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下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分娩的产妇93例,随机分为宫内给药组、直肠给药组、口服组,各31例。3组产妇均在胎儿完全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μg,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给药方法给予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组:胎盘完全娩出后,干纱布擦净子宫腔,将米索前列醇400μg放入宫腔内;直肠给药组:将米索前列醇400μg放置产妇直肠内;口服给药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记录产妇第三产程时间、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对比,宫内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明显优于直肠给药组(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宫内给药组12.9%,直肠给药组19.4%,口服给药组9.7%。结论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能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安全有效,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中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方法:将三个月内来我院生产的产妇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A、B两组,A组与B组各50例,A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B组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给药,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B组第三产程的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5);在产后2h以及24h出血量方面,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以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在预防产后出血应用中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出血[1]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为预防产后出血,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姝 《海峡药学》2011,23(12):158-159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探讨较为适宜给药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直肠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各110例,口服给药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u,在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0.4mg口服;直肠给药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u,在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0.4mg塞肛门。结果直肠给药组产后2h内出血量(103.33±27.83)mL、产后2~24h出血量(147.32±43.56)mL、产后出血发生率1.82%、药物的副反应6.36%,均低于口服给药组的(117.34±32.56)mL、(178.78±54.78)mL、6.36%、17.27%(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更能增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副作用轻微,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苏华红 《江西医药》2011,46(12):1128-113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住院分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产妇120例,随机抽取60例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为观察组。另60例产妇单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比较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缩短第三产程的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是一种安全、简单、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09-11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并发产后出血的孕产妇。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缩宫素注射液进行基本处理,均采取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直肠给药,对照组舌下含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相仿,直肠给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舞英 《海峡药学》2010,22(5):142-14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单位,胎盘娩出后立即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塞肛门。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单位,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口服。结果 24h内阴道流血大于或等于500mL的两组各为2例,发生恶心、呕吐、寒战,体温高于39℃的观察组2例,对照组34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本方法给药方便,副作用少,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8.
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三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口服给药、B组采用直肠给药、C组采用阴道给药。结果:A组的出血量相对较小,但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第三产程时间相对较短,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酵在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是肯定的,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给药途径关系不大,但阴道给药易被冲出,影响吸收、造成药物浪费,因此趋向于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但直肠给药应避免污染,口服要注意给药时机。  相似文献   

9.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24例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缩宫素,观察组通过直肠给药给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通过阴道给药给予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休克症状,观察组2h出血量、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和药物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直肠途径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而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 ,约占产后出血的 2 /3[1 ] 。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胎儿娩出后 ,常规肌肉注射催产素 10 U ,为了进一步减少产后出血量 ,我们利用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片在吸收、排泄时间上的差异和药效动力学上的不同 ,对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和催产素减少产后出血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住院产妇中 ,选择无内外科并发症 ,无前列腺素禁忌证 ,无产科并发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 ,阴道顺产的初产妇 2 0 0例 ,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同时又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 2小时内 ,减少产后 2小时内的出血量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法预防产后出血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 ,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其它合并症的阴道分娩、无前列腺素禁忌症的产妇 345例 ,年龄 2 0~ 2 9岁 ,孕周 37至 4 1周 ,新生儿出生体重 2 84 0~ 380 0 g,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 2组 ,共三组。观察组 12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取得良好效果 [1 ] 。我们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配伍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住院行剖宫产手术 10 5例。其中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有 4 4例。高危因素包括巨大儿 1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0例、瘢痕子宫2例、前置胎盘 3例、继发性宫缩乏力 15例等 ,产妇均无米索前列醇禁忌证。 2 0 0 1年共 5 1例 ,为对照组 ,2 0 0 2年共 5 4例 ,为观察组。观察组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7例。其中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的为参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出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产后2 h和24 h两个时间段,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子宫收缩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治疗方式和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方式都具有比较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直肠给药对于减少患者出血量和改善患者子宫收缩情况有着更显而易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具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孕妇16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在胎儿分娩后立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肛塞;对照组给予催产素,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剖宫产者,观察组在术后给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对照组在术后肌内注射缩宫素20U。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防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为实验对象,使用入院单双号日期均分为两组,各85例,在产后出血预防中都使用宫缩素,同时使用米索前列醇,在给药方式上对照组直肠给药、实验组舌下含服,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为4.71%、对照组为5.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为2.35%、对照组为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上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无论是直肠给药还是舌下含服都能很好的控制出血量,且用药安全性高,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83-85
目的观察在行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行剖宫产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为治疗组,另取同时期在本院住院的足月妊娠并单纯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术毕予米索前列醇400μg置直肠,对照组无给药,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在术毕至产后2h期间总出血量及出现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在术毕至产后2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预防性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有效地减少了患者产后2h内出血量及降低产后宫缩乏力出血发生率,适用于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较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顺产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将其随机分为A组(口服给药组)60例和B组(直肠给药组)6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方面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疗效与口服给药效果相似,但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美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51-15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8年12月产科阴道分娩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0例,于阴道分娩第三产程结束后立即直肠纳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80例于阴道分娩第三产程结束后给5%葡萄糖500ml加入缩宫素10U静脉点滴。分别产后观察2、2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2h阴道出血(100±20)ml,24h阴道出血(120±20)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足月妊娠顺产的产妇 1 96例 ,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 (米索组 )、催产素组、对照组 ,对三组产后 2小时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米索组产后 2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催产素组和对照组 (P<0 .0 5、 P<0 .0 1 ) ,且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无明显胃肠道反应。结论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减少和治疗产后出血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减少输血用量等方面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玉治  陈丽华 《海峡药学》2004,16(5):126-127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3年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经阴道分娩的2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120例(米索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米索前列醇600mg直肠给药;B组80例(催产素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20u肌注。结果A组产后2h出血明显少于B组,A组第三产程较B组缩短。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米索前列醇王于直肠.可有效地促进了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其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