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 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 a,MAL-Tom 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0例肠道MALTom a进行临床病理观察,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其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肠道MALTom a多见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好发于小肠,以回肠多见(46.6%)。以低度恶性多见(24例),累及淋巴结比率较低(16.7%),而高度恶性者少见(6例),累及淋巴结比率高(66.7%),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MALTom a大体呈息肉型、溃疡型和浸润型,以息肉型多见。组织学表现仿效正常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可见淋巴滤泡,形态上类似滤泡中心细胞,常伴浆细胞分化,肿瘤细胞有亲上皮性,常侵入上皮形成特殊的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为单克隆B淋巴细胞来源。结论肠道MALTom a以小肠多发,常为低度恶性,组织学上具有淋巴滤泡、浆细胞分化以及淋巴上皮病变等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乳腺淋巴瘤(breast lymphoma, 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72例BL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FISH法检测C-myc、BCL-2、BCL-6基因扩增及断裂重排情况;应用BIOMED-2 PCR检测T/B细胞基因重排;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BL中女性69例,男性3例;发病年龄24~83岁,中位年龄55岁。BL影像学特征具有非特异性,与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相似;72例BL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d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52例,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7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 T-LBL)6例,其余少见类型为7例。52例DLBCL经原位杂交检测EBER均阴性,FISH检测2例有BCL-6基因断裂。16例患... 相似文献
4.
散发性Burkitt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散发性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6例散发性BL病例进行了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再结合临床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6例散发性BL中,男性5例,女性1例;其中青少年占4例。4例表现为颌下包块,2例表现为颈部包块。光镜下BL瘤细胞呈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常伴有“星空现象”和多量的核碎片,易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示CD20 和(或)CD79α ,Ki-67卅,bcl-2、TdT和MPO均一;原位杂交显示EBER (1/3例)。结论 散发性BL属高度恶性淋巴瘤,镜下瘤细胞表现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染色质粗,可见少量胞质,核分裂及核碎片多见;常伴“星空现象”;免疫组化示B细胞性,Ki-67接近100%。BL主要应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髓性白血病及非淋巴造血系统小细胞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胃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2001年版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回顾83例胃淋巴瘤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中78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92个月。对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与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以腹痛最多见,83例胃淋巴瘤中有60例(72%);39例(47%)有B症状(发热、盗汗、消瘦);21例(25%)有长期慢性胃病史;胃肠黏膜多部位病变13例(16%);淋巴结受累51例(61%)。(2)组织学类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为57例(69%),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MALT淋巴瘤23例(2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2%),滤泡性淋巴瘤1例(1%)。(3)临床分期与生存率:临床ⅠE期31例,ⅡE期38例,ⅢE期8例,Ⅳ期6例。总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8%和70.1%,平均生存期146个月。MALT淋巴瘤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4%和72.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MALT淋巴瘤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68.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为50.0%。结论胃淋巴瘤患者无特异临床症状。MALT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胃淋巴瘤病变可长期局限,预后较好。患者生存率与淋巴结受累、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发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病变深度及范围和治疗方式等因素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MALT-ML)的病理特征。方法:对4例乳腺MALT-ML的手术根治及(或)活检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4例乳腺MALT-ML中2例为CCL细胞型,1例为CCL细胞型向母细胞样转化,另1例炎单核样B细胞型。4例均显示B细胞单克隆性及滤泡克隆化和淋巴上皮病变。结论:乳腺MALT-ML有与其他部位MALT-ML相似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P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PNHL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8例肺PNHL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7~82岁,中位年龄57岁。