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先兆流产患者采用血清孕酮以及β-hCG进行定量检测,以此对先兆流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将200例孕期4-6周早孕者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流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其β-hCG以及血清孕酮值进行相关测定。结果:通过检测分析,先兆流产组以及流产组的β-hCG值和血清孕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产组的患者经测定之后,其β-hCG及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患者β-hCG值、血清孕酮值(P〈0.05、P〈0.001)。结论:临床上预测早期先兆性流产可以通过对妊娠4-6周早孕患者的β-hCG和血清孕酮水平进行临床评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孕酮联合雌二醇预测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解放军第一零一医院收治的孕龄在6~8周的单胎孕妇,按照妊娠结局将其分为3组: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以及正常妊娠组,分别测定三组的CA125、孕酮以及雌二醇水平。结果 3组的CA125、孕酮、雌二醇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731、3.608、26.253,均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正常妊娠组的CA125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t 值分别为12.183、16.065,均P<0.05),先兆流产组的CA125低于难免流产组(t=9.187,P<0.05),正常妊娠组的孕酮、雌二醇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t值分别为10.073、12.685、9.936、18.187,均P<0.05),先兆流产组孕酮、雌二醇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t值分别为9.637、10.098,P<0.05)。 CA125、孕酮、雌二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62、1.734、0.985,P>0.05),CA125、孕酮联合雌二醇对先兆流产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χ^2分别为5.184、6.861、4.086,均P<0.05)。结论 CA125、孕酮联合雌二醇对先兆流产进行预测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结合血清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检测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同时分析3种检测方法对诊断符合率的关系。方法根据妊娠结局将176例患者分为宫内正常妊娠组57例、宫内妊娠流产组34例、异位妊娠组85例,比较各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并结合阴道超声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组的血清β-hCG值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4.887,P<0.01),异位妊娠组和宫内妊娠流产组的血清β-hC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6,P>0.05);异位妊娠组的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12.601,P<0.01),异位妊娠组和流产组的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 P>0.05);异位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流产组( t值分别为14.740、2.732,均P<0.05)。血清β-hCG、孕酮及阴道超声3者联合检测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达94.9%,OR值是两者联合符合率的2~3倍,是单个诊断的3~7倍。结论阴道超声结合血清β-hCG、孕酮测定,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对辅助诊断异位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在预测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早期妊娠孕妇164例,其中正常妊娠组80例、异位妊娠组36例、稽留流产组48例,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孕妇血清PAPP-A及游离β-hCG的浓度。结果:在正常妊娠组、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妇女PAPP-A及游离β-hCG的中位值呈递减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组比较,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的血清游离β-hCG和PAPP-A的中位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稽留流产组比较,异位妊娠组血清游离β-hCG和PAPP-A的中位值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孕早期母血清筛查PAPP-A和游离β-hCG指标对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童琳 《现代保健》2013,(8):139-140
目的:研究血清中孕酮、hCG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80例患有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且同时选择正常妊娠的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所含有的孕酮与hCG含量的水平进行比较。并且对单独测定孕酮以及孕酮、hCG同时检测在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孕酮以及hCG的含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联合测定孕酮与hCG在血清中的浓度在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正确诊断率上都显著优于单独测定孕酮(P〈0.05)。和单独测定孕酮进行比较,联合测定孕酮与hCG浓度在诊断早期先兆流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上都稍有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孕酮以及hCG联合测定能及时发现先兆流产,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检测对妊娠结局的诊断价值,为预测先兆流产孕妇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先兆流产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成继续妊娠组(52例)和妊娠失败组(38例)。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分析孕妇在不同孕周的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90例先兆流产孕妇中,66例孕妇妊娠时间超过12周,24例孕妇在入院接受治疗后2周内出现流产,实施流产清宫术,流产率为26.67%;继续妊娠组孕妇在孕6周、9周、12周时的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孕妇(均P0.05)。