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的差异及HBV DNA与AFP-L3、GP73相关性。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68例肝癌患者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FP-L3、GP73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AFP-L3、GP73表达水平及阳性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对HBV DNA、AFP-L3、GP73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HBV DNA与AFP-L3、GP73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HBV DNA、GP73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FP-L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1,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HBV DNA、AFP-L3、GP7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患者HBV DNA水平与AFP-L3、GP73水平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与AFP-L3无相关性(r=0.214,P=0.079);HBV DNA与GP73表达无相关性(r=0.155,P=0.208)。采用ROC曲线对两组患者3种指标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3种指标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AUC>0.5),且AFP-L3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最高(AUC=0.971,95%CI:0.943~0.999)。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HBV DNA、AFP-L3、GP73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AFP-L3、GP7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AFP-L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中价值最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4):3484-3485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78例PHC患者,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6例,肝硬化(L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DCP、GP73及AFP-L3在不同人群中的血清水平及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效果。结果 PHC组患者DCP、GPF73及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C的诊断,单项检测血清GP73的灵敏度显著高于DCP和AFP-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CP、GP73和AFP-L3 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CP、GP73及AFP-L3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PHC的检出率,对PHC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甲胎蛋白异质体百分比(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肝癌患者154例(肝癌组),肝硬化患者78例(肝硬化组),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出GP-73、GPC3、AFP-L3的浓度。然后分别按照检测项目统计分析。结果 肝癌组中GP-73、GPC3、AFP-L3%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癌组中GP-73、GPC3、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66.2%、72.1%、53.2%。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达到97.9%。高于任何单项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肝癌组中GP-73、AFP-L3%在AFP不同水平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GPC3、AFP-L3%三者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鉴别诊断早期肝癌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透明质酸(HA)、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高尔基蛋白73(GP73)水平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肝硬化患者、40例慢性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HA、AFP、AFP-L3和GP7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HA、AFP、AFP-L3、GP73水平较慢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的AFP、AFP-L3水平较肝硬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的HA、GP73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HA、AFP、AFP-L3、GP73水平较慢性肝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L3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4%和83.1%。在联合检测中,HA、AFP、AFP-L3、GP73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1.7%,高于其他任一组合。结论 HA和GP73的高水平与肝损伤及长期纤维化有关,其在诊断肝硬化中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AFP-L3在诊断肝癌方面灵敏度较好,AFP-L3和AFP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肝癌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943例,根据试验需要分为4组,其中原发性肝癌(PHC)组372例(Ⅰ期患者79例,Ⅱ期患者137例,Ⅲ期患者142例,Ⅳ期患者14例),慢性肝炎组177例,肝硬化组222例和健康对照组172例,分别检测FER、AFP、AFP-L3。采用独立和联合方法对FER、AFP、AFP-L3水平进行诊断和性能分析。结果 PHC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FER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不同分期患者随病情加重,FER、AFP及AFP-L3水平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ER、AFP、AFP-L3单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74.89%),特异度最高为AFP-L3(82.50%);采用2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AFP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最高为FER、AFP-L3串联方案(86.19%)和AFP、AFP-L3串联方案(86.19%);采用3指标联合检测PHC时,敏感度最高为FER、AFP、AFP-L3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最高为FER、AFP、AFP-L3串联方案(86.51%)。FER、AFP、AFP-L3串联方案95%CI为0.776~0.845,明显高于FER和AFP-L3单独检测时的95%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AFP单独检测时的95%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R、AFP、AFP-L3串联方案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FER在肝癌的诊断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组,n=34例)、肝硬化(LC组,n=25例)和病毒性肝炎(VH组,n=27例)患者肝组织和血清GP73、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3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肝组织和血清GP73、AFP-L3和GPC-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GP73、AFP-L3和GPC-3单一和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结果PHC组肝组织及血清AFP-L3、GP73和GPC-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3项标志物(AFP-L3、GP73和GPC-3)单项检测PHC的阳性率分别为70.6%、76.5%、79.4%,两两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可至82.3%、85.3%和88.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可高达91.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率(P0.05)。结论 AFP-L3、GP73和GPC-3联合检测可提高PHC阳性率,对早期PHC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PHC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PHC患者、34例肝硬化患者和43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LA-G水平,应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AFP值(AFP-L3%),以AFP20μg/L,AFP-L3%10%为阳性判断标准。