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适合经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90例非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阴道试产分娩结局及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结果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90例,试产成功71例,成功率79%;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凡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400-401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48例疤痕子宫孕妇作为疤痕组,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80例孕妇为非疤痕组,统计阴道试产成功率,比例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生产损伤发生率。结果疤痕组经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非疤痕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黄疸、窒息、生茶损伤发生率和非疤痕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孕妇采用阴道试产成功率较高,对产妇及新生为均有较高安全性,并能有效避免剖宫产给产妇带来再次创伤,临床中应严格掌握试产指证,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监测,必要时转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20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有条件经阴道试产的孕妇(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200例非疤痕妊娠经阴道试产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分娩方式。 结果 观察组200例试产成功97例,成功率48.5%,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预后、住院时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增加,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结论在有阴道试产的合适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是成功的、安全的、可推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但需严格掌握指征,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56例,阴道试产的成功率70.8%。结论 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加强产时监护,可以提高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50例无剖宫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研究组实施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比较2组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及新生儿Apger评分、颅内出血、肺炎、窒息发生率。结果分娩后,2组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及产褥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对孕妇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等均无影响,在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情况下应充分给予孕妇阴道分娩机会,保证新生儿健康,提高分娩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188-1190
目的研究阴道试产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25例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按患者分娩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1例患者采用阴道试产进行分娩作为阴道试产组;另64例患者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剖宫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阴道分娩的非疤痕子宫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而阴道试产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阴道试产组、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6.56%、5.00%,对比无差异(P0.05)。阴道试产组、剖宫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6%、20.31%、3.33%,阴道试产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且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阴道试产对于疤痕子宫患者来说比剖宫产优势更多,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并发症少,与非疤痕子宫患者阴道分娩情况大致相同,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阴道试产89例,选择剖宫产113例,阴道试产率44.06%。结果选择阴道试产的89例试产过程中转剖宫产21例,试产成功率76.40%。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组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长、新生儿窒息以及产褥病率比例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在良好的产时监护及护理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不仅能够使产妇免遭手术之苦,还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与不良母儿结局的发生率,有益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5例及择期剖宫产181例。比较三组产时出血量、产程、子宫破裂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85例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者共91例,阴道试产成功者共69例;选择剖宫产者294例,实际剖宫产共316例,其中急诊剖宫产135例,择期剖宫产181例。阴道试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及产后感染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及择期剖宫产(P0.05);择期剖宫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P0.05);三组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出血量少、产程短、产后感染率低,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应适当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分娩的结局,探讨临床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340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实施阴道分娩,并按1∶1比例选择同期年龄、孕周类似的阴道分娩的初孕妇作为对照对象,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340例中阴道试产50例(14.71%),试产成功44例(88.00%),无子宫破裂;6例试产过程中转急诊剖宫产。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阴道试产具有安全有效的,实施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进行良好的沟通、密切注意产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句容市下蜀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48例,对其分娩方式选择、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同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再次剖宫产33例(68.75%),均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15例(31.25%)阴道试产,其中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3.33%,另4例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选择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鼓励经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分娩的9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产前、产时、产后情况.结果 98例中要求再次剖宫产有41例,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前次手术后有产褥热史2例,因产科因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而再次手术者46例,9例阴道试产,8 例试产成功,成功率 88.89%.再次剖宫产组89 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组90例相比,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组9例与无剖宫产史的阴道分娩孕妇10例相比,产程、产时出血、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导致再次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认识不足,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方可提高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二胎全面放开"政策背景下,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成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开展前瞻性研究,结合产妇意愿和临床指征情况选择分娩方式,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两组分娩完成情况,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 h出血量,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38例接受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6.84%(33/38),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5 min窒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褥期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积极选择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高,对改善母婴结局和节约住院费用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是否自愿接受阴道试产将之分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5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对三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中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有71例,其中53例阴道分娩成功(阴道分娩成功率74.65%),18例阴道分娩失败后转为剖宫产,列入剖宫产组,最终阴道分娩组有53例、剖宫产组有47例,非瘢痕子宫组有5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产褥感染率等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产褥感染率,所以应在适宜的情况下尽量给予产妇阴道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以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妊娠是否合并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等各种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孕妇均行再次剖宫产术,低危组孕妇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经阴道分娩组,对低危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住院费用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180例孕妇中高危组42例,低危组138例,低危组中再次剖宫产105例(76.1%),经阴道分娩33例(23.9%);经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褥病率为3.0%,低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应行仔细检查,低危孕妇可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5-1626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再次分娩的20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再次剖宫130例,行经阴道成功分娩70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208例,其中首次行剖宫产96例,阴道分娩112例,对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术中情况、母婴并发症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多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P<0.05),且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发热情况等方面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剖宫产会增加产后出血、影响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掌握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行阴道分娩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北京平谷妇幼保健院2008-01-2010-01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78例,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10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10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6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68例对照分析.结果 16例阴道试产,1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2.5%;再次剖宫产68例,手术产率87.2%.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较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大[(205.8±6.0) ml vs(172.6±15.5)ml],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6.05%)较首次剖宫产组高(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7.
黄宝琴  梅志雄  池喜华 《新医学》2011,42(12):813-8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期管理.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1 0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指征,比较经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和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1 086例孕妇中,择期行剖宫产术883例(81.3%),急诊剖宫产81例(7.5%);阴道试产122例(11.2%),成功78例,试产成功率63.9%(78/122).再次剖宫产的1 008例孕妇剖宫产指征多数为单纯瘢痕子宫,占76.0%.再次剖宫产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较低,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或0.01).结论: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瘢痕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在加强围生期管理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阴道试产的适应证。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7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试验A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对照A组68例(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试验B组71例(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和对照B组64例(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产妇)。观察4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阴道试产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A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B组,且试验B组新生儿的体质量明显小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较高,且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适合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以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赞皇县医院妇产科诊治的瘢痕子宫分娩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按自愿意识及临床指标等分成两亚组,予阴道试产成功者36例作研究A组,再次剖宫产58作研究B组;选同期非瘢痕子宫分娩患者98例作对照组,按自愿意识及临床指标等分两亚组,予阴道试产42例作对照A组,再次剖宫产56例作对照B组,分析各组间母婴结局。结果研究A、B组产时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A组与对照A组产时的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B组与对照B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分娩再次剖宫产会增加并发症,临床需结合产妇情况,符合相关条件者应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问题。方法:收集我院2005-06~2007-06 117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结束分娩,28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阴道试产成功率66.7%,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产后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应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提供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