2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NHL),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LC)5例,NK/T细胞淋巴瘤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2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各1例。1/3肺PNHL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乏力等。影像学检查多数表现为单肺或双肺阴影,孤立或多发结节,并可累及气管或支气管。随访16例,时间3~38个月,3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2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行单纯化疗,5例未行任何治疗。13例生存,2例死亡,1例术后2年出现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结论肺PNHL的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改变,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最常见,其他少见的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也可发生。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学检测有助于该类型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刘明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2):66-68
目的:探讨直肠筛状粉刺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015年11月24日我院收治的1例61岁直肠筛状粉刺型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手术切下肿瘤大小8cm×5cm×2cm,肿物侵及肠壁全层、实性质脆。镜下见肿瘤侵及浆膜外脂肪结缔组织,伴脉管和周围神经侵犯,肿瘤细胞核大,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呈浸润性生长,排列呈筛状,可见大量坏死区。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组织CK20、CEA、CK、Ki-67表达阳性。患者于术后常规化疗后11月死亡。结论:直肠筛状粉刺型腺癌较为罕见,预后较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需要与乳腺癌结直肠转移的类型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本研究组的2例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脊索瘤瘤细胞呈分叶状结构,细胞散在或呈条索及小巢状,液滴状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中含大小不等的空泡;另一种体积小呈星芒状,且胞浆内无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1例瘤细胞CK、EMA、S-100、Vimentin阳性表达,另1例CK、EMA、Vimentin阳性表达,而S-100阴性。结论:脊索瘤发病率低,但根据其常见的发病部位及特征性的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C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C分别位于股骨、骶骨、肱骨、锁骨、颈部和腹股沟.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软骨肉瘤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原始未分化小细胞和分化较成熟的透明软骨小岛构成,即双相图像.免疫组化显示未分化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的膜阳性,vimentin也有阳性表达,软骨区S-100蛋白可有阳性表达.结论 M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要点是在未分化的小细胞区找到分化较成熟的软骨组织,结合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转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结直肠转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明确累及结直肠肠壁者53例,其中43.4%(23/53)仅累及浆膜/浆膜下,侵至黏膜层者占37.7%(20/53)。受累肠段以乙状结肠、直肠为主(24/53,45.3%),原发肿瘤来源以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多见(33/53,62.3%),其次为消化系统(15/53,28.3%)。组织学类型以卵巢浆液性癌为主(22/53,41.5%)。96.2%(51/53)的转移肿瘤中心位于浆膜/浆膜下或肌层,26.4%(14/53)可见广泛脉管内癌栓。累及黏膜层时,35%(7/20)的转移肿瘤局灶缺乏间质结缔组织反应,20%(4/20)可见“原位生长”及“反向分化成熟”现象。17例术前活检标本中,2例被误诊为腺瘤或慢性炎症。结论肿瘤自浆膜面侵向黏膜面的“自外而内”的生长方式,以及广泛的脉管内癌栓,均高度提示转移肿瘤。“原位生长”及“反向分化成熟”现象在肠镜活检标本中易被误诊,日常工作中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宫颈粘膜相关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粘膜相关淋巴瘤(CMALT-oma)及假性淋巴瘤(CPL)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方法:CMALT-oma及CPL各5例,活检或手术标本做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CMALT-oma出现“淋巴上皮病变”及单克隆增殖,2例为T小多形细胞性,3例为B细胞性(CCL和淋巴浆细胞型)。CPL均有多克隆性的多种炎细胞浸润。结论:大多数MALT-oma为低度恶性并有“回归”现象。因此,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如果肿瘤侵犯邻近脏器或转移至淋巴结,应加用化疗或放疗。CPL应予以有效的抗菌治疗,否则,有转变成MALT-oma的可能。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可导致机体产生获得性MALT,并在持续性刺激下发展为CPL,进而转变为CMALT-o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PBL患儿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PBL患儿均为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组织学可见肿瘤细胞由上皮和数量不等的间质组成,密集的上皮被纤维间质分隔,形成巢状或器官样结构。肿瘤显示腺泡、导管和片状排列,排列成片状的瘤细胞中可见特征性的鳞状上皮岛。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例角蛋白均阳性表达,抗胰糜蛋白酶局灶性阳性;嗜铬粒素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CD99各1例局灶性阳性;2例导管分化的细胞癌胚抗原阳性表达;甲胎蛋白和突触素均阴性。结论:PBL是一种罕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幼儿。