结论血清E_2、孕酮、β-hCG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指标,检测血清E_2、孕酮、β-hCG水平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血清孕酮(P)、癌抗原125(CA12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表达水平,分析先兆流产的价值,探讨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先兆流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120例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成对照组(53例正常妊娠孕妇)、观察组1(51例先兆流产孕妇经常规对症治疗后继续妊娠)、观察组2(16例难免流产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hCG、CA125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分析3个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血清P、hCG、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血清P、hCG水平表现为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CA125水平表现为观察组2观察组1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hCG和CA125均是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低表达血清P、hCG,高表达血清CA125是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对于难免流产患者而言,3个指标联合检测可获得更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14 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孕酮对妊娠早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1月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554例患者胚胎移植后14 d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根据早期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正常妊娠组(包括单胎和多胎组)、异常妊娠组(包括妊娠早期流产、异位妊娠、生化妊娠)及未妊娠组,比较各组β-hCG和孕酮的水平。结果:①ET 14 d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高于妊娠早期流产组、异位妊娠组、生化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除妊娠早期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间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妊娠组血清孕酮高于异常妊娠组和未妊娠组(P<0.05);多胎妊娠组血清孕酮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③单次β-hCG>197.27 IU/L时,正常妊娠的可能性为88.9%。β-hCG>613.94 IU/L,妊娠结局较好,但有多胎妊娠的可能。结论:ET 14 d血清β-hCG和孕酮可作为预测IVF-ET后早期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孕酮(P)、雌二醇(E_2)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55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病例组和4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单胎、孕6~8周,比较两组孕妇血清ACA阳性率和P、E_2、β-hCG含量。病例组采取黄体酮肌内注射进行保胎治疗并随访妊娠结局,比较流产与妊娠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ACA-IgA、ACA-IgM和ACA-IgG均为阴性;病例组3例ACA-IgG阳性(5.45%),其余均为阴性。相比对照组,病例组血清P、E_2、β-hCG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病例组治疗后2周妊娠结局,流产6例(包括稽留流产3例,不全流产2例,难免流产1例),继续妊娠49例,3例ACA-IgG阳性患者均为自然流产。相比流产组,妊娠组血清P、E_2和β-hC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CA、P、E_2和β-hCG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预后状况,对判断患者妊娠结局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6例先兆流产孕妇,根据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继续妊娠组110例、难免流产组26例,另选取同期接诊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PRL、β-hCG、CA125,分析3项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先兆流产者血清PRL、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难免流产组的PRL、β-hCG水平低于继续妊娠组,CA125水平高于继续妊娠组(均P0.05)。难免流产组孕5、7、9周时血清PRL、β-hCG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CA125水平高于继续妊娠组(均P0.05)。PRL、β-hCG、CA125联合检验诊断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后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3.4%、89.9%,高于PRL、β-hCG、CA125单独检测(P0.05)。结论:妊娠早期对先兆流产者联合检测血清PRL、β-hCG、CA125,有较高的预测难免流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组对比分析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及孕酮(P)联合检查对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以襄阳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18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妊娠结局,将难免流产者设为流产组(62例)、将继续妊娠者设为妊娠组(125例),并以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87例患者血清β-hCG、CA125和P水平,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产组和妊娠组的CA125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流产组CA125水平较妊娠组显著升高;流产组和妊娠组β-hCG和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流产组β-hCG和P水平均较妊娠组显著降低。正常组和妊娠组间隔48 h的β-hCG和P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大部分患者β-hCG增幅50%;而流产组间隔48 hβ-hCG水平仅有21.0%出现上升,且全组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流产组79%的患者β-hCG和P水平同时下降。结论孕妇血清β-hCG、CA125和P联合检测并动态监测其间隔48 h血清β-hCG和P水平变化趋势,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在该医院就诊的39例有先兆流产症状患者(孕龄5~10周)为先兆流产组,选取同期孕龄正常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测试两组血清孕酮与AFP。通过回访先兆流产孕妇治疗后妊娠结局再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和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组。结果对照组AFP明显高于先兆流产后继续妊娠组(P0.01),两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酮、AFP均明显高于先兆流产后难免流产组(P0.01);先兆流产后继续妊娠组的孕酮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P0.01),先兆流产后继续妊娠组AFP与难免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孕酮与AFP联合检测用于预测难免流产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其特异度优于AFP或孕酮单独检测。因此,血清孕酮与AFP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诊断与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及阴道炎症与晚期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晚期流产患者根据预后分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各80例,另选产科门诊正常中期妊娠孕妇80例为对照组。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难免流产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阴道相关炎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与晚期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晚期先兆流产预后的指标。积极治疗妊娠〉3个月孕妇的阴道炎可减少难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抑制素A联合检测早期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效果,以期为先兆流产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68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PAPP-A、fFN及抑制素A水平。