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中药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金霞 《陕西中医》2009,30(6):679-68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活血通脉胶囊,静滴脉络宁注射液的同时,配合头、体电针(百会、人中、合谷、内关、阳陵泉、环跳等穴)治疗本症50例;同时设对照组,采用西药、金钠多注射液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0.6%,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药针联合应用,能促进偏瘫肢体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康体多)辅治急性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及静滴康体多,对照组40例除不用康体多注射液外,其余用药同治疗组,共2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5.0%,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体多注射液治疗急性湿疹具有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重复用药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姜布平  赵爱英 《陕西中医》2013,(12):1660-1661
目的:探讨毫针联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毫针联合刃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和功能均有好转(P<0.05),且治疗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6%,对照组复发率24%,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联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改善眩晕症状,减少远期复发,疗效优于单纯毫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徐丽  张兴荣 《陕西中医》2007,28(8):1060-1061
目的:观察针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针刺气海、关元、合谷等穴,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脑梗塞者加用丹参30ml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P<0.05)。提示:本方法可益气活血,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针药结合,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针结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保强  曹双凤 《陕西中医》2010,31(3):346-346
目的:观察体针结合灸法治疗原法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应用针刺(取穴:曲骨、地机、三阴交),艾条灸(关元、次髎);对照组只用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5%;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有益气温阳、理气活血、镇痛调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曹双凤  沈保强 《陕西中医》2010,31(2):216-217
目的:观察耳压王不留行结合体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耳压加针刺治疗),耳压肝、胆、皮质下等穴位加体针针刺期门、阳陵泉、太冲等穴位;体针组82例,单纯体针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药物组78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5%,体针组为81.70%,药物组为71.79%,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耳压王不留行加体针治疗慢性胆囊炎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之功效,与体针治疗相结合,消炎利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并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头眼、体针并静滴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35例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4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头体针配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余月华 《陕西中医》2018,(4):524-526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以82例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镇静催眠药治疗,观察组实施穴位埋线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不良情绪(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睡眠质量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C30)评价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EORTC QLQ-C30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EORTC QLQ-C30评分升高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9.27%明显低(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后睡眠障碍通过有效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继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伍爱国 《陕西中医》2014,(2):218-2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西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62.0%,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灸结合药物双向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可以较好的改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4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潘霞  王东岩 《陕西中医》2004,25(12):1133-113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生化的影响。方法 :6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4例 ,针药并施 ;取肾俞、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 ,口服钙尔奇 D。对照组 30例 ,口服钙尔奇 D。结果 :治疗组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