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预后较为重要。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经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后,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症,且发病年龄范围逐年扩大,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死亡。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AMI患者57例,进行急诊溶栓,取得较好效果。其中,正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是溶栓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英 《黑龙江医药》2011,24(3):504-5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进行一系列急救治疗与护理措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18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88.9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急救与护理对策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本科室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本院收治的32例心肌梗死患者都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多年临床的经验,以及本院护理人员的不断总结创新,本院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可以非常有效的配合疾病的治疗,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的常见病,发病急,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抢救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尤其对非典型心肌梗死加强临床观察,及时诊断、治疗,多能转危为安,现总结我科2006—2007年收住院的3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丽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01-202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施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有效的观察及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上除有效治疗外,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AMI患者,常因排便用力而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处理好AMI患者的便秘问题,对AMI患者的治疗乃至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就有11例发生便秘。总结此11例便秘患者,注意到其发生便秘与患者卧床制动期间产生负性情绪,排便环境不适应等因素造成的排便困难、排便用力不当密切相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兖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诊并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22例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后,113例安全的送入专科病房治疗,1例现场救治无效死亡、2例转院途中死亡,4例住院期间经多次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5.7%,抢救成功率为94.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重视院前急救和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对减少并发症、下一步正确治疗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19-52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138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康复期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与休息的护理、疼痛护理等,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本组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138例,其中治愈83例,治愈率为60.14%有效41例,有效率为29.71%无效14例,无效率为10.15%;总有效率为89.85%。结论正确的康复期护理方法可以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疾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溶栓治疗后的再通率。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溶栓治疗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能降低患者焦虑,且能提高溶栓治疗的再通率。  相似文献   

11.
透壁性AMI易并发室壁瘤,是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20%。为探讨AMI并发室壁瘤的危险因素,早期给予护理干预,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降低AMI并发室壁瘤的死亡率,我们收集了我院心内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232例AMI患中并发室壁瘤致死的临床资料,对死亡的危险因素、早期护理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普通护理组)77例,观察组(舒适护理组)76例,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2.9%、并发症发生率为57.9%、死亡率为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2006年9月以来,对58例急性期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给予积极地护理配合,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治愈出院45例,死亡10例。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心率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结论加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情观察并采用细致全面的饮食护理、排便护理一心理护理、胰岛素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有利控制病情发展,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达到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①控制危险因素。②开展康复健康教育。③加强心理康复护理。④早期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结果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有针对性地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可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机体功能,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IABP)可有效恢复梗死区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1].2002年3月~2006年2月我科对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泵衰竭行急诊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应用了IABP辅助支持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医学诊疗手段地不断提高,对AMI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AMI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了总结。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均抢救成功。结论:护士做好AMI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康复指导.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挽救生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领弟 《河北医药》2009,31(15):2021-2022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是主动的心肌再灌注治疗,可以达到及时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及时、严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急诊PCI成功的关键;精心周到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1]。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完成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6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IABP)可有效恢复梗死区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1].2002年3月~2006年2月我科对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泵衰竭行急诊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应用了IABP辅助支持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