观察组孕妇予以常规先兆流产治疗及处理。随访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至28周,并按照难免流产、继续妊娠统计孕妇的PAPP-A、fFN及抑制素A水平。比较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内不同妊娠结局孕妇间的PAPP-A、fFN及抑制素A水平。计算PAPP-A、fFN及抑制素A及两两组合、三指标组合预测先兆流产发生难免流产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难免流产孕妇血清PAPP-A、抑制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fFN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继续妊娠孕妇血清PAP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难免流产孕妇,阴道分泌物fFN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继续妊娠和难免流产孕妇fF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继续妊娠孕妇血清抑制素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PAPP-A、抑制素A及阴道分泌物fFN预测免疫流产的临界值分别为6. 46 ng/ml、221. 53 pg/ml,fFN阳性。PAPP-A、抑制素A、fFN阳性联合检测预测难免流产的特异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 PAPP-A+fFN+抑制素A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发生难免流产的准确度高,可指导临床对难免流产高危孕妇及时采取对策,减轻孕妇身心伤害,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何春梅 《现代保健》2014,(11):59-61
目的:分析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糖类抗原125(CA125)与先兆流产妊娠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先兆流产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60例和妊娠失败组40例,并选择50例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E2、hCG以及CA125水平,并比较分析各监测指标的意义。结果: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的E2、hCG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失败组的CA125水平显著高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妊娠患者的E2、hCG以及CA125水平与妊娠预后之间存在较大的关系。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对于早期正确评估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5,(7):817-818
目的研究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孕酮、β-HCG检测在先兆流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早孕妇女,分为正常妊娠组(92例)、先兆流产组(56例)以及流产组(32例)。三组均进行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测定,以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频谱的检测。结果流产组在第5周、第6周、第7周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第5周时,三组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妊娠的第6、7周时,正常妊娠组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和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在第5周、第6周、第7周的RI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孕酮、β-HCG检测在先兆流产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51-1252,1242
目的联合动态分析糖类抗原1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在鉴别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单胎早孕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孕妇84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孕妇65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孕妇43例,动态监测三组糖类抗原125(CAl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分析各监测指标的意义。结果正常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继续妊娠组及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继续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指标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更具优越性,可以明显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联合监测糖类抗原i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找出早期先兆流产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对于早期正确评估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三种不同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孕酮水平变化。方法将9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为3组,A组33例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同时服中药7d,B组34例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C组30例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24h后口服米非司酮200mg,1次/d,共3次。3组均定期监测血β-hCG及孕酮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分析3组疗效。结果A、B、c组治愈率分别为78.8%,67.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血孕酮〈31.71nmol/L和血孕酮≥31.71nmol/L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块缩小时间,A组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β—hCG〈2000U/L的输卵管妊娠单用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疗程简单、效果好、副反应少;对孕酮≥31.7nm/1的输卵管妊娠应选用MTX、米非司酮联合用药,使β-hCG在更快的时间内降至正常水平,而MTX配合中药联合治疗.使包块的吸收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联合测定对流产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43例单胎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比较各组孕5~6周的血清孕酮、PAPP-A值,分析其预测难免流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血清孕酮及PAPP-A值难免流产组均低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均低于正常妊娠组.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通过动态观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血清孕酮(P)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研究此联合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高浓度的孕酮对增大的子宫起着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正常组孕酮与β-HCG两项指标均高于继续妊娠组,继续妊娠组高于难免流产组。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更敏感,为先兆流产孕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