鳞状上皮岛为其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在诊断时应与其他胰腺肿瘤及畸胎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小肠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type Tcell lymphoma,ET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提高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ETCL的认识,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2例ETCL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D45RO、CD3、CK、CD20、CD45、CD79α、Pax-5、CD56。结果 2例ETCL患者均有肠病史,确诊后2例均存活但一般情况差。病变均发生于小肠,1例为回肠多发性溃疡性病变,1例为空肠肠穿孔。肿瘤细胞为多形性T细胞,组织学形态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弥散分布,以血管中心性浸润,淋巴上皮病变,大片或多灶性坏死为特征。2例患者肿瘤组织CD45RO、CD3、CD45、CD56均为阳性。结论 ETCL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病程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损肠管表现为多发性溃疡,以穿孔为首发症状者应多取材,避免漏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早期诊治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例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3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75、46及70岁。4例病例均因其他疾病切除末端回肠及回盲部时,偶然发现末端回肠多发息肉样隆起,直径0.1~0.5 cm。镜下见回肠粘膜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淋巴滤泡增生并形成息肉样小结节,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明显增大,围绕生发中心的套区境界清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部分呈滤泡样增生的淋巴细胞CD20强阳性表达,不表达Cyclin D1,生发中心细胞不表达Bcl-2。结论:成人淋巴样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上易于同部分恶性肿瘤相混淆,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及部分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扁桃体鳞状细胞癌(tonsi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全外显子突变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 TMB)。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TSCC临床病理特征,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CK5/6、p63、p40、p16和Ki67等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中3例TSCC病例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TMB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3~76岁,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和不规则条索状浸润至隐窝上皮下,伴有粉刺样坏死,见细胞间桥及多少不一的角化,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随访6~45个月,9例存活。免疫表型:CK(AE1/AE3)、CK5/6、p63和p40均阳性,3例p16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40%~90%。3例TSCC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ARID1B、LRP6等为常见的癌症易感基因,WDFY4、ZFHX4基因表现出较高的突变比例,均为3/3。TMB分析结果显示3例突变中1例TMB值>9 mut/Mb。结论 TSCC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75例PGI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PGIL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56.96±14.51)岁,其中43例(57.33%)患者以腹部隐痛为主要症状.51例(68.00%)患者CEA升高,17例(32.69%)患者行大便隐血试验(+).胃镜/肠镜诊断阳性率为74.58%.9例直肠淋巴瘤患者之中,有5例直肠指诊阳性,直肠指诊的阳性率为55.56%.75例PGIL患者均已行病理检查,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3例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6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7例为其它病理类型.按照Ann Arbor标准分期,ⅠE期7例(9.33%),ⅡE期25例(33.33%,ⅢE 11例(14.67%),IVE期32例(42.67%).41例患者行CHOP化疗方案,12例患者行R-CHOP化疗方案,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确诊主要依靠内镜下活检,内镜下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行腹腔探查术明确诊断.CEA、大便隐血试验对PGIL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而直肠指诊对直肠淋巴瘤的初诊有重要意义.早期PGIL患者以PGL多见,而中晚期PGIL患者以PIL多见.病理类型以DLBCL和MALT为主.DLBCL型PGIL治疗首选CHOP/R-CHOP,MALT型PGIL患者首选HP根除疗法,手术适用于PGIL的并发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浅表性平滑肌肉瘤(superficial leiomyosarcoma,SLM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SLMS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结果: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59岁.肿瘤位于四肢7例,躯干3例,头面部2例,阴囊1例,其中位于真皮的9例,皮下4例.肿瘤直径1~8(平均4.3)cm.局部复发5例,无远处转移病例.镜下:肿瘤呈结节状或弥漫状生长,根据肿瘤细胞不同分化分为三型:中分化(最多见,9例)、高分化和低分化型(较少,各2例).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desmin,MSA,a-SMA和h-caldesmon阳性.结论:SLMS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预后较好,易发生局部复发,极少发生远处转移.治疗采用局部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