并对3组HLA-G、AFP、AFP-L3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HC组、肝硬化组HLA-G、AFP、AFP-L3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HLA-G、AFP、AFPL3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诊断PHC的敏感度为48.9%,特异度为58.4%;AFPL3诊断PHC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64.9%;HLA-G诊断PHC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5.3%,HLA-G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AFP和AFP-L3均有显著提高(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PHC其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84.4%,敏感度与单测HLA-G、AFP、AFP-L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LA-G、AFP、AFP-L3对早期诊断和治疗PH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定量与肝功能指标。方法选取325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化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小三阳组(210例)、大三阳组(11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定量、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三阳组的HBV-DNA、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各年龄段的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P0.05);大三阳组的ALT、AST水平均随年龄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逐渐升高,但相同的HBV-DNA载量下,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的HBV-DNA阳性率为90.43%,明显高于小三阳组的3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的血清HBV-DNA载量、肝功能损伤程度比"小三阳"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Tat结合蛋白30(TIP30)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血清标本150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及另外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40份。用酶联免疫分析定量检测各组人群血清GP73、TIP30水平,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AFP和分离洗脱液中AFP-L3水平,并计算AFP-L3/AFP比例。结果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程,GP73、AFP-L3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而TIP30呈下降趋势。GP73、AFP-L3、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72IU/mL、9.81%、6.89ng/mL,单项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0.00%(35/50)、67.78%(61/90)和0.747;联合检测GP73、AFP-L3、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为80.00%(40/50)、75.55%(68/90)和0.767。肝癌组与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GP73、AFP-L3、TIP3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P73、AFP-L3、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13IU/mL、12.40%、3.50ng/mL;单项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70.00%(35/50)、77.14%(108/140)和0.936;联合检测GP73、AFP-L3、TIP30诊断乙型肝炎源性肝癌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为92.00%(45/50)、91.43%(128/140)和0.977。结论单独检测TIP30对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GP73、AFP-L3、TIP30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用于乙型肝炎源性肝硬化、肝癌辅助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德福韦酯(ADV-dpv)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后与11例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并结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中ALT、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存在一致性,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和慢性重型肝炎(SH)组的ALT高于肝炎肝硬化(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和SH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CH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dpv治疗12周和24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发展为重度和肝硬化的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随病情的进展显著减少,经ADV-dpv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HBV-DNA复制明显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CD3+、CD4+、和CD8+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的状态呈逐渐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病期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模式的分布及其与肝功能和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456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定量检测HBV-M、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根据病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亚组),肝硬化组(包括代偿亚组、失代偿亚组)和肝癌组。结果 3组间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135模式)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145模式)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各亚组135模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高于另两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亚组和肝癌组中,3种HBV-M模式的清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135模式HBV-DNA载量均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135模式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145模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区分HBV慢性感染者病期的情况下,ALT、AST、ALB、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与HBV-M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8例PHC患者、73例肝硬化(LC)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8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P73、GPC3含量,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GP73、GPC3、AFP血清水平分别为346.9±208.7、143.1±66.9和(690.3±402.5)μg/L,与LC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5.9%,准确性为89.2%。结论血清AFP、GP73、GPC3联合应用能弥补单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不足,对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作为慢性乙肝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AFP,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GP73,亲和吸附离心管法检测血清AFP-L3。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AFP、GP73、AFP-L3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组血清AFP、GP73、AFP-L3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7、9.227、3.601,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FP、GP73、AFP-L3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FP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GP73为0.832,AFP-L3为0.730,AFP、GP73、AFP-L3联合的AUC为0.953,明显高于AFP、GP73、AFP-L3单独检测(Z=2.843、3.145、7.099,P0.05)。