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应对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协调应激与应激反应之间的一个重要因素[1,2].本研究立足于武警部队现实,采取由心理学专家培训骨干,再由骨干对战士进行团体辅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一方法在改善应付方式、提高社会支持上是否有效,为部队的团体辅导开辟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团体辅导对自闭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30例自闭儿童家长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另选30例自闭儿童家长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两组家长进行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两组家长干预前几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团体辅导后,与辅导前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团体辅导,有利于改善家长心理状况,提高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战士心理健康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旅卫生队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理问题战士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临床分组,常规心理辅导组100例和团体心理辅导组100例。结果团体心理辅导组战士SCL-90评分优于常规心理辅导组,团体心理辅导组战士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评分优于常规心理辅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在战士中的应用后可以明显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战士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对于战士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礼翠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56-157
目的探讨对适应不良的中职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帮助新生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及新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新生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获得心理归属感。方法运用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游戏、心理剧、交流讨论等方式对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能有效解决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组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半结构化团体心理辅导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42例病理确诊1年以上、预期生存期大于半年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半结构化团体心理辅导,并在辅导前和辅导结束后4周分别进行QLQ-C30、SAS、SDS、SSRS和应对方式问卷评估。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患者抑郁、焦虑、疲乏、食欲丧失、失眠及疼痛评分显著降低(t=2.751~7.280,P=0.000~0.006);总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及社会支持在小组干预后则显著增强(t=-10.442~-3.489,P=0.000~0.001);应对方式无明显变化(t=-0.428~1.869,P=0.069~0.672)。结论半结构化团体心理辅导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和社会支持,但对患者的应对方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12名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干预前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贫困生16PF在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在忧虑性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②在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③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遵义医学院临床心理专业学生2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遵义医学院临床其他专业学生52例,以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双亲或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农村或城市为配比条件,采用1∶2配对.对实验组进行连续7学期的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两组分别作辅导前后测评比较.测量工具为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 实验组团体辅导后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验后的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认知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能力,指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调适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护理本科生护理心理学线上课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使用潜意识投射工具“OH卡”为主要工具,开展主题为“‘疫’路心旅”的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在体验网络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疏解负性情绪、认识自己、关注当下、反思成长、感知同伴支持,同时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知识,提升对团体心理辅导和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经济而有效。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并总结出我国的团体心理发展情况,从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机制和研究人员、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阐述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提出其不足与局限之处,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从而促进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得到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战士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在辅导前后分别对34名战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并分别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辅导前战士SCL-90各因子分除了精神病性1项外均高于全国常模,经团体辅导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焦虑5个因子分明显下降,与辅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团体辅导可以改善消防战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礼翠  陈捷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22-123
目的 探讨新生适应新环境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提高中职生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在我校2010级新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一班为实验班,由心理咨询师辅导;一班为对照班,由班主任辅导.辅导结束后用自制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满意度,对辅导方法、辅导的收获、辅导对适应新环境及班级凝聚力帮助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人际交往能力帮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咨询师及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均有实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团体辅导对丧亲者实施的效果的研究。方法:由1名心理治疗师和2名心理咨询师制定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团体辅导方案,对死亡患者家属予干预。结果:死亡患者家属被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团体辅导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在身体生养、情绪、释放、宽恕、自我接纳、重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死亡患者家属接受身心灵全人类健康模式团体辅导后,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负面反应有助于身心成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导师团体辅导实训模式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1名四年级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试验组(176人)和对照组(145人),两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及对照组实训课均由学校统一组织,试验组实训课则由临床导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团体辅导。教学结束后,使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及团体辅导主观评价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护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总分及职业认识和自我规划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团体辅导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导师团体辅导实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规划水平,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前移的有益尝试,能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医科大学新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生涯规划辅导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广东医学院40名新生在团体辅导前进行调查,依据结果确定辅导内容;运用多种形式的团体辅导方法进行干预,对团体成员在辅导中、辅导结束时以及3个月后进行调查。结果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中成员投入程度较高,辅导结束时,成员的满意度较高,辅导结束3个月后,团体经验对成员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结论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是帮助医科大学新生提高生涯自主意识和规划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姗姗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6):140-142
1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况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与个体心理辅导相并列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20世纪初在欧美最先发展起来,它不仅做矫正性治疗,同时也为正常人提供发展性教育和培训。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被介绍到我国,一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通过实践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最终得出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改善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五年制高职护生人际交往困难状况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级和2017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为研究对象,辅导前后对4个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实验班对人焦虑分量表得分由(4.89±2.04)分下降至(4.05±1.3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班有留守经历的被试对人焦虑分量表得分由(5.70±2.13)分下降至(4.45±1.3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五年制高职护生特别是有留守经历护生的人际交往困难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以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任意2项得分≥70分为筛选标准,筛查出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7名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其余40名未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对照组,参加活动前后分别填写心理健康测查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PHI量表显示,其抑郁、焦虑、疑心、病态人格、脱离现实5个分量表分有明显的降低,辅导前后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16-PF显示,其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的得分增高,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独立性4个因子得分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16-PF次元因素中,在适应与焦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及专业有成就4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P〈0.01),而对照组学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改善高交往焦虑新兵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交往焦虑得分大于49分的64名武警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两组与其他战士一样参与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心理训练,并共同参加一次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交往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以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经6周团体咨询后,实验组除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无显著差异外,交往焦虑得分、积极的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等明显改善(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新兵交往焦虑水平,还能提高新兵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影响研究.方法大一时抽取345名大学生,大二时抽取其中100名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大四时进行防御机制问卷调查.结果未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与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在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和和掩饰防御机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不成熟防御机制比较中,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自我防御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事故后飞行员心理危机及心理应激反应症状的疗效。方法对34例事故后飞行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抽取37例飞行员作为对照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表对事故后飞行员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辅导组与对照组相比,团体辅导后飞行员的SCL-90各因子分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尤以躯体化t=5.14,P〈0.01;人际敏感t=4.31,P〈0.01;抑郁t=4.43,P〈0.01;焦虑t=3.37,P〈0.01下降幅度较大,设计的5个心理辅导单元中,辅导效果满意度最好的是:同舟共济79.4%。团体辅导结束2年后追踪调查发现:辅导后改变占首位的是:有33.3%的人感到心情愉快。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地改善事故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且有较好的远期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