分SSS可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同时可通过窃血程度来判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对其特有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描述。方法本文报道经彩色多普勒诊断并经造影或DSA证实的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2例为无名动脉狭窄,13例为锁骨下动脉狭窄,观察存在狭窄的血管观察血流速度,下游血流变化走行方向,频谱形态有无异常表现。结果二维图像检查,锁骨下及无名动脉起始端狭窄处斑块大小、回声强弱、长度、狭窄程度。将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引起的患侧椎动脉反流分为四级:0级2例,1级3例,2级9例,3级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准确率高,追踪病变部位扫查连续性好,测量准确,可作为检测此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4例均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血管CT造影(CTA)确诊的SSS患者,进行二维、彩色血流显像(CDFI)及频谱多普勒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方向、速度、频谱形态,并根据狭窄程度分组.结果 64例SSS患者中,动脉硬化62例,多发性动脉炎2例,左侧42例,右侧22例,轻度狭窄14例,中重度狭窄26例,闭塞24例,52例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12例无名动脉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估测SSS患者的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明确病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超对其双上肢动脉、无名动脉、椎动脉颅外段以及锁骨下动脉实施超声检查,并对其声像表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彩超诊断得出,39例动脉粥样硬化,11例大动脉炎;30例完全性盗血,20例部分性盗血。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效果可观,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和病因判断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artery stealsyndrom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20例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椎动脉、肱动脉的二维图像、CD-FI及PW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 20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19例,大动脉炎型1例;完全性窃血7例,不完全性窃血13例,其特征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患侧椎动脉血液返流;患侧上肢肱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流速减低,峰值加速时间(ACT)延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SSS诊断及病因判断可信赖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冰  吕伯南  张磊  张宏光 《中国医刊》2002,37(10):37-38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窍血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以来治疗锁骨下动脉窍血综合征35例的疗效结果,其中各种搭桥手术治疗33例,经皮腔内扩张2例。结果:随记1-8年,32例疗效显著,2例改善,1例复发。结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属颅外阻塞性脑血管病,可导致脑缺血及脑卒中,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首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情况。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57例。对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病因、超声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经临床检测显示,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多发性大动脉炎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结论:在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积极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