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寻找作用靶基因。方法:用q RT-PCR法检测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SK-BR3、MDA-MB-468、MDA-MB-453、T47D)和人乳腺正常上皮细胞(HBL-100)中的表达。构建miR-30a过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iR-30a、MDA-MB-231-miR-30a,分别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miR-30a对于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靶蛋白的表达,并通过Luciferase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其抑制作用。结果:与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相比,miR-30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P<0.05)。在MCF-7、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30a后,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控前列腺癌干细胞(PCSCs)中微小RNA-101(miR-101)表达,观察细胞中EZH2表达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通过流式分选从LNcap细胞株中获取PCS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实验观察miR-101对前列腺癌干细胞EZH2表达及增殖迁移能力影响.结果 在PCSCs中转染miR-101后,实验组较未处理组EZH2表达量下降46% (P <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CSCs中miR-101直接调控EZH2;凋亡实验中,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79±0.24)%,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周期实验中,实验组细胞G1期比例为(82.95±0.78)%,较对照组比例增加(P<0.05),细胞被阻滞在G1/S期;迁移试验中,细胞迁移率为0.38±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miR-101能下调前列腺癌干细胞中EZH2的表达并能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iR-299-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对照,qRT-PCR检测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miR-299-3p和PAX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PAX...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croRNA-130b(miR-130b)的表达差异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130b抑制剂或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miR-130b表达和转染效率。应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30b模拟物或抑制剂对MDA-MB-231细胞功能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寻找miR-130b可能的靶基因。应用双荧光素酶载体实验验证预测的靶基因,并通过qRT-PCR以及Western印迹实验进一步证实。结果:MDA-MB-231细胞转染miR-130b抑制剂或模拟物。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miR-130b的表达显著升高,抑制剂组miR-130b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细胞增殖(P0.05)、克隆形成(P0.05)、侵袭(P0.01)及迁移(划痕试验P0.05,transwell试验P0.05)能力明显增高。相反,抑制剂组细胞增殖(P0.05)、克隆形成(P0.05)、侵袭及迁移(划痕试验P0.05,transwell试验P0.01)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抑制。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CYLD为miR-130b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载体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130b模拟物+psciCHECK2-CYLD 3′UTR(野生型)后荧光素酶活性较转染阴性对照+psciCHECK2-CYLD 3′UTR(野生型)降低57.21%(P0.001)。此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YLD基因m RNA水平在抑制剂组或模拟物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但CYLD蛋白表达在抑制剂组明显上调,模拟物组的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miR-130b可促进TNBC 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其作用至少部分通过抑制CYLD基因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中的表达。利用siRNA-USP47敲低MDA-MB-231、BT-549中USP47的表达。应用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MDA-MB-231、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USP47在MDA-MB-231和BT-549中USP4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MDA-MB-231:2.70±0.53, BT-549:2.50±0.65, MCF-10A: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49,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miR-204对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其与细胞生长、增殖的关系。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转染mi R-204模拟物或miR-204抑制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 R-204与TFAM蛋白的表达;构建荧光酶报告基因质粒(mut-TFAM/wt-TFAM),将其与mi R-204模拟物或miR-204抑制物共转染MDA-MB-231细胞后检测荧光酶活性变化;构建pc DNA3.1/TFAM质粒,将其单独或与mi R-204模拟物共转染MDA-MB-231细胞后检测TFAM蛋白表达,并用MTT法和Brd U法检测细胞生长与增殖情况。结果:MDA-MB-231细胞转染mi R-204模拟物后mi R-204的表达明显升高,而TFAM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转染miR-204抑制物后则呈反向变化(均P0.05)。wt-TFAM与mi R-204模拟物共转染时荧光酶活性明显下降,与mi R-204抑制物共转染时荧光酶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转染pc DNA3.1/TFAM后,MDA-MB-231细胞的TFAM m 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细胞生长与增殖能力明显升高(均P0.05);mi R-204模拟物后,MDA-MB-231细胞在TFAM表达降低的同时,细胞生长与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与pc DNA3.1/TFAM共转染后其上述作用均被部分抵消(均P0.05)。结论:mi R-204能靶向抑制乳腺癌细胞TFAM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7.
徐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06-1511

目的:探讨miRNA-639(miR-63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长、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639在60例乳腺癌组织(转移性乳腺癌30例,非转移性30例)与30例癌旁组织、以及人乳腺癌MD231细胞与MCF-7细胞中的表达;分析miR-63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别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Boyden小室实验检测miR-639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结果:miR-639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组织、在高侵袭性MD231细胞中明显高于低侵袭性MCF-7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中,miR-639的表达与仅乳腺癌患者的M分期有关(P<0.01)。转染miR-639抑制物后,MD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转染miR-639后,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miR-639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且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随miR-639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肠直肠癌组织miR-301a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直肠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下调miR-301a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以及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8对结肠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5种结肠癌细胞株中miR-301a的表达。应用瞬时转染方法将miR-301a抑制剂转入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后,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并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下调miR-301a后其靶蛋白PTEN表达的变化。结果:PCR结果显示,miR-301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为高(P<0.05);5种结肠癌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显示,miR-301a抑制剂转染后HCT116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增殖实验显示,下调miR-301a对结肠癌细胞抑制作用明显(P<0.05)。划痕实验表明,miR-301a抑制剂转染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Western印迹法显示,miR-301a抑制剂转染组细胞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miR-301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高;下调miR-301a的表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且PTEN蛋白表达增加。miR-301a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PTEN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59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与FOS样抗原2(Fos-related antigen 2,FOSL2)的靶向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细胞株T-47D,SK-BR-3,MDA-MB-231,MCF7及BT-474,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A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miR-597 (miR-597组)及RNA阴性对照序列(NC组),同时选取30例乳腺癌病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迅速液氮冻存以提取RNA用于qRT-PCR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 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OSL2表达水平;生物信息预测miR-597与FOSL2的靶向作用关系,荧光素酶实验验证。结果 乳腺癌组织miR-597水平低于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细胞株细胞miR-597表达低于正常乳腺细胞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miR-597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 833,P=0. 003),miR-597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高于NC组,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NC组(t=10. 215,10. 336,P=0. 000,0. 000); miR-597组细胞侵袭能力低于NC组(t=8. 404,P=0. 000),miR-597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NC组(t=5. 801,P=0. 016); miR-597组细胞FOSL2表达水平低于NC组(t=13. 658,P=0. 000); miR-597与FOSL2有良好的靶向关系。结论 miR-597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低表达,其高表达可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与调控FOSL2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特异性阻断Ezrin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anti-pCR3.1-Ezrin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6、12和24 h,应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zrin的表达变化情况;转染质粒24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抑制Ezrin对MDA-MB-231和MCF-7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Boyden小室法检测抑制Ezrin对MDA-MB-231和MCF-7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anti-pCR3.1-Ezrin后,对MDA-MB-231细胞中的Ezrin表达抑制在24 h时达高峰.MTT法比色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和MCF-7细胞中转染anti-pCR3.1-Ezrin组、转染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0.410±0.018、0.765±0.058、0.795±0.061和0.480±0.021、0.632±0.052、0.648±0.059.转染anti-pCR3.1-Ezrin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7.9±3.1)%和(32.0±2.8)%(P<0.05).Boyden小室法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和MCF-7细胞中转染anti-pCR3.1-Ezrin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分别为对照组的(50.5±3.2)%和(74.8±4.6)%(P<0.05).结论 Ezrin在乳腺癌的生长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