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预测25-(OH)D在EV71型HFMD重症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255例为病例组,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分为普通型150例(普通组)和重型105例(重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分析表,记录其可能影响因素的资料,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HFMD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普通EV71型HFMD转为重症EV71型HFMD的危险因素及血清25-(OH)D水平与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患儿与对照组25-(OH)D水平[(35.66±11.60)ng/ml vs.(49.63±8.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V71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相比,WBC>15×10^9/L(χ^2=26.616、P<0.001)、血糖>8.3 mmol/L(χ^2=26.616、P<0.001)、血清25-(OH)D水平(t=5.5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8.3 mmol/L(OR=2.682、P=0.028)、WBC>15×10^9/L(OR=2.090、P=0.019)、25-(OH)D<30.88 ng/ml(OR=3.792、P<0.001)均为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OH)D<30.88 ng/ml与EV71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为EV71型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门地区手足口病(HFMD)疑似患儿Cox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为其有效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住院及门诊HFMD疑似患儿血标本,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oxA16-IgM和EV71-IgM含量。 结果共收集3 009例HFMD疑似患儿,总阳性率13.2%(396/3 009),CoxA16-IgM阳性率为10.77%(149/1 384),EV71-IgM阳性率为15.2%(247/1 625),CoxA16 + EV71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0.57%(146/1 381)。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男性患儿均显著多于女性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EV71 = 4.60、P = 0.017,χ2CoxA16 = 4.64、P = 0.025,χ2EV71 + CoxA16 = 4.36、P = 0.030);1岁患儿组阳性率最高(较其他各年龄组,P均= 0.000)。 结论天门地区儿童HFMD感染率较高,病原以EV71为主,以CoxA16 + EV71混合感染较严重,疾控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止HFMD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圳市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为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17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按照1︰2匹配的方法(病例组例数与对照组例数比值为1︰2)将患儿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以儿童职业、居住地、性别、年龄(月)、体重(kg)、发热天数、EV71、手部皮疹、足部皮疹、口腔疱疹、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发病至初诊时间、初诊至入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作为发生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模型并进行预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经二分类多因素分析,手部皮疹分布、白细胞计数、年龄和EV71阳性4个因素为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70。根据该模型,对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87.7%,特异度为93.8%,一致率为91.0%。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模型可定量评估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脑脊液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杭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5至8月收治的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V71阳性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EV71感染组)114例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并与同期入院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对照组)脑脊液检测结果作比较,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EV71感染组呕吐(35.1%)和肢体抖动(50.9%)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肠道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864和19.682,P<0.05);EV71感染组中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100×106/L的患儿肢体抖动的发生率高于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 100×106/L的患儿(72.3%比35.8%,x2=14.740,P=0.000);EV71感染组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定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Z=-9.458和-6.591,P=0.000;x2=105.421和10.932,P=0.000和0.001).结论 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检测的异常值较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重症患儿严重,且EV71感染组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越高,肢体抖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AVS)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表达水平,探索其在HFM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和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HF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EV71重症(18例)、EV71轻症(22例)、CA16重症(16例)和CA16轻症(26例),并以同期同年龄段体检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手足口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检测并比较各组单个核细胞中MAVS和MFN1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研究对象MAVS和MFN1表达差异,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MAVS和MFN1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AVS在EV71型HFMD和CA16型HFMD患儿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2±2.27)%和(7.40±2.34)%,均低于对照组MAVS相对表达量[(11.78±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0、P=0.002,t=4.512、P<0.001)。