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与脑梗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佟彤  白松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8):365-366
高脂血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相比其危害性易被医生忽视,因此脑卒中时的高脂血症远远不像心脏疾病时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大量实验性研究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脑卒中时的血脂异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04年最新的《脑卒中治疗指南》指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应作为脑梗塞发生的一级预防药物。他汀类药物除能降低胆固醇外,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表1)。因此,他汀类不但能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红娟 《日本医学介绍》1992,13(10):453-454
丙丁酚(probucol)与其他高脂血症治疗药物不同,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而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已知,体内氧化LDL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和进展有直接关系。本药抑制LDL 的氧化变性,抗动脉硬化,近年来已受到重视。在高胆固醇血症中,LDL 增加的高脂血症Ⅱa 型发生率最高,治疗主要使用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阴离子交换树脂、丙丁酚等。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重病例,临床上可采用LDL 分离装置,现在一般是与其他药物疗法并用。其他治疗方法的降低胆固醇的机理都已经很明确,但本剂机理尚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蛋白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蛋白尿作用守山敏树等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降压药,在日本使用已有14年。1985年Taguma等首次报道了ACEI能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减少。此后,临床上逐渐明确,ACEI不仅对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4.
刘倩  孙军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9):423-424
一、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胰酶抑制剂的评价最初的胰酶抑制剂,是从牛肺中提取的抑肽酶。该药于1953年由Freg首先作了临床病例报告。到60年代对抑肽酶的临床应用效果已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抑肽酶的投用方法多数是经静脉给药,只有极少数是通过腹腔动脉给药。抑肽酶能降低死亡率的报告较多,而对胰腺自身病变的改善尚无定论。因抑肽酶能抑制血中的胰酶,故可见有改善全身症状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极少数通过灌流胰腺的动脉直接注射胰酶抑  相似文献   

5.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石田尚志等一、肾脏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众所周知,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在肾脏损害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Bren-ner提出“高滤过学说”以来,肾小球内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ACEⅠ)对血...  相似文献   

6.
铁代谢与肝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离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主要作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铁和肌肉中的肌红蛋白铁而从事分子氧的运输作用。它还存在于一切细胞之中,催化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而形成多数的酶活性中心,并与细胞生长和凋亡等机制相关。铁离子如果在体内存在过剩,则其毒  相似文献   

7.
免疫抑制剂致药物性肾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8):351-355
免疫抑制剂与类固醇激素一起用于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治疗。目前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的药物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菌素(CyA)和他克莫司,还有日本开发、广泛应用的咪唑立宾(mizoribine,MZB)。近来,免疫抑制剂不仅用于器官移植,也成为肾脏领域肾病综合征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lin inhibitor,CNI)类免疫抑制剂的共同副作用为肾损害,特别是长期应用导致的慢性肾毒性已成为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有结构,正常情况下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长度是决定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的分子标志。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核酸蛋白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与癌症及一些增生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及一些增殖活跃的细胞由于端粒酶的激活维持了端粒长度而延长细胞的存活时间获得永生。根据目前已经检测出的肿瘤组织标本的统计学分析,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达到84%一95%,而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仅为4%左右。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端粒酶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对于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针对抑制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并有可能直接导致肿瘤治疗的突破。本文阐述了有关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上,拉米夫定展示了划时代的效果,大大改善了治疗面貌,但耐药株的出现却又构成了巨大问题。目前,对于耐拉米夫定HBV株也已开发出了并仍在继续研制有效的新代逆转录酶抑制剂。利巴韦林 干扰素联合治疗使丙型肝炎的治疗有效率提升,同时,以HCV丝氨酸蛋白酶和RNA多聚酶为靶位的新一代抗病毒药亦在研发之中。  相似文献   

10.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及抗醛固酮药为主进行治疗,但现在还是预后不良的综合征。其原因是该病涉及到多种基础疾病的综合征,每个病例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理不同及心脏以外的合并症,特别是代谢障碍可直接、间接影响心脏。  相似文献   

11.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1):526-526
在生物体内氧分子还原产生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活性氧”的中间产物。活性氧除了可在线粒体及其它的细胞器中产生以外,外界环境的紫外线、放射线、金属及可修饰硫醇基样的化学物质也可以诱导其发生。1990年代初发现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可以传递转录因子活化信号。由此人们认识到,体内的氧化应激也可以具备传递信号的作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及机体内酶的活性调节都与硫醇基的氧化还原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脂质代谢     
庄祥云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1):490-493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症的严重危险因素,通过对日本人冠状动脉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1997年日本动脉硬化学会提出了日本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管理标准(表1)。有关引起调节脂质代谢的各种蛋白质、酶、受体等基础方面研究的开展,对临床质量的提高具重大影响。伴随近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已可制成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以及体内基因导入法,进一步明确了细胞内脂质代谢相关酶的调节机制。一、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脂血症中,有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Ⅲ型高脂血症、Ⅰ型高脂血症的病因,各种LDL受体及阿朴蛋白B的异常、阿朴蛋白E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任常陵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0):465-466
首次证明以利尿剂为中心降压药有效的是1967年发表的VACS(Veterans administration cooperative study)研究。其后,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口服降压药问世,为了证实这些新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效果而进行了广泛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病人行LDL血浆清除疗法时发生休克日本境内已有13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DE)抑制剂的家族性高脂血症病人,施行低密度酯蛋白(LDL)血浆清除疗法(apheresis)时发生休克的报告。LDL血浆清除疗法固然有降低血压的可...  相似文献   

15.
ACE抑制剂的有用性和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E抑制剂的有用性和限度日和田邦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做为心血管领域的治疗药物,已获得稳固的地位,成为广泛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其原因在于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系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步,证明了ACE抑制剂的用途。显...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摄取量的逐年减少已成为社会问题,据统计日本人1950年的膳食纤维摄取量为23g/日,而1985年则降至16g/日,已成为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等疾病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原光彦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10):438-444
众所周知 ,小儿肥胖、高脂血症不论是现时 ,还是未来 ,都将损害健康。因此 ,从儿童期开始对肥胖采取相应对策或预防其发生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专辑选译自《小儿科》2 0 0 1年第 42卷第 2期特集“小儿の肥满·高脂血症” ,共载文 5篇 ,系统阐述了小儿肥胖评价标准及发生机制 ,详细论述了小儿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及其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小儿肥胖、高脂血症不论是现时 ,还是未来 ,都将损害健康。因此 ,从儿童期开始对肥胖采取相应对策或预防其发生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专辑选译自《小儿科》2 0 0 1年第 42卷第 2期特集“小儿の肥满·高脂血症” ,共载文 5篇 ,系统阐述了小儿肥胖评价标准及发生机制 ,详细论述了小儿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及其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 ,小儿肥胖、高脂血症不论是现时 ,还是未来 ,都将损害健康。因此 ,从儿童期开始对肥胖采取相应对策或预防其发生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专辑选译自《小儿科》2 0 0 1年第 42卷第 2期特集“小儿の肥满·高脂血症” ,共载文 5篇 ,系统阐述了小儿肥胖评价标准及发生机制 ,详细论述了小儿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及其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小儿肥胖、高脂血症不论是现时 ,还是未来 ,都将损害健康。因此 ,从儿童期开始对肥胖采取相应对策或预防其发生 ,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专辑选译自《小儿科》2 0 0 1年第 42卷第 2期特集“小儿の肥满·高脂血症” ,共载文 5篇 ,系统阐述了小儿肥胖评价标准及发生机制 ,详细论述了小儿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及其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