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行保守治疗,18例行视神经减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6周复查眼前指数10例,眼前手动9例,光感1例,失明8例,死亡2例。认为视神经减压术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疗效。方法对24例(24眼)TON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a,术前无视力的9例中,1例术后恢复至0.01,余均无效;术前有视力的15例中,10例术后视力有提高,5例无明显改善。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对伤后时间较长、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视力损伤严重的TON患者仍有挽救视力的可能,有视力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3.
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永强  杨松 《山东医药》2010,50(6):19-19
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对8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报告8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认为经翼点硬膜外入路前床突切除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神经鞘减压术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颅内高压患者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07年6月—2010年12月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颅内高压所致的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患者36例,经结膜入路实施视神经鞘减压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7、30、90、180、360 d的矫正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值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评价手术的有效性。观察围手术期患者颅内压变化和手术部位出血情况,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的67只眼(双眼31例,单眼5例)接受手术治疗。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为30~72 d,术前颅内压为(335±45)mmH2O;视力为0.40±0.24;视野平均缺损值为(-16±7)dB,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269±63)μm;所有患者手术7 d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改善,术后30 d颅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80 d时视力趋于稳定。患者均无围手术期颅内高压加重和眶后出血。结论视神经鞘减压术可改善颅内静脉窦血栓后颅内高压造成的视神经损伤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对视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对外伤后失明的患者多主张不行手术治疗或视为手术禁忌。笔者曾遇 8例患者 ,为额眶部外伤后存在数小时至1天的光感而后出现失明 ,即迟发性失明 ,均行急诊开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8例患者 ,男 7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2 4.5岁。术前 GCS分级均为 15分。术前均行 VEP检查 ,均未记录到波形 ,为完全性失明。 8例患者外伤原因 ,伤后至手术时间 ,视神经损伤术中表现及术后恢复情况见表 1。表 1  8例患者的外伤原因及手术情况序号性别年龄侧别伤因外伤至手术时间视神经损伤视神经管骨折术后恢复光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情况,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同时老年人手术耐受力下降,一般适宜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单侧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老年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该院2016-01~2018-01施行鼻内窥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的11例患者,应用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 11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其中4例在术后7 d内视力提高,2例出院后1个月复诊视力有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5例手术前后视力无改变。结论对经鼻内窥镜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手术患者及时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12月我们共开展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11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6—49岁,平均29岁;均为外伤引起,术前视力:无光感4例,眼前手动感1例,0.01—0.30者6例。CT检查示视神经管骨折7例,视神经孔变窄4例。均在全麻下急症行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感染发生。术后除4例术前无光感者术后视力无改变外,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46例在我科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并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采取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观察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畸形纠正及恢复的情况,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后,骨折的压缩椎体或爆裂骨折的椎体前后缘的高度术后恢复满意;术后Cobb角及侧凸均有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后方入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有效进行充分减压,完成确切的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的内固定,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序列,最大限度的创制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5年4月-2011年12月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42倒,同时行单侧标准去骨瓣减压术54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单侧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单侧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组(P<0.05).结论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能达到彻底解除对脑干的压迫,保持双侧颅内结构的稳定,减少脑干摆动所致二次损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视神经管显微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斌  刘绍光 《山东医药》2005,45(26):58-58
近5年来,我们以视神经管显微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手术技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操作、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将微血管隔开、减压后,34例患者疗效显著,无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急性颈椎过伸损伤中作用。方法 对3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组21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3例,后路减压术8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4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6例)。非手术组10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恢复按Frank分级。经过随访观察1.0~1.5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疗效满意。结论 尽管老年人颈椎过伸颈髓损伤属高危疾病人群,但如果能耐受手术,获得早期手术减压,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安阳市中医院脑外科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无失访病例,其中恢复良好率为33.3%,中等残疾率为26.7%,重度残疾率为11.7%,植物生存率为6.7%,病死率为21.6%。结论冠状切口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和控制颅压,降低对侧迟发性血肿引起二次脑损伤,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锐  李平  高永清 《山东医药》2009,49(30):55-56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5例(36.8%),中残11例(11.6%),重残20例(21.0%),植物生存10例(10.5%),死亡19例(20.1%)。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6例大面积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经CT及MRI证实的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存活21例,半年存活率80.76%,死亡5例,病死率为19.23%.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措施,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9.
1994年 10月~ 2 0 0 0年 11月 ,我们收治 7例视神经损伤患者 ,均施行经颅视神经减压术 ,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12~ 41岁 ,平均2 8.4岁。均为车祸所致 ,损伤左眼 4例 ,右眼 3例 ;受伤至手术最短 3天 ,最长 12天 ,平均 6 .3天。 5例伴有脑挫裂伤 ,其中 2例昏迷超过 10天 ,4例伴眶上壁骨折 ,2例伴颅内积气 ,无脑脊液鼻漏者 ,4例术前无光感。入院时 GCS计分 2例为 8分、 9分 ,余 5例均为 15分。手术方法 :取冠状切口 ,同侧额部开颅。切开硬膜后抬起额叶 ,先探查视神经颅内段 ,再观察视神经管上壁骨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对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45例,分为上段组(C3~C4水平)20例、下段组(C5~C7水平)25例.两组均采用颈椎后路减压侧块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评定脊髓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44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褥疮等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感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