但MAVS在EV71型HFMD组[重症vs.轻症:(8.07±2.26)%vs.(8.71±2.35)%,t=0.611、P=0.549)和CA16型HFMD组[重症vs.轻症:(7.58±2.52)%vs.(7.29±2.32)%,t=0.270、P=0.790]重症与轻症患儿中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N1在EV71型HFMD和CA16型HFMD患儿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7±1.20)%和(2.56±1.22)%,均低于对照组儿童表达水平[(4.38±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0.001,t=4.232、P<0.001)。MFN1相对表达量在EV71型HFMD重症和轻症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vs.轻症:(2.44±1.20)%vs.(3.22±1.14)%,t=1.492、P=0.153];但CA16型HFMD患儿MFN1相对表达量在重症和轻症病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1.37)%vs.(2.15±0.95)%,t=2.150、P=0.045]。MAVS相对表达水平与患儿年龄相关(r=0.339、P=0.030);MFN1相对表达水平与患儿血糖水平(r=0.442、P=0.004)相关。结论MAVS和MFN1在手足口病患者中表达水平降低,MFN1高表达可能与CA16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体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体征及机体免疫状况。方法 9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粪便核酸检测的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EV71阳性组(79例)与Cox A16阳性组(1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最高体温、血糖、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EV71阳性组患儿肢体抖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ox A16阳性组(χ^2=13.846,P〈0.05)。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Ig G、Ig A和Ig 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的T细胞、CD8^+CD3^+T细胞、CD4^+CD3^+T及B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V71阳性组患儿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Cox A16阳性组(t=3.721,P〈0.05)。结论肢体抖动可作为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且此类患儿的NK细胞水平较低,需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分析EV71感染手足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分别测定30例EV71阳性和30例EV71阴性的手足口病患儿与同期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采用SPSS18.0软件用t检验统计分析EV71阳性组的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与EV71阴性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手足口病患儿各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EV71阳性组患儿血清IgG、IgA、C3、C4水平降低(P〈0.05);IgM明显升高(P〈0.001)。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但EV71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无显著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71相关性手足口病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常见病因,因近年来EV71相关性HFMD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且与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EV71的研究成为了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重症发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二科收治的200例HFMD患儿(重症组150例、危重症组5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重症HFMD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儿发病年龄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重症组和危重症组占75%和90%),两组均以男孩为主,男女比例分别为2.26∶1和9.00∶1。肠道病毒71型是危重症手足口病感染的主要病原(占94%)。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绝大多数有发热和皮疹,神经系统症状以肢体抖动、肢体无力、嗜睡、呕吐、抽搐多见,危重症病例除了上述症状外,呼吸、循环系统亦严重受累。单因素分析提示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持续高热、肢体无力、肢体抖动、精神萎靡、皮疹不典型、末梢循环不良、C-反应蛋白升高、肺部啰音、EV71阳性为重症HFMD进展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增快(χ~2=8.615、P0.001)、肺部啰音(χ~2=15.498、P0.001)、末梢循环不良(χ~2=22.153、P0.001)为发生危重症病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对重症HFMD患者心率、末梢循环、肺部啰音的密切观察,能够对危重症的发生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2012年度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科2012年度21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EV(+)标本判为EV阳性,EV(+)EV71(+)标本判为EV71阳性,EV (+)CoxA16(+)标本判为CoxA16阳性,EV(+)且EV71(-)CoxA16(-)标本判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结果2012年度211例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EV阳性标本共118例,占55.92%。病毒分型结果显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共46例,占22.81%;EV71阳性标本共45例,占21.32%;CoxA16阳性标本共27例,占12.80%。病原学分布分析结果显示,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不同年龄、性别组患儿之间病原体构成无显著差异;患儿入院前3d肠道病毒检出率较3 d后高;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年度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不同型别E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EV71、CoxA16,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率较往年具有升高趋势,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表达变化,研究HMGB1在HFMD重症化中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30例纳入研究(研究组),其中普通型90例(轻症组)、重症40例(重症组)。以儿保科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血浆高水平HMGB1和低水平HMGB1患儿重症发生率并分析HMGB1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间的相关性。结果:HFMD轻症组和重症组患儿和对照组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HMGB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29、P<0.001,F=127.92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当HMGB1为1309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73.5%。