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缪冬梅  周易  甘玉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08-3410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方法:30例心内直视术病人随机平均分为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两组。停跳组降温致食管温度(25±1.35)℃,并从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高钾停跳液,灌注量15ml/kg,同时在心脏表面及心腔内冰盐水浸泡,致心脏停跳,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组降温至食管温度(31±1)℃,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控制心率在40~70次/分。结果:两组病例术中血液动力学均较稳定,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CK-MB、CK、LDH、α-HBDH均较术前增高,尤以停跳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内直视术麻醉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对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手术两组患者的血浆肌钙蛋白 ( c Tn- )值 ,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2 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于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实验组 ,同期随机选择 2 0例施行常规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作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时相的血浆 c Tn- 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术前 c Tn- 值差异无显著性 ,转机后两组 c Tn - 值均升高 ,对照组比实验组增高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组和停跳组心肌细胞的存活情况,心肌酶变化,讨论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和停跳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6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组(n=30)和停跳组(n=36),分别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和停机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用原位DNA标记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不停跳组和停跳组心肌细胞存活情况在转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停机时不停跳组比停跳组增高。结论心肌细胞存活情况在不停跳组比在停跳组高,不停跳手术要比停跳手术显示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前瞻性检测停跳组与不停跳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心肌酶变化,评价停跳与不停跳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3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停跳组(n=18)和不停跳组(n=15),分别在术中体外循环转机前及停机时留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技术,光学显微镜下检测标本心肌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术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停跳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比不停跳组增高(P〈0.05),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术前cTnT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CPB末和术后2h停跳组cTnT比不停跳组增高(P〈0.05)。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不停跳心脏手术中比在停跳心脏手术中低;不停跳心脏手术比停跳心脏手术显示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2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患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浅低温不停跳组(Ⅰ组)12例、低温停跳组(Ⅱ组)8例。两组均切开右心房置入冠状静脉窦(CS)灌注管,不停跳组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T1)、CPBl5min(T2)、CPB停止时(T3)及停止后15min(T4)取冠脉血和右心房心肌,停跳组分别于转流前(T1)、主动脉阻断时(T2)、主动脉开放时(T3)、主动脉开放后15min(T1)取冠脉血和右心房心肌。测定冠状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钙-ATP酶(Ca2^ -ATPas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观察两组心房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段两组LDH、CK均呈上升趋势,停跳组明显高于不停跳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停跳组SOD明显低于不停跳组而MDA明显高于不停跳组。停跳组心肌组织Ca^2 -ATPase、NOS活性较不停跳组低。结论与传统的冷停跳心脏手术相比浅低温不停跳手术具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低温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两组病例均于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抽取抗凝静脉血,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均于术前24h、术后7d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值。就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与停跳组在术后0.5h、24h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恢复正常,有统计学意义(不停跳组P〈0.05,停跳组P〈0.01)。不停跳组术后7天,IgA高于术前水平,IgG低于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跳组术后7天,IgA、IgG高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可见,术后7天不停跳组IgA、IgG、IgM均高于停跳组,其中IgA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法。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和必要的辅助手段。CBP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损害,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全身炎性反应。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对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32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的研究,探讨该手术的优点和意义。方法 1995年7月 ̄1997月10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疏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行先心病矫治术109例,后心病瓣膜置换和(或)成形术20例,心脏粘液瘤摘除术3例。术中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停跳液,心脏有持续供血,术中缓慢跳动。结果 术后130例治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2例(1.5%)。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使心肌在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右心系统的先心病病人 ,各 19例给予浅低温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不停跳组手术时间短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 ,心律失常、心肌酶改变等明显优于停跳组 (P <0 0 1)。结论 该手术时间短 ,心肌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少 ,是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心肌停跳液是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脏自动复跳剂。目前心肌停跳液种类繁多,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各异,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试制了心肌停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性ATP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5例和对照组(B组)1 5例,A组采用含ATP的st.Thomas Ⅱ号停跳液,B组采用st.Thomas Ⅱ号停跳液,分别以临床效果、血中肌钙蛋白T(CTnT)评价两种诱导停跳液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实验组停跳液能达到与对照组停跳液同样好的停跳效果;(2)心脏自动复跳率实验组(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实验组拔管时间以及在ICU停留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3)心肌形态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ATP停跳液较单纯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与常规心内直视手术在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 5 0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不停跳组、冷血组、冷晶组。