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虎鳖风湿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虎鳖风湿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63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人和对照组32人,治疗组予口服虎鳖风湿液,对照组予口服甲氨喋呤及柳氮磺吡啶,治疗1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结论:虎鳖风湿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洛昔康和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及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口服吲哚美辛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李雪芬  钟诗婷  邓矢明 《河南中医》2016,(11):2007-2009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9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口服来氟米特的基础上加服益肾蠲痹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温补肝肾法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肝肾不足和肾阳亏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温针灸与基础药物治疗。[结果]两组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67.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体征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强度;实验室检查ESR、CRP;中医证侯积分关节作冷、肢冷不温、腰膝酸软、畏恶风寒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温补肝肾法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单独口服药物治疗,中医证侯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归脾汤加味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西医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西医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两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朱良春经验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予朱良春经验方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良春经验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脾化湿通络法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甲氨蝶呤片、扶他林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调脾化湿通络法,口服清热消肿止痛药酒、消肿止痛合剂、通络止痛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的变化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7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脾化湿通络法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对照组:用氟西汀20mg,每天1次口服,并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活血解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直肠滴注及中医穴位埋线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采用中药直肠滴注及中医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而对照组为71.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直肠滴注及中医穴位埋线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逄妍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2-72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微波配合中药组),以14 d为观察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晨僵、关节疼痛个数、RF、ESR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关节疼痛个数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ESR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微波配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同时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甲氨喋呤(5-20mg,每周1次,口服)+白芍总苷(6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另一组用氨甲喋呤+双氯芬酸(25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分别为68%、7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双氧芬酸相比,白芍总苷无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P〈0.01)。[结论]白芍总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疗效。[方法]将46例确诊为脑梗塞后抑郁症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26例)和西药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中药逍遥散合百合地黄汤加减,并口服氟西汀(百忧解);对照组:口服氟西汀。连续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脑梗塞后抑郁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15%,对照组有效率为5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症较单用西药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乌头汤(乌头、麻黄各15g,甘草6g,白芍10g,黄芪15g;偏重加防风15g,络石藤、青风藤各10g;寒邪偏重加细辛15g,干姜10g;湿邪偏重加防己10g,威灵仙15g,独活10g,羌活15g,木鳖子10g);2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治疗组15例西药:美洛昔康,7.5mg/次,2次/d,口服;甲氨蝶呤,7.5mg/次,2次/7d,口服;叶酸,10mg/次,3次/d,口服。针刺:取穴膝眼、足三里、鹤顶,常规消毒,0.40mm×50mm毫针,进针35~40mm,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40min,2次/d,连续8d后止。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不良反应。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4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并中药外敷与口服西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颈源性眩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并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林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并中药外敷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臁疮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内服汤药、局部中西医结合外敷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臁疮总有效率为96.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臁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