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产前集束化健康宣教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无产科并发症的高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妊娠期间行常规口头宣教,观察组妊娠期间行产前集束化健康宣教,对两组产妇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产科知识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分娩技巧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产褥期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程延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集束化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高龄产妇分娩知识,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产妇不良分娩结局,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为改善产褥期产妇生理和心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3d的恶露量、子宫底高度,并记录产妇恶露消失时间。记录两组产后42d体重指数、干预前和干预42d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恶露消失时间、产后3d子宫底高度、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76±3.04)mL、(24.13±10.58)d、(7.55±1.14)cm、(22.04±0.89)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1,4.083,4.981,3.946,P0.05)。观察组产后42dHAMD评分为(7.5±3.3)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t值分别为5.162,4.83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产褥期产妇提供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产妇生理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集束化泌乳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时间、喂养率及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200例分娩的足月初产妇,根据时间将2016年1月—2016年8月产妇分为对照组(n=100),2016年9月—2017年4月产妇分为观察组(n=100)。对照组产妇产后行产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产后集束化泌乳干预。比较两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及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喂养意愿、哺乳技能、乳房护理、婴儿护理、产后保健及自我护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2.5d±0.8dvs 5.2d±0.6d,P0.05),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93%vs 74.0%,P0.05)。[结论]产后集束泌乳干预可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江县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产妇接受传统产科护理,护理干预组产妇接受优质护理,给予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护理宣教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对产妇再次评估,护理干预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1.66±3.64),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27±3.5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产妇护理技能得分为(9.52±1.79),护理宣教知识回答正确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能够提升产妇护理技能,提高产妇育婴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明显减少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防治低龄初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自愿完成产前检查,最后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娩时年龄在16-20周岁之间,符合相关条件者85例,经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由我院产科资深护理人员在产妇出院后一周左右至其居住场所进行访视。两组产妇均在出院后42 d行产后复诊。比较两组产后42 d的产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心理评分和抑郁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42 d 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7±3.6)vs(13.4±4.7),P0.05)],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30%vs 16.7%,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可显著降低低龄初产妇产后抑郁评分,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常慧  郭翠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06-1908
目的 探讨产科床边工作制对产妇心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40例单胎初产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科床边工作制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SCL-90自评量表评分及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产后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新生儿母乳喂养、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沐浴技术、抚触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科床边工作制有利于改善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减轻产后焦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证在产褥期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分娩的产妇138例为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体质辨证给予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产妇均随访42d,比较两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在干预前和干预42d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63±3.21)mL、(7.46±1.20)cm、(24.05±10.41)d、(22.11±0.78)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2d后HAMD评分为7.5分±3.3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辨证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使产褥期妇女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2例产后第3d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7周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产后产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分别由(48.37±8.79)分和(53.49±9.28)分降为(35.34±7.09)分和(43.07±7.98)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由48.61%和45.82%降为22.22%和18.06%。结论:对产后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帮助产妇顺利应付产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生理变化,有利于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进母婴健康,促进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2016年7月~2017年2月入院产妇为对照组(489例),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2017年3月~2017年10月入院产妇为观察组(511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告知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81.2%,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8±1.6)d短于对照组的(8.3±2.0)d,P0.05;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为1.6%,低于对照组的7.8%,P0.05;观察组婴儿护理、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方法掌握率为85.7%、84.1%、84.5%、85.1%,高于对照组的77.7%、75.9%、76.7%、76.9%,P0.05;产后1年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健康教育中应用全程护理告知,产妇恢复快、产褥期并发症少、相关知识掌握理想。  相似文献   

10.
许佳  赵敏 《护理与康复》2016,15(4):303-306
目的观察产妇引入一对一全程陪伴剖宫产模式对其负性情绪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剖宫产模式。记录两组孕产妇在入院当天及产后2h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且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和成本。结果两组入院当天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时间、产后首次进食及初乳分泌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产后6h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力成本及实际护理总成本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材料成本、设备折旧费、作业费、行政管理费及教育研究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剖宫产模式能有效改善产妇消极情绪,且能促进产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在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硬币投掷法将新村社区46例产褥期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产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23例产妇接受以家庭为心的产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产妇的EPDS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症状,预防及减少产后抑郁发生率,在产褥期产妇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析在社区产褥期恢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中心分娩的产妇13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体质辨析予以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所有产妇均随访42d。在干预前和干预42d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63±3.21ml、7.46±1.20cm、24.05±10.41d、22.11±0.78kg/m~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2d后HAMD评分为7.5±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辨析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让产褥期妇女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产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产褥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及心理调节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访视及心理调节,连续干预6周。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EPD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6周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及心理调节的实施能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对产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常规定期检查,分娩时以及分娩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检以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产后42 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2例,发病率为1.67%,对照组发生产后抑郁症21例,发病率为17.50%,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产褥期妇女的抑郁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产妇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胃穿孔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各48例,观察2组患者的消化道生活质量评分(GIQLI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IQL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胃穿孔手术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根据是否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后14 d乳汁分泌良好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14 d尿便通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42 d子宫复旧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对产褥期知识完全掌握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进行沐浴及脐带护理、更换尿布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褥期乳腺炎、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产褥期妇女,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及产妇子宫复旧,提高了产妇对产褥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初产妇,根据分层抽样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围产期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产期应用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42 d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感,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既往无精神病史、无性格障碍、无内科合并症的产妇配偶210名。采用产后2天新生儿父亲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后42 d父亲照顾情况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10名产妇配偶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发放问卷21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结果:200名产妇配偶在产后2 d有44名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2.00%,产后抑郁量表得分为(12.70±2.59)分;在产后42 d有33名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6.50%,产后抑郁量表得分为(12.24±2.32)分。产后2 d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经济收入低、人均居住面积小是影响配偶抑郁的最主要因素。产后42 d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孩子经常哭闹、孩子出生后您每天的睡眠时间短、人工喂养是影响配偶抑郁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产妇配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给产妇配偶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支持,以降低产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