于体外循环前 ,开放上下腔静脉后即刻 ,停体外循环机 1、6、12、2 4、4 8h分别抽静脉血 5ml测定肌钙蛋白I ;电子显微镜观察心内手术毕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发现不停跳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与冷血组和冷晶组相应各时间点肌钙蛋白I有显著差别 (P <0 .0 5 )或非常显著差别 (P <0 .0 1)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不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其它两组。冷血组和冷晶组相应各时间点肌钙蛋白I有显著差别 ( P <0 .0 5 )或非常显著差别 ( P <0 .0 1)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冷血组心肌超微结构优于冷晶组。结论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冷血组和冷晶体组 ,而冷血组优于冷晶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cTnI)动态变化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40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中,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心胸比率及左心室功能无明显差别.男28例、女12例,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20例.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停跳组(室缺组),Ⅱ组为不停跳组(房缺组).两组病人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机前、转机中、停机及术后1、6、12、24、48、72、96 h取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同时描记心电图及用超声测量24、72、168 h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 cTnI停跳组显著增高(P<0.01),不停跳组变化不明显(P>0.05).AST、LDH、CK、CK-MB、HBDH停跳组术后24 h内明显增高,不停跳组AST、LDH、CK、CK-MB、HBDH活性也发生变化,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F在停跳组恢复减慢,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结论 cTnI可以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评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特异性指标,其血浆浓度的改变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姜敏炎  陈亮  张剑平  吴伟敏  唐岳云  蒋平  李晓霞 《江苏医药》2005,31(8):576-577,i0001
目的探讨浅低温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5min,体外循环后2、6、24和48h采血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并取右房心肌组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再灌注后CK、CK-MB、LDH、AST比实验组明显增高(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变化明显,实验组基本不变。结论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患者CK、CK-MB、LDH及AST活性,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关键,心脏不停跳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其机理是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使心脏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的一种手术广泛,保持着较接近生理状态的有氧代谢,酸硷平衡和电解质代谢,故能避免由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高钾停跳液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产生,能有效的防止术后低心排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本组2例瓣膜置换病人EF 33~38%,心功能Ⅳ级,由于不停跳病变心肌没有遭到高K+,低温,停搏,定额等非生理性,避免了再灌注损伤,有效的防止已病变的心肌进一步损害,故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低温冷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2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组(BH组),另一组为低温晶体心停搏液心肌保护组(CCP组),每组各10例。分别在转流前、开放主动脉后1h(BH组为开放上下腔静脉后1h,下同),术后6、24、48、72h采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两组间比较cTnI、CK-MB及SOD在开放主动脉后1h、术后6、24、48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cTnI于术后24h达到峰值,术后72h降至正常水平(P>0.05);SOD水平开放主动脉后1h为最低,后逐渐升高,至术后72h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基本能避免缺血损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之低温冷停跳是一种更安全、更接近于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中 ,需阻断冠状动脉血液使心脏停跳 ,手术野无血或少血 ,心肌在此过程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如何改善在围手术期间这种缺血缺氧状态 ,2 0世纪 5 0年代以低温作为心肌保护 ,195 5年由 Melrose首先提出心脏停跳液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Eretshneder、Eirch和 Hesrse将低温晶体停搏液应用于临床。自此 ,复杂和长时间的心内直视手术得以顺利开展。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 ,如何提高心肌保持技术成为心脏外科的重要问题 ,同样心肌保护也是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关心肌保护的理论很多 ,现介绍当今的一些热点问题。1 含血停跳液低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与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心脏不停跳组23例,在浅低温(鼻咽温度31℃~34℃)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脏停跳组22例,在低温(鼻咽温度25℃~28℃)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使用人白细胞介素4(IL-4)酶联免疫分析(ELISA)、人白细胞介素7(IL-7)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采用酶标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血清中T淋巴细胞人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含量,观察两组手术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影响。结果心脏不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至术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h升高(P<0.05);术后24h明显升高,术后7d下降,仍高于术前,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IL-7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CPB引起T淋巴细胞IL-4、IL-7升高,IL-4变化在心脏停跳组尤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IL-7变化在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均无统计学意义。IL-4在CPB创伤、炎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CPB)手术对IL-4影响小,有利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两种术式,对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蛋白在反映心肌损伤中的不同特点。方法30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组Ⅰ)和冷晶体停跳组(组Ⅱ),每组15例。术前至主动脉开放后共8个时间点测定血清H-FABP和cTnI浓度。结果两组术后血清H-FABP、cTnI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多时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心脏不停跳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减少H-FABP、cTnI的释放,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H-FABP变化快速,有更早的峰值浓度出现,是一项早期、敏感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69例先心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1-35℃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7—9kPa,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2例术后36—48h出现脑空气栓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2周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低心捧综合征,药物治疗得以纠正。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4∶1含血停跳液和冷晶体停跳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期间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将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分别采用含血停跳液灌注(观察组)和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对照组),进行心肌保护临床观察。观察组先用高钾4∶1混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每隔20~30min用低钾含血停跳液灌注一次。对照组用4℃冷晶体心脏停跳液灌注,每隔20min灌注一次。结果: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94. 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 40 % )。术后心低排发生率,观察组( 8. 8 % )明显低于对照组(17. 60% )。结论: 4∶1含血心脏停跳液较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