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中药加味桂枝人参汤治疗化疗毒副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人参汤对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未接受5-HT3受体拮抗剂及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化疗加中药治疗)及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T细胞及亚群,胃肠道反应等指标变化。结果:白细胞及血小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P<0.001)。T细胞及亚群变化与白细胞及血小板情况类似。胃肠道反应情况;治疗后治疗组有17例只有恶性的感觉,13例有轻度呕吐,对照组恶心6例,轻度呕吐7例,中度呕吐14例,难治性呕吐3例。结论:加味桂枝人参汤对机体部分免疫功能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并能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减轻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夹脊穴对椎动脉及血流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悦平 《中国针灸》1999,19(2):113-114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并作彩超检查,对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921%。对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内径及椎动脉血流量变化的检查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归液注射颈夹脊穴对改善狭窄的椎动脉内径及低下的椎动脉血流量的效果是肯定的,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国内应用针灸疗法对失眠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指导性治疗及分析,包括辩证分型取穴,综合治疗方法等几方面加以绪论,并对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大量资料表明文章中叙述到的针灸疗法对失眠症的治疗有着肯定确切的疗效,其治疗效果的治愈率都比较显著,但是在针灸治疗失眠症中仍有匮乏之处,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法对重症哮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对重症哮喘采用补肾健脾药结合激素气雾剂(治疗组)和激素气雾剂(对照组)治疗。结果:近期随访,两组疗效相似,远期随访,治疗组疗效及肺功能改善要优于对照组,β兴奋剂用量及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对过敏原反应、血清IgE、嗜碱细胞释放能力及嗜酸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的嗜中性细胞吞噬能力提高,嗜中性细胞数及肾上腺皮质功  相似文献   

5.
刘桂霞  孙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93-2094
目的:观察耳穴按摩及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有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耳穴按摩及压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安华亚SZS-23x近视治疗仪。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按摩及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对SA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3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SFI静滴,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d血浆ET、NO、ET/NO及血、尿淀粉酶。结果SAP组较正常对照组ET、NO、ET/NO及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各值明显降低,腹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SFI能调节SAP时ET和NO的平衡,对SAP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三法十式”手法和以“牵引+电磁疗法”两种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对比两者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60例腰突症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三法十式”手法治疗,疗程2周。对照组30例,应用“牵引+电磁疗法”治疗,疗程2周。应用JOA、VAS及分级疗效评定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及JOA都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VAS及JO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腰突症患者的VAS及JOA,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邓卫芳  裴晓华 《新中医》2012,(12):126-128
搜集、整理近年来关于西黄丸临床及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西黄丸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并对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为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基础,并进_步明确西黄丸治疗乳腺疾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对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明确的腰肌劳损患者10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于患处,连续10d;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连续10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3d、10d及半年应用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应用《腰部疾惠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1例患者使用奇正消痛贴膏腰痛及功能活动有改善,有效率82.0%,高于对照组(56.0%);治疗组VAS评分于治疗后3d即有显著下降,优于对照组;无病人出现皮肤刺激症状。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腰肌劳损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麦粒肿是眼部常见病,本研究对麦粒肿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西医认为麦粒肿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治疗多以抗生素及理疗为主,严重者予以手术治疗,另外激光及超短波等丰富了西医治疗麦粒肿的方法,反复发作者可考虑疫苗接种或自体免疫疗法。中医对麦粒肿早有认识,以其药效温和、擅调理的优势可弥补西医的不足,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或)外用、针灸、刮痧、拔罐和推拿等,但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证据评估上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代理论及技术为麦粒肿治疗提供新思路,在西医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行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今后麦粒肿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儿童消化道溃疡穿孔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高原地区8例儿童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发病及治疗调查。结论:高原气候环境,饮食习惯,保健意识,对儿童消化道溃疡穿孔有明显影响,手术修补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近年来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疗法的方法特点及它们对治疗哮喘的疗效,认为针灸疗法治疗哮喘有其独到的优势及特点,但在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上对针灸治疗哮喘的机理研究尚有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及科研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外阴前庭大腺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为了寻找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leep刀对前庭大腺囊肿行造口术及切开引流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囊炎的术后治疗和护理是康复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手术与康复出院之间极为关键的过渡阶段。术后治疗和护理的目标是为重建患者生理平衡,减轻疼痛和不适,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在对我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胆囊炎的98例患者术后治疗的跟踪记录,统计患者的治愈率及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分析对胆囊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包括辨证组方、中药针剂、中成药口服制荆的治疗现状进行了阐述,旨在总结经验,提出不足,促进临床治疗及研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邓碧珠 《西部中医药》2007,20(12):21-2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法莫替丁治疗,并观察疗效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及86%,均高于对照组的30%及6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指标都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能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糜胸护理的方法措施。方法:对40例患儿均采用禁食、胸腔引流及胃肠外营养等护理方法,其中12例还进行胸腔内给药闭瘘的护理。结果:40例乳糜胸患儿,经禁食、引流及胃肠外营养等的保守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2例。对2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行手术治疗和护理,痊愈14例。另外手术无效的14例中,2例放弃治疗,12例用50%浓度的葡萄糖30ml与0.3g红霉素进行胸腔内的给药闭瘘治疗和护理,经治疗及护理后痊愈,且无并发症。结论:在对小儿乳糜胸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胸腔闭式引流及饮食护理,对乳糜胸患儿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对脂肪肝中医药治疗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及建议,旨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5年中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诊断及机理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及综述。提示中医的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也存在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和疗效评价不统一,临床应用多,实验研究少的问题。因此,对中医治疗此病,应从机理揭示及如何选择更安全、更少痛苦的治疗方法方面着手,将临床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6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证胃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