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芳  高磊  汪菊萍  熊啸 《护理学杂志》2007,22(15):38-39
对3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行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7例患者预处理采用经典或改良BuCy2方案,3例患者用非清髓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方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感染、GVHD及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移植后100 d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 7例(23.3%),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随访3~88个月,移植相关死亡7例,疾病复发死亡1例,22例移植成功.提出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后感染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12):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8例患者分为3组:A组为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成人患者,行无关供者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B组为5例SAA患者,行同胞供者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组为7例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其中3例行同胞供者骨髓移植,4例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采用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A组和B组应用环孢素A(CsA)和甲泼尼龙预防GVHD,C组应用CsA和甲氨蝶呤预防GVHD。C组形成混合性嵌合体后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结果 A组有4例形成并维持混合性嵌合体状态,1例死于真菌性败血症,1例自动出院。移植后早期,B组有3例供者型嵌合体占94%以上,并在短期内转变并维持完全供者嵌合体状态,获得无病存活,其中1例在移植后8个月发生慢性GVHD;另2例行供者千细胞输注后,1例6个月后死于继发性纵隔淋巴瘤,1例造血功能恢复。C组患者早期均形成混合性嵌合体,获得血液学部分缓解,患者DLI前无急性GVHD发生,1例于2次DLI后死于严重感染,1例失访;另5例分别经过4、3、7、5、4次DLI,全部转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并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4例并发慢性GVHD,2例并发急性GVHD。结论 对于SAA患者,NST的临床效果较好,GVHD的发生率较低;而对于肿瘤性血液病,NST后患者的早期死亡率低,急性GVHD发生率下降,但慢性GVHD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感染121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有121例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接受HSCT,其中51例行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40例行异基因骨髓移植,4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5例行脐带血移植,16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行自体CD34~+细胞移植。患者均采用化疗进行预处理。采用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部分病例加用达利珠单抗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121例患者中,116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3例移植失败,2例在移植物植活前因严重感染死亡。移植后60d内,83例(68.6%)共发生感染97次,64例(77.1%)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0.5×10~9/L,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口咽黏膜和呼吸道(上、下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64.9%。21例患者的23次感染中,共分离出20株细菌和7株真菌,6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例患者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因感染死亡的患者共8例,均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8.9%,24/27)高于0~Ⅰ度急性GVHD患者(60.3%,44/73,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0d内的感染多发生于粒细胞缺乏期;口咽黏膜炎和呼吸道是常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者的死亡率高,侵袭性真菌感染者的预后不佳;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者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死亡率,寻求一种更快捷、更特异的诊断CMV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从79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采集了135份外周血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MVgB DNA,阳性标本做酶切分型,部分行序列测定。结果CMVgB DNA检测中有42例患者(53.9%)的66份标本(48.9%)阳性;对其中阳性患者的45份标本进行了酶切分型,结果 CMV gB1型21例(46.7%),CMV gB2型14例(31.1%),CMV gB3型7例(15.6%),CMV gB4型3例(6.7%)。先后有2种型别的CMV感染者有3例(3.8%)。经分析,CMV gB阳性和CMV gB阴性患者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和32.4%(P<0.01);CMV gB1、gB2、gB3以及gB4型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81.0%、50.0%、42.9%和0。结论 Nested-PCR方法可快捷特异地检测CMV感染。CMVgB1、2型中,重度急性GVHD和慢性GVHD发生率较高。CMV gB基因分型检测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且对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23):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 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 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4例血液病患者,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15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TM)1例,肿瘤性血液病18例;进行无关供者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11例,同胞供者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7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16例.移植前采用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者氟达拉滨强效免疫抑制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GVHD的预防采用短程的甲氨蝶呤(MTX)联合环孢素A(CsA).观察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特点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相关因素.结果 NST的植入率为91.2%.移植后7例肿瘤性血液病患者形成了供、受者造血细胞混合嵌合体(MC),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2~9次后,例由MC转变为供者造血细胞完全嵌合体(FDC).随访12(3~96)个月,共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5例,GVHD 15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大的肿瘤性血液病患者经以ATG为基础的NST后,再给予DLI,其cGVHD的发生率高,且合并感染,对治疗的反应差;而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NST患者发生cGVHD后治疗反应较好.移植100 d前后患者分别死亡3例和5例,其中3例死于广泛性cGVHD.结论 患者的年龄大、有合并症、以ATG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肿瘤性血液病是NST后患者并发cGV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的临床疗效,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URD-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原发病分别给予非清髓性及清髓性预处理;供、受者HLA配型6/6抗原位点全相合21例,5/6相合5例,1个基因亚型不合24例,2个基因亚型不合11例;供、受者间ABO血型相合18例,不合43例;受者接受供者的有核细胞中位数为4.5×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3×106/kg.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以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霉酚酸酯为基础的方案,49例加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9例加用抗淋巴细胞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并常规采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抗感染等治疗.术后观察受者的造血功能重建、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61例患者中,59例术后经血型、染色体及DNA多态性检测证实供者细胞植活.术后23例受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25例发生慢性GVHD;术后100 d内,48例受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3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较多.术后有18例受者死亡,受者总的2年无病存活率为(68.0±6.4)%,其中12例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移植相关死亡率19.7%;6例原发病复发的受者均死亡,复发率9.8%.其余受者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URD-HSCT是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急性GVHD和感染是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预后的危险因素,需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受者的关系以及配型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22例;B组为亲缘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7例;C组为非血缘移植和不全相合移植,10例。术前均采用化疗预处理,术后采用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Cs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局限性cGVHD患者多采用单一免疫抑制剂(CsA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进展者采用标准方案(Cs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广泛性cGVHD患者则需用标准方案治疗(一线治疗方案)。一线治疗无效、病情进展者,对一线治疗依赖不能停药,或停药后病情反复者,需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硫唑嘌呤治疗(二线治疗方案)。结果:移植后随访6~120个月,中位时间为43个月,39例诊断为cGVHD,其中局限性cGVHD13例(33.3%,13/39),广泛性cGVHD26例(66.7%,26/39),7例死于cGVHD或与之相关的并发症。B组cGVHD发生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5),B组和C组的广泛性cGVHD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O.05)。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病程中发生2~4度急性GVHD是cGV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局限性cGVHD患者采用一线方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广泛性cGVHD患者(P〈0.05),标准危险度cGVHD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高危险度cGVHD者(P〈0.05)。结论:eGVHD是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广泛性cGVHD多发生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和非血缘移植,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效果。方法根据所用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移植后采用以FK506为主的方案预防GVHD(FK506组,n=36例),另一组采用以CsA为主的方案预防GVHD(CsA组,n=82例)。观察两组患者aGVHD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造血重建情况、存活率、原发病的复发率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结果FK506组和CsA组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0.0±8.8)%和(50.7±5.6)%(P〉0.05),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0±6.1)%和(31.0±5.2)%(P〈0.05),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8±2.7)%和(12.3±3.7)%(P〉0.05)。采用FK506及甲泼尼龙(MP)治疗Ⅰ~Ⅱ度aGVHD的效果优于CsA与MP组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Ⅲ~Ⅳ度aGVHD,FK506与MP组合明显优于CsA与MP组合(P〈0.05)。两组在造血重建时间、患者存活率、无原发病的存活率以及原发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K506组16.7%患者血糖升高,而CsA组血糖升高者仅占1.2%。结论FK506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aGVHD,其总体效果优于C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