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L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双环醇,治疗组给予双环醇和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均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肌酸激酶、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超影像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治疗NALFD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97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9例,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治疗,对照组48例,仅进行基础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W/H)和多项肝功能指标,同时进行B超检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在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与B超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治疗非酒精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3.
杨秀军  梁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68-3769
目的:观察双坏醇联合拉米夫定对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选用双环醇25 mg日3次口服联合还原型谷胱片肽1.2 g日1次静脉滴沣,拉米夫定100 mg日1次口服;对照组选用甘草酸二胺150 mg每日静脉滴注联合拉米夫定100 mg日1次口服,疗程60天,分别观察治疗前后30天,60天后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肝功能变化,HBV-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HBV-DNA定量下降2个log值.结论:双坏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以护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28 mg(1粒),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3片(每片0.5 g),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移酶(GGT)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与44例仅用生活方式干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联合二甲双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单钾盐片和益肝灵片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和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G、TC、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3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血脂达到正常参考范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达到正常参考范围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脂和改善肝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邬亚妙 《中国药业》2008,17(11):71-7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均酌情加入维生素E胶丸,并控制饮食和忌酒。结果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28/32),对照组为64.3%(18/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以及B超检查结果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应用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而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5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LT、TBIL、TC、TG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62.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42,P<0.05).结论 双环醇可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湿疏肝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利湿疏肝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保肝、降酶药,疗程8周。观察利湿疏肝中药临床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及71.7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肝脏影像学方面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湿疏肝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疗效,两组比较,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江玲琦 《江西医药》2014,(12):1457-1459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G、GGT、AST、ALT各项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中医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毒蕴脾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解毒健脾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保肝、降酶药,疗程12周。观察解毒健脾通络中药临床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及76.0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忠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肝脏超声学方面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12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O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环醇片75mg/d,连续用药24周。检测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同时进行B超检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B超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加用双环醇片治疗NASH在降低ALT及B超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脂愈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祛脂愈肝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祛脂愈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主要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并定量测定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值均明显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安全性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双环醇片,对照组35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ALT、AST、TBiL、γ-GT、TC及B超脂肪肝复常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能生理性修复已破坏的肝细胞,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恢复,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孙甦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43-144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疗程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恢复程度及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损害的修复效果明显,对改善血脂水平也有临床意义,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冯欣  王鹏 《首都医药》2013,(20):41-42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排除其他肝炎、肝硬化及药物性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双环醇片(百赛诺)口服,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胶囊口服,2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情况,且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保肝抗纤治疗后肝脂肪变性与肝纤维化疗效。方法:将某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采用保肝抗纤治疗,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脂肪变性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肝脂肪变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保肝抗纤治疗后肝脂肪变性与肝纤维化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