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的影响。方法将80例SA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以及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2观察组治疗后Ig G及Ig 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治疗前后Ig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IL-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淀粉酶及LD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SAP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炎性因子、淀粉酶、LDH、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2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羟吲哚乙酸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细菌性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某院细菌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5 d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住院、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5 d后观察组血清IL-8、PCT、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用药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细菌性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恢复时间,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号交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浆IgM、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除对照组血浆IgM及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浆IgM、IgG及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盆腔炎性不孕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临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应用宫腔镜进行诊疗并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体征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15天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10、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33%,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并发症较少,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某院就诊的150例老年CAG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号排序,排序奇数者分配至观察组,排序偶数者分配至对照组,对照组75例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片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CAG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对牙周-牙髓病变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牙髓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清胃散火汤治疗,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联合清胃散火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牙周有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PD、CAL、PA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PD、CAL、PA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IL-1β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联合清胃散火汤治疗牙周牙髓病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牙周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332-4333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乳膏对皮炎湿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4、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可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是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药物,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氟康唑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氟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指标相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免疫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身体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再根据耳聋程度将观察组分为中度亚组35例和中重度亚组52例,进一步比较不同程度突发性耳聋患者上述血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重度亚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均低于中度亚组,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中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升高;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免疫功能逐渐减弱,炎性反应逐渐增强。临床工作中可将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作为本病病情、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药灸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7和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收治的UC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血小板功能[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 G、Ig A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g 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结合美沙拉嗪治疗UC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L-17及TXB2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12月我院确诊的5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确诊的5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g G、Ig A、Ig E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肌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 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 A及Ig 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尿素、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与IgA及IgE水平不存在影响关系,而IgG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危险因素,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IgG水平升高,会对其肾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各炎性因子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α、IL-1β、IL-6、IL-17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生长抑素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出血停止时间等,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3.63%(21/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IL-6以及TNF-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结论使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取得比单纯生长抑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急性肠梗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89、7.16、5.68,P均<0.05)。两组血浆IL-6、TNF-α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血清Ig A、Ig G水平治疗后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11、14.76、21.26、21.24;0.11、1.17、11.96、11.31,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 A、Ig G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64、11.64、9.81、12.26,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明显,其机制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迁延性腹泻(PD)患儿应用小建中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PD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建中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PD患儿的基础上联用小建中汤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Ig E与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对象血清中白介素(IL)-4、IL-9、IL-17、Ig E、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κFLC、λFLC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Ig E与IL-4、IL-9、IL-17的相关性和Ig E与λFLC、κF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4、IL-9、IL-17与Ig 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 E与IL-4、IL-17水平的相关性,观察组患者Ig E与IL-4(r=0.576,P0.001)及IL-17(r=0.584,P0.001)呈现显著正相关;观察组患者血清中κFLC、λF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 E与λFLC(r=0.653,P0.001)、κFLC(r=0.625,P0.001)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g E与IL-4及IL-17呈现显著正相关,血清中Ig E与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水平亦呈现正相关关系,血清中Ig E和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含量水平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应用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随访2周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FEV 1%)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TNF-α和FIN-γ)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提高依从性和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 A和Ig 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发生恶心、纳差、腹胀、腹泻和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应答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疗效、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粪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UC 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及粪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钙卫蛋白(Cal)、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肠道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粪便中MMP-9、Cal、M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活菌可提高UC患者疗效,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