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不仅影响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死亡率[1]。PSD发病率为5%~67%,严重抑郁者达9%~26%,急性期发病率为16%~52%,脑卒中后2年内更是高达18%~55%[2]。PSD发生率随着脑卒中后不同阶段呈现动态变化,脑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及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SD)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而且,它必须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PSD的诊断标准同普通抑郁症。目前有定性诊断分型和定量检测量表[1,2]。但没有PSD特异量表。PSD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等方面的恢复[3]。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精神疾病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易疲劳、焦虑、睡眠紊乱、悲观绝望、甚至产生自杀行为[1]。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患病率约为30%,患有PSD的患者3年后再患PSD的风险增加5倍[2],严重阻碍脑卒中后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并显著增加复发性神经血管事件的风险[3],给家庭带来精神压力的同时还需承担巨大经济负担。目前针对PSD主要为药物治疗,但其副作用多且起效时间慢。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的急救成功率也大大提高,由脑卒中本身所致的危害性有所下降,但是由脑卒中后并发的抑郁状态,即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所致的对脑神经功能康复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1PSD的发病率1924年Bleuler提出脑血管病变后病人常伴有行为和心理的功能障碍。1977年Folstein等首次报道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称为PSD。关于PSD的发病率,Lincoln等[1]认为是25%~79%。李玉文[2]对1436例脑卒…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约有1/3的脑卒中患者在其后不同阶段罹患PSD[1]。PSD极大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致残率、病死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目前对于PSD的治疗尚无定论,较多学者认为及时合理的抗抑郁治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精神症状的恢复,对其神经功能康复也有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SD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然而,到目前为止PSD在国内外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这导致各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亟需对PSD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以提高PSD的识别率和治疗率,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临床症状的异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5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入院1周后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情绪。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501例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173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77例。男性PSD患者NIHSS评分显著高于女性[(5.44±4.25)和(3.97±5.63)分;P<0.01],男性PSD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女性[(68.07±20.10)和(79.35±21.69)分;P<0.01]。HAMD-24单项症状比较,男性PSD患者抑郁情绪得分低于女性PSD患者[1.00(0.00,2.00)和1.00(1.00,2.00)分;P<0.05],男性PSD患者的工作和兴趣[0.00(0.00,1.00)...  相似文献   

8.
张德敏  王荣桂  董艳玲 《内科》2011,6(5):476-47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急性期或恢复期、后遗症期伴发的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病率为20%~70%。我国的发生率为34.2%,从PSD发生时间来看,以卒中后4~6个月时为高峰,达到38.02%,它是受到肢体残疾的挫折所产生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它是对丧失、失望或者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简称PSD)是一种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PSD的发生率为30%~70%[1]。近年来有关PSD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很多,Sinyor等综合了PSD对躯体疾病的影响,并将其归纳为下述3个方面:①导致躯体疾病的扩大。②导致病人对慢性疾病心理调节机能减弱。③对躯体产生直接的病理、生理、生化作用。三者均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2]。由此可见,PSD发生率高,可影响患者的康复,降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对PSD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占脑卒中发病率的20%~50%[1].本文通过68例PSD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情感障碍,以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幸存患者的1/3。PSD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和精神压  相似文献   

12.
陈秀琼  阳初玉  林卫 《内科》2008,3(1):106-11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1]。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据国内资料可达25%-75%,平均为50%^[2]。脑卒中后抑郁增多.使自杀率上升,认知功能异常与攻击行为等,使脑卒中死亡率与功能残疾增多。它们的存在大大影响对躯体和认知功能的康复,因而不能对脑卒中后的抑郁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前提条件必须是脑卒中,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因此,对PSD的研究已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就PSD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特点1.1发病率有关其发病率的报道各不相同,多在20%~80%。Paolucci等[2]通过大样本多中…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卒中后患者所遗留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可能是灾难性的,PSD即  相似文献   

15.
<正>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PSD),其发病率为33%~50%~([1,2])。如国内1项研究报导PSD的发生率为42.9%~([3])。陈谋珠等~([4])提出应积极干预PSD的相关因素,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部位、家庭关系等均被列为PSD相关危险因素~([5[)。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唯有在病灶这方面,来源于不同研究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且集中论述的文章很少,本文将PSD责任病灶的研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在我国公民致死、致残病因中居首位[1],在发达国家卒中已经成为50岁以上人群的第三大死因,仅次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和癌症。脑卒中后抑郁(PSD)以情绪低落、主动性差、兴趣丧失和睡眠障碍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PSD发病率为25%~79%[2],另有研究证实在所有脑卒中幸存者中抑郁症平均发病率约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它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性残疾,同时造成精神心理上的损害,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卒中后抑郁(PSD)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增加了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对PS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5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对照。结果恢复期脑卒中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9.3%和57.3%。结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故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depression,PSD)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思维行动迟滞和语言动作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并可使死亡率升高[1.2]。近年来关于PSD的各种研究不断增多,现就其进展综述如下。1PSD的发病率多数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郑州市中原、二七、金水3个区1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77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卒中后抑郁(PSD)的有96例,发生率为54.2%,其中轻度39例,占22.0%;中度33例,占18.6%;重度24例,占13.6%.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因素包括婚姻状况、疾病类型、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患病年限.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需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以减少患者抑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