结论血清AFP、GP73、AFP-L3联合检测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对于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PHC患者100例(PHC组)、肝硬化患者100例(肝硬化组)、健康体检对象100例(健康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9月,检测三组的AFP-L3、PT、APTT、TT、Fg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五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PHC的价值。结果 PHC组的AFPL3、PT、APTT、TT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PHC组的Fg检测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PHC组AFP-L3、Fg显著的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的PT、APTT、TT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的Fg低于PHC组(P0.05);血清AFP-L3、PT、APTT、TT、Fg联合应用诊断PHC的灵敏度为94.19%、特异度为90.73%、漏诊率为5.18%、误诊率为9.27%、AUC值为0.918。结论血清AFP-L3、PT、APTT、TT、Fg联合应用对于早期诊断PHC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构体3%(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峰峰集团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肝癌组),另外选取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慢性肝炎患者80例(肝炎组)和健康成人8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检测患者血清中GP73、AFP和AFP-L3水平,并分析患者的阳性表达、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肝癌组患者GP73、AFP和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肝炎组GP37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AFP-L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GP73、AFP和AFP-L3 3种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清单一指标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理想(60%),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及敏感度较为理想(90%),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本研究证实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优于单一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白细胞介素21(IL-21)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9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乙型肝炎(CHB)46例,乙肝后肝硬化(LC)41例,原发性肝癌(PHC)32例,同期选取35例肝功能检查表面抗体为阳性的健康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方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s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21及IFN-γ水平。结果 CHB、LC、PHC三组患者之间血清IL-21、IFN-γ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三组HBV感染者血清IL-21、IFN-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性组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HBV DNA载量增加呈现明显升高趋势;阴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HBV DNA载量增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21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较强正相关(rs=0.641,P0.05),IFN-γ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现负性相关(rs=-0.372,P0.05)。结论IL-21、IFN-γ与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推测IL-21、IFN-γ有望成为HBV感染者免疫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HC组34例,肝硬化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其他肿瘤组37例血清AFP-L3、GP73、GPC-3的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PHC组AFP-L3、GP73、GPC-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0.832、0.817;两两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945、0.91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ROC曲线下面积可高达0.960。结论联合检测AFP-L3、GP73和GPC-3可提高PHC的检出率,对PH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FP-L3%、CA125、CA199和IL-6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致肝硬化和癌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后肝硬化和24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AFP-L3%、CA125、CA199和IL-6水平并比较。结果相比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肝后肝硬化组及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的AFP-L3%、CA125、CA199和IL-6水平均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疾病的发展,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后肝硬化组和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的AFP-L3%和IL-6水平均逐渐上升。血清单项检测中灵敏度最高的是IL-6 (91.67%),特异性最高的是AFP-L3%(89.66%);4项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都高于单项检测值。结论血清AFP-L3%、CA125、CA199和IL-6水平变化与乙肝致肝硬化和癌变之间存在相关性,且4个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效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亲和吸附法法检测68例PHC患者、4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以及AFP-L3的含量,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结果检测血清GP73诊断PHC的临界值为123.8μg/L,曲线下面积为0.909,95%可信区间为0.835~0.957,诊断灵敏度为72.1%,特异度为91.4%;血清AFP-L3诊断PHC临界值为10.53%,曲线下面积0.885,95%可信区间为0.826~0.940,诊断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93.9%;PHC组血清GP73及AFP-L3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P<0.05)。与GP73及AFP-L3单项检测比较,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总有效率(P<0.05),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P73及AFP-L3含量在PHC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效率,可作为PH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阶段不同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6例作为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92例作为LC组、HCC患者119例(包括初发者55例、复发者45例、经治者19例)作为HCC组,并对初发HCC患者进行TNM分期。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AFP和AFP-L3,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各项目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结果 CHB组AFP水平、AFP阳性率明显高于LC组,HCC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诊断初发HCC患者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AFP,晚期[TNM(Ⅲ+Ⅳ)期]HCC患者AFP水平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早期[TNM(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复发HCC患者AFP水平、AFP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经治HCC患者,但只有复发和经治HCC患者AFP-L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AFP-L3对HCC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且与肿瘤阶段、治疗及复发与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