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一:为了不害龋齿,必须常刷牙. 牙科医生建议一天刷牙的次数不要超过两次,特别是对珐琅质过敏或者呈蛋清色的人以及补牙多的人.如果牙的颜色近似象牙白或者常抽烟,每天刷牙的次数可以增加到3次.刷牙次数过多,牙膏中含有的磨料可以洗刷珐琅,易加重龋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市小学生龋齿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市小学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患龋率为39.25%,且与每日刷牙次数、饭后清洁口腔、每次刷牙时间有关.建议小学生每日刷牙次数应为三次,每次刷牙时间3min,并保持正确的刷牙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三门峡市11所幼儿园2165名儿童,对所有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统计龋齿患病率;调查儿童家长关于儿童口腔卫生、饮食等方面情况,分析龋齿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 165名幼儿园儿童中检出龋齿患儿1 145例,龋齿患病率为52.89%;检出龋齿3 562颗,平均龋齿3.11颗/人;小班、中班、大班龋齿患病率分别为42.70%、50.69%、65.49%,随着班级升高,龋齿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龋齿儿童与非龋齿儿童主要照顾者、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睡前吃甜食、吃巧克力或糖果情况、喝碳酸饮料和果汁情况、开始刷牙时间、每周刷牙次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低、睡前经常吃甜食、经常吃巧克力或糖果、经常喝碳酸饮料和果汁、3岁后开始刷牙、每周刷牙7次是引起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应对幼儿园儿童主要照顾者进行龋齿健康知识宣导,指导其规避引起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选取德阳市区7所幼儿园共347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对儿童家属行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347例学龄前儿童中患有龋齿共179例,患龋率51.59%,其中共检出648颗龋齿,龋均为3.62颗;患龋牙主要分布在上下颌乳中切牙、第一、第二乳磨牙,有明显左右对称趋势;断奶年龄、甜食食用频率、夜间进食频率、刷牙开始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查看刷牙效果、家属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与患龋有关(P0.05),其中甜食食用频率≥3次/d、夜间进食频率≥4次/周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2次/d、使用含氟牙膏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儿童饮食、刷牙等健康知识宣传,预防龋齿发病。  相似文献   

5.
你会刷牙吗     
<正>刷牙是指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是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正确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重要环节,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龋齿,而且对牙龈还能起到按摩的作用,还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减少牙周病。专家建议我们,至少每天早晚2次刷牙,早晨如果实在来不及,也必须用漱口水或茶水代替来清洁口腔。一部分人只注意早上刷牙,而忽略晚上刷牙,其实晚上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因白天人们通过说话、进水进食、唾液的分泌等清洁了牙齿并抑制细菌生长。晚上睡着后,人体一切代谢都降低,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细菌繁殖加速,为防止龋齿和牙周病发生,就应晚上睡觉前刷1次牙,晚上刷牙后就不该再进食。据测试,每刷牙1次,可减少口腔中细菌的70%,而漱口只能减少1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地区3-5岁儿童2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保健措施,实验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干预后半年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龋齿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儿每日刷牙2-3次人数更多,正确刷牙比例较高,儿童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综合保健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洛阳市中学生口腔卫生知信行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洛阳市中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龋病检查.结果 调查中学生610人,龋患率为32.5%,17.0%的学生有过口腔医院就诊经历,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P<0.05).不刷或偶尔刷牙的学生中62.1%患有龋病;随着刷牙次数的增多,龋患率有减低的线性趋势(P<0.05).讨论 中学生坚持每日刷牙两次可有效预防龋齿,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的口腔内都含有大量的细菌及食物残渣,细菌在污物上发酵繁殖,产生乳酸而腐蚀牙齿,造成龋齿。由于儿童口腔粘膜柔软,血管丰富,机体抵抗力较成人低,更易诱发龋齿,因此,口腔保健应从幼儿期开始。首先,要养成天天刷牙的良好习惯,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中积存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防止龋齿的发生。并可以通过刷毛的机械刺激对牙齿及齿周组织起到按摩作用,有利于牙齿发育和牙龈健康。所以,小儿从乳牙长齐后就开始训练孩子刷牙。孩子刚开始刷牙时,要教育孩子注意刷牙方法,不要横刷牙,横刷牙不能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牙  相似文献   

9.
饮茶可防治龋齿饮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去口臭,还可防治龋齿。据报道,口腔医生研究发现茶叶在预防龋齿方面有一定功效。饮茶,用茶叶漱口、刷牙,或用含茶的牙膏均可,但以茶汁刷牙为最佳。这是因为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铅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  相似文献   

10.
陈辉  王晓晨 《现代预防医学》2022,(17):3136-3141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地区壮族儿童青少年龋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4—6月对广西农村地区1 442名壮族儿童青少年进行龋齿流行病学状况调查,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西农村地区壮族儿童青少年患龋率为51.94%; 男生50.20%,女生53.75%,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59,P>0.05)。刷牙开始年龄<3岁及从不刷牙儿童青少年患龋比例较高,每天刷牙次数≥2次者患龋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92、40.76,P<0.01); 巧克力或糖果≥2次/天者患龋率最高,酸汤0次/天者患龋率最高,刷牙后睡前吃东西4~7次/周者患龋率也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7.78、24.76,P<0.05); 认为含氟牙膏的无益处者患龋率最高,认为刷牙时出血正常现象者患龋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0、28.2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代养人为其他者相比,代养人为母亲(OR=0.45,95%CI:0.25~0.81)、祖父母(OR=0.55,95%CI:0.34~0.92); 与每天从不刷牙者相比,每周刷牙1~6次及以上者(OR=0.47,95%CI:0.25~0.91); 认为含氟牙膏有作用者(OR=2.71,95%CI:1.48~4.99),对龋病的发生起保护作用(P均小于0.05)。食用甜品类型为含糖饮料(OR=0.30,95%CI:0.11~0.78)、蛋糕或饼干等甜点(OR=0.33,95%CI:0.17~0.68)者是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小于0.05)。结论 广西农村地区壮族儿童青少年患龋率较高,且受到代养人、食用甜品类型、食用甜品次数、刷牙后睡前吃东西、刷牙开始年龄、每天刷牙次数、含氟牙膏的作用、是否用含氟牙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