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热敷腰骶部背腧穴促进妇科腹部术后病人排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萍  刘志英 《护理研究》2003,17(9):523-524
目的 :观察热敷腰骶部背腧穴对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腹部手术病人 5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治疗组采用热水袋热敷腰骶部背腧穴 ,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 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0 1)。结论 :热敷腰骶部背腧穴 ,可以明显地促进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排气、排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热敷腰骶部背腧穴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排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方法:采用热水袋热敷腰骶部背腧穴的方法,对20例诊断为子宫及卵巢良性肿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及(或)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与20例术后按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结果:术后给予热敷背腧穴治疗的患者,热敷1h后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加(P<0.001);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未热敷组明显缩短(P<0.001),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分别为35.3±12.4h与60.9±18.2h,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4.1±20.6h与92.5±23.8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妇科腹部术后患者热敷腰骶部背腧穴,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腰骶部背腧穴对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腰骶部背腧穴,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5)。结论:艾灸腰骶部背腧穴可明显地促进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排气、排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吴瑞云 《全科护理》2020,18(13):1621-1624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奄包穴位热敷对促进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排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术后第2天用四子散热奄包穴位热敷腹部,并配合艾灸足三里,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腹部肿胀和肠鸣音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病人的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腹胀、肠鸣音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病人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GSRS胃肠道评分结果则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采用艾灸双足三里穴联合中药四子散热敷腹部措施,能减轻病人术后腹胀和肠鸣音发生情况,能促进病人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且有利于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枳实消痞汤穴位敷贴。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枳实消痞汤穴位敷贴可显著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1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按妇科腹部手术治疗后进行护理,治疗组加服四磨汤口服液20 mL/次,每隔8h 1次;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腹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可以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有效预防腹胀的发生,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并给予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能有效缓解腹腔镜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热敷联合咀嚼口香糖对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普外科腹部外科术后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术后护理,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腹部湿热敷;观察组术后2h开始给予中药穴位热敷联合咀嚼口香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外科术后早期开始给予中药穴位热敷联合咀嚼口香糖,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质量,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敷贴联合热奄包对改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从2017年入院于厦门市中医院产科的剖宫产产妇中,选取符合标准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吴茱萸穴位敷贴联合热奄包护理。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照组所采用的一般产后护理,从肠鸣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都与现有文献大概一致,为一般代表性的数据[7]。而观察组在使用了吴茱萸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热奄包进行对照治疗后,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各项疗效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有明显疗效。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吴茱萸穴位敷贴联合热奄包护理,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产妇95例,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48h腹胀例数。[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有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莱菔子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骨科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骨折手术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开始实施莱菔子热敷脐部配合腹部按摩,每天2次,连续3 d ~5 d;对照组则接受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莱菔子热敷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方法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体位、活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摩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3个穴位。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程度进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腹胀程度小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方法可有效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灸神阙穴促进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非胃肠吻合手术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温灸神阙穴,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呕吐发生率。结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及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张华妹 《家庭护士》2009,7(10):851-85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妇科腹部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剖宫产术产妇95例,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48h腹胀例数。[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48h腹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茴香热敷配合腹部按摩有助于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晓云 《全科护理》2016,(7):683-68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胃泌素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分别为6.0%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穴位敷贴可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蠕动,而调节血清胃泌素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对剖宫产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剖宫产手术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妇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记录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食欲、泌乳、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卢丽琼 《护理研究》2010,24(8):2020-2021
[目的]探讨莱菔子热敷配合腹部按摩对骨科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骨折手术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开始实施莱菔子热敷脐部配合腹部按摩,每天2次,连续3d~5d;对照组则接受骨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莱菔子热敷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吴茱萸热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腹部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联合吴茱萸热熨腹部。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和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吴茱萸热熨腹部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取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胃肠道组和非胃肠组手术各40例,各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组,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护理外,术后12h 开始进行穴位按压,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等情况。 结果 胃肠手术和非胃肠组手术的术后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穴位按压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