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治疗组,与对照组62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转手术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治愈率。治疗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滤过,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转手术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愈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运用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明显,对于缓解症状、缩短疗程、防止或减少器官衰竭发生及改善愈后有显著作用,早期运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淀粉酶以及CR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且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30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与早期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结果30例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腹膜透析方法简单、有效、安全,通过内科综合治疗及早期联合应用腹膜透析,提高了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愈率、拓展了新的(我院)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在营养和免疫状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洪生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63-64,6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2月急诊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透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腹透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胃肠减压、抗炎症、抑酶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腹透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常规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3、7 d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透组患者治疗3、7 d后IL-6、IL-8、TNF-α、CRP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早期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纠正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可较好地缓解症状,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对照组20例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连续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 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腹膜透析液中TNFI、L-6I、L-8I、L-10四种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血清内细胞因子TNFI、L-6I、L-8含量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0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比较,两组TNFI、L-6I、L-8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腹膜透析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I、L-8、IL-6在第1天、第3天下降明显(P<0.01),但治疗后第6天和第3天相比,三种细胞因子及IL-10下降均不明显(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SAP清除细胞因子均有明显效果。腹膜透析联合短时血液滤过优于单纯腹膜透析,早期应用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行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6例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剖腹引流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行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韩亮 《当代医学》2011,17(36):67-6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4例,腹膜透析组1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进行观察并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持续腹膜透析,能清除炎性介质,打断或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并缩短病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联合腹膜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把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病人,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和血液滤过,连续治疗3天。而对照组15例病人仅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CT积分、APACHEII积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转手术率和治愈率。比较两组中外周血、腹透液中TNF、IL-6、IL-8三种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运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TUNEL染色、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ax的蛋白表达及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后的情况。结果 发现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CT积分、APACHE Ⅱ积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组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在治疗后第1天、第2天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发现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各时点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治疗组,同样TUNEL染色显示治疗组各时点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非治疗组。结论 表明联合运用腹膜透析和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明显,清除细胞因子明显。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和全身病情加重有显著作用,且越早进行疗效越明显。认为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一个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损伤的胰腺腺泡细胞发生凋亡,而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中远期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后,中远期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明显的要比对照组的低,两组疗效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及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