高HMGB1患儿重症发生率(44.6%、33/74)显著高于低HMGB1患儿(12.5%、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86、P<0.001)。三组研究对象TNF-α(F=11.284、P<0.001)、TGF-β(F=57.346、P<0.001)及IL-6(F=45.36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较轻症组患儿升高更为显著(TNF-α:t=7.503、P=0.035;TGF-β:t=9.307、P=0.017;IL-6:t=25.618、P<0.001)。入组HFMD患儿血浆中HMGB1含量与TNF-α、TGF-β及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642、0.775、0.825,P均<0.001)。结论:HFMD患儿HMGB1水平升高,以重症患儿HMGB1水平升高更显著;HMGB1可能通过调控IL-6、TGF-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参与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EV71手足口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和重型各120例),两组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别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比较两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介素(IL)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普通型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P = 0.03)。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4 d后,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CD3+(t = 5.13、P < 0.001)、CD3+CD4+(t = 2.66、P < 0.001)和CD3+CD8+(t = 2.13、P = 0.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患儿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临床症状和指标比较结果与普通型患儿一致。 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够改善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惊厥患儿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惊厥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个人史、症状、体征与临床转归等临床资料,采集其肛拭子,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TPCR)对患儿标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2019年本院共收治手足口病合并惊厥的患儿205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普通病例171例(包括热性惊厥单纯型134例、复杂型30例、癫痫7例)。肛拭子病原学核酸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95例(95.1%),其中血清学分型CA6患儿124例(60.5%),EV71分型患儿7例(3.4%),CA16分型患儿7例(3.4%),CA10分型患儿5例(2.4%),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患儿52例(25.4%)。34例重症患儿中,CA6感染23例(67.6%),EV71感染2例(5.9%,其中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CA10感染2例(5.9%),CA16感染1例(2.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例(11.8%),肠道病毒阴性2例(5.9%)。CA6分型患儿皮疹形态以大疱样皮疹为主,恢复期可出现脱皮、脱甲,EV71病例皮疹表现为小、厚、硬、少;入组病例经镇静止惊及对症支持治疗后仅1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余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2019年本院手足口病合并惊厥患儿病原以CA6为主,其所致手足口病皮疹以大疱表现为主,恢复期可出现脱皮、脱甲;死亡病例仍为EV71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住院患儿病原体类型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5年度徐州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人口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儿粪便标本,提取病毒RNA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病原学检测。 结果2015年度本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 792例,其中男1 842例,女950例;重症10例,死亡3例;年龄72 d~11岁。3~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期,入组患者共发病1 738例(62.24%),4月达到顶峰,发病425例(15.22%)。发病人群集中在1~3岁幼儿(1 471例、52.68%),且以散童及幼托为主,其中留守儿童占29.98%(837/2 792),二次感染患儿占19.99%(558/2 792)。患儿近3个月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营养状态差以及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的患儿在本院手足口病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9.68%(1 108/2792)、59.81%(1 670/2 792)和64.97%(1 814/2 792)。病原学检测显示:EV71阳性率为56.23%(1 570/2 792),CoxA16阳性率为13.83%(386/2 79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0.59%(854/2 792)。收集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家长大便标本共102例,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中44例(43.14%)EV71阳性。 结论2015年徐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仍较多,并以EV71感染为主;留守儿童及二次感染患儿中重症患者比例较高且病情更重;成人隐性感染可能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T细胞亚群的表达。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共302例,其中EV71感染患儿110例,依据EV71感染患儿中枢神经有无被累及分成轻症组(69例)与重症组(41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8、CD3+CD8+、CD3+CD8/CD3+CD8+、Th1、Th2、Th1/Th2、Tc1、Tc2、Tc1/Tc2、Th17、Tc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Th17/Treg所占比率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γ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 结果轻症组患儿血清Th1、Th1/Th2、Tc1和Tc1/Tc2所占比率为(9.59 ± 2.15)%、(8.67 ± 2.19)%、(28.82 ± 5.49)%和(56.39 ± 10.48)%,重症组分别为(13.58 ± 2.74)%、(9.45 ± 2.29)%、(40.46 ± 6.37)%和(54.87 ± 9.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2.159、11.470、13.925、10.542,P = 0.016、0.013、0.008、0.035);轻症组患儿血清IFN-γ和IL-17A水平分别为(11.32 ± 2.76)pg/ml和(6.38 ± 2.10)pg/ml,重症组分别为(11.38 ± 2.65)pg/ml和(12.59 ± 3.58)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2.590、11.664,P = 0.024、0.019)。 结论EV71感染后手足口患儿机体内Th17/Treg与Th1/Th2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