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牛膝、川芎、赤芍、甘草、桔梗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皮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生》2012,(7):68
原料:粳米一百五十克,莲子五十克,百合五十克,新鲜胡萝卜适量。做法:将胡萝卜切碎,同粳米、莲子、百合一同文火熬煮三十分钟即成。原料功效:粳米:益气、止烦、止渴、止泻、补中、壮筋骨、益肠胃。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清热利尿、清热解毒、健脾和胃。胡萝卜:健脾消食、补肝明目、清热解毒、降气止咳。推荐理由: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10,9(4):29-29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 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 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甘草、苦参、辣蓼草、五味子。  相似文献   

4.
七叶一枝花连年热销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叶一枝花,又叫枝花头、七叶莲、蚤休。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能。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疾病。研究发现七叶一枝花还有抗肿瘤作用。广西是七叶一枝花主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桂西的隆林、田林、西林、凌云、乐业,桂西北的天峨、南丹、环江、融水、三江等县、桂北也有一些县有产。  相似文献   

5.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果实的核仁。亦名胡桃仁、核桃仁(《本草纲目》)。味甘,性温。入肾、肺经。功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主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主要成分:胡桃仁含脂肪油40%~50%,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混有少量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其次含蛋白质15.4%,碳水化物10%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胡桃之成熟果实含纤维素和戊聚糖。未成熟果实含瓜氨酸(Citrulline)、胡桃叶醌(Juglone)及维生素C。  相似文献   

6.
阿胶     
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时以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产量较多。以原胶块用,或将胶块打碎,用蛤粉炒或蒲黄炒成阿胶珠用。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化学成分:阿胶多由骨胶原组成,经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羟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  相似文献   

7.
杨勇 《新中医》2007,39(4):74-75
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苍术、炙甘草、当归、麦冬、青皮、陈皮、五味子、神曲、黄柏、葛根、升麻、泽泻、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效。主治暑邪袭卫,症见身热、自汗、胸闷、便溏等。笔者临证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其他病症,疗效确切。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涩脉论     
《中医药通报》2011,(6):4-4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此平人血气营运之定数也。医者欲知血气之病与不病,非切脉不足以得之。脉之状不一,载于《脉经》者二十有四:浮、沉、芤、滑、实、弦、紧、洪、微、缓、涩、迟、伏、濡、弱、数、细、动、虚、促、结、代、革、散。其状大率多兼见。人之为病有四:曰寒、曰热、曰实、  相似文献   

9.
口臭的食疗     
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口臭是内热的表现,与脾胃火盛、肺热壅滞、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有关。口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龋齿、牙周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口腔、鼻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口臭是一种反映内在疾病的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胆病、胃病、胃窦炎、肺炎、肺脓疡、糖尿病、肝硬化及金属中毒等急慢性疾病。有虚热,也有实热。  相似文献   

10.
皮肤病的辨证分为:病因辨证、八纲辨证、脏腑、气血辨证、经络辨证和症状辨证六个方面。症状辨证是把皮损特点,主观症状和其它见症,综合、分析、归纳为不同性质的证候群,进行辨证施治。现归纳为风、寒、湿、火、暑、燥、痰、血瘀八证。分述以下。一、风证:皮肤损害为:粟米大之丘疹、风团、抓痕、脱屑、或血性痂皮。多发生于头、颈、面、身体之上部,甚或泛发全身。变化快、游走不定、此起彼伏为其特点。皮肤紧张或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验方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醋、APC、黄芩、黄柏、苦参、五倍子、白癣皮、秦皮、贯众、紫草、青黛、炒苍术、冰片、丹参、硼砂、滑石、生甘草、乌贼骨、枯矾、混合煮沸,冷却至脚能伸入时泡脚。结果:治愈后不易复发。结论:本方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药杂志》2012,(17):2537-2537
野山参(果实)【来源】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干燥根(称“人参”)。【俗名】棒槌、吉林参、高丽参、血参、人衔、神草、地精 【化学成分】根含人参皂苷、西洋参皂苷、三七人参皂苷、蛋白多糖、氨基酸、芳香油、维生素、生物碱、锌、铜及锗等微量元素等。根状茎含人参皂苷、脂肪酸、胡萝卜苷等。茎含人参皂苷、胡萝卜苷、挥发油、氨基酸及山柰酚等。花蕾含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果实含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酚性物、杂多糖、内酯淀粉酶及麦芽糖酶等[1]。  相似文献   

13.
中药名记趣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甘草、苦参、辣蓼草、五味子。中药与地理:望江南、河白草、海金砂、洋金花。中药与五行:阴地蕨、阳起石、金石斛、木棉花、水  相似文献   

14.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根。其性味苦寒,无毒,归心包、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具有抗菌消炎、兴奋心脏、避孕、抗肿瘤、解热、护肝等作用。传统应用于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等症。经临床应用发现,紫草外用对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药杂志》2012,(21):3239
野山参(果实)【来源】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称"人参")。【俗名】棒槌、吉林参、高丽参、血参、人衔、神草、地精【化学成分】根含人参皂甙、西洋参皂甙、三七人参皂甙、蛋白多糖、氨基酸、芳香油、维生素、生物碱、锌、铜及锗等微量元素等。根状茎含人参皂甙、脂肪酸、胡萝卜甙等。茎含人参皂甙、胡萝卜甙、挥发油、氨基酸及山奈酚等。花蕾含人参皂甙、挥发油、氨基酸等。果实含人参皂  相似文献   

16.
四诊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中医称望诊高手为"神"。望诊是用眼睛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一些相关事物,以判断其健康状况。重点部位:舌头、颜面部、眼睛、头发、牙齿、指甲、衣着、皮肤、分  相似文献   

17.
水针刀微创针法由南阳国医学院水针刀研究院吴汉卿副教授,将九针、水针与针刀精华相结合,发明的多功能微创术,并独创出动静平衡三刀法。获国家专利十余项。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项。出版针刀专著十余部。已举办一百余期。1.水针刀新针法研修提高班:以平衡动静三刀法,主治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突症、神经卡压症、脊柱炎驼背、股骨头坏死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2、水针刀病区药磁线植入班:主治脊柱相关病、颈性心脏病、颈性失语、颈性咽炎、慢支、哮喘、胃肠病、胆囊炎、癫痫、中风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肥胖症、遗尿症、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疑难病。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12,(4):791-770
化痰软坚散结常用制天南星、白附子、夏枯草、法半夏、海藻、牡蛎等,或配以远志、石菖蒲化痰开窍。瘀阻脑络常用泽兰、虫、川芎、制大黄、炮穿山甲、失笑散、桃仁等活血消肿。热毒内盛常用龙胆草、山慈菇、漏芦、白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等以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9.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朱红豆。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学认为,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无毒。归心、小肠二经。具有利水除湿、活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腮腺炎、痢疾、痔  相似文献   

20.
徐九思 《光明中医》2010,25(6):1080-1081
羌活辛、苦、温,归肝、肾、膀胱经。功用:解表散寒,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和风湿痹证。笔者应用本品配伍治疗头痛、鼻渊、胃脘痛、腰腿痛、痛经、脱疽、创伤等病症,临床观察表明,只要巧妙配伍,灵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