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书捷 《现代养生》2013,(16):48-49
剖宫产术后由于产妇长时间卧床,下肢活动减少至下肢血流缓慢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高危因素的存在,常易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应早期诊治。本文就剖宫产术下肢静脉栓塞的诱因、护理及预防措施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辛绍伟 《山东卫生》2004,(10):51-52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胭窝部的静脉血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发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其他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升高。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冯丽丽 《现代保健》2010,(18):190-190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2例产褥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治疗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彩色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体会,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普勒超声检查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管腔内径、血栓形成部位、回声特点及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管腔内径扩张,不能被压瘪,血栓表现为均质低-无回声,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亚急性及慢性期血栓回声增强,血栓部位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动态观察其演变状态,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的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周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顽症,长时间站立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较正常人高60%。手术室护士患下肢静脉曲张,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密切关系。笔者通过对西京医院外科手术室护士患下肢静脉曲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会君 《现代保健》2008,(30):62-63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骨科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且疗效比较肯定,但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发病机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即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形成,长期卧床,外伤和术后及一些遗传或获得因素均可致高凝状态,肢体长时间被动体位,术后疼痛或麻醉作用,局部肿胀。肢体活动减少,进一步使静脉血流减慢或淤滞,手术操作或原发创伤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且可激活一些组织因子和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7.
《江苏卫生保健》2016,(10):18-18
每到冬天,很多老人都会感到下肢寒冷。这跟身体结构密不可分,人体下肢距离心脏最远,同时又受到重力影响,局部血流相对缓慢,老人抗寒能力较差,天冷时活动相对减少。但如果感觉到下肢寒冷症状难以消除就应当加以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传统方法,但此法为有创检查,易引起并发症[1]。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问世以来,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就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价值作一探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1997年6月~1999年6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简称CDH)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在23~80岁,平…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内不正常地凝集,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常并发于股骨粗隆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这部分患者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则使其发病率随之增加,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则更增加了特殊型,由于手术创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细胞减少,造成高凝状态,长时间的卧床可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滞留在血管内,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造成内膜损坏,激活凝血过程,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有的老年人经常感觉一侧或双侧下肢关节不适,疼痛肿胀,起初疼痛多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休息或卧床后好转:后来走平路也疼,膝关节活动时有响声。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患上了骨刺。  相似文献   

11.
《健康大视野》2014,(13):67-67
久坐族。是指那些需要经常坐着上班的一族,长时间面对电脑,长时间开车,他们所表现的特点是一周至少坐五天。故被称为久坐族。首先,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立,下肢肌肉收缩活动相对减少,导致人体血液的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此时再猛然活动,如猛地起身伸腰、大幅度摆动胳膊等,很容易牵动不稳定的血栓,使之脱落造成血栓栓塞,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特别容易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以往血管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下肢血管造影,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况.对诊断下肢动脉的病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5月—2012年5月,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其在本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监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壁厚度、动脉内径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已成为了目前无创性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方法,它既清晰地在二维上显示了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改变,又经过彩色多普勒的血流显像,提供了丰富的下肢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老年围手术期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外科系统70例老年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给予早期活动,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活动能有效预防老年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天冷时,尤其是停止活动的时候,下肢特别是脚部便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人的下肢距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的原因,若为了行走方便,穿着较少,就会感到寒冷。但有的人即使气温并不太低,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仍感下肢寒冷、麻木,甚至夏季也不例外,这种异常的下肢冷,往往是某种疾病的一种报警信号。遇到这种异常的下肢发冷,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切莫大意。引起下肢寒冷的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金耀泉  李惠新 《现代保健》2008,(35):107-10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下肢动脉病原体变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作为临床重要的诊断依据。结果 41例病例中,糖尿病26例,下肢动脉病变为血管内膜增厚,迂曲,动脉腔内粥样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管内彩色充盈缺损及扩张,阳性率为70%。下肢动脉重度粥样硬化3例,声像图示动脉多发性粥样斑块,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的彩色血流图。外伤性动脉瘤2例,为液性扑动性暗区和彩色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应用证明是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具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济舱综合征”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乘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由于长时间坐在相对狭小的座位上不动,导致双下肢静脉血液淤滞、发生凝固形成血栓,下飞机活动后血栓脱落,并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阻塞肺动脉(肺栓塞),轻者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重者可引起猝死。由于经常有关于乘坐飞机经济舱后出现致死性“肺栓塞”的报道,故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及价值。方法用PHILIPS5500及IE3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L11~3MHz,对3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患者下肢动脉的内径、是否有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二维显示管腔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处彩色血流变细、血流加快,可见多彩镶嵌血流,完全阻塞时血流中断,信号消失不能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较高、无创伤,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翠英 《工企医刊》2003,16(2):34-34
我院对经彩超血流检测确诊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为我院1999年7月~2000年3月经彩超血流检测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内  相似文献   

20.
韩丽静 《现代保健》2010,(14):159-15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时期特征,探讨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二维超声检查95 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静脉,观察血管内径、管壁回声、管腔内回声辅以探头加压试验及挤压肢体远端试验,观察其血流情况,频谱形态及测量血流速度,并测量受累部位的血栓范围.结果 急性血栓64例,亚急性、慢性血栓31例,对于完全性阻塞、不完全性阻塞及再通性血栓,彩色多普勒均有特征表现,超声诊断符合率 93.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并能判断阻塞程度,观察血